2019.2.9 Day 1 写写文字,记录生活
近日闲下来,想写写文字,之前有阅读过一些书,尝试着总结输出,不知从哪入手,就在网上搜书评,映入眼帘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相信这也是机缘,那就接受命运的安排,将这本书作为我在豆瓣之旅的开端吧。
王小波全集在大二时候就买了,那时候第一遍读没有太大感受,全集一共 10本,读到第6本(根据自己阅读先后排序)《青铜时代》就停住了,没再往下读,因为知识面有限,加上之前涉读的文学性作品有限,所以一开始接受这种高强度时代背景和具有批判性的作品有些不太适应,想要读书的渴望硬撑着读了一些,之后由于实在提不起兴趣就搁置了,直到近日有写东西的想法,才再次捡起王小波的书,而这本《一只特立独行的书》是所有书中名字最吸引我的一本,光听名字,便觉有趣。
一直以来有坚持阅读的习惯,每周也都会给自己列阅读计划表,很多看过的书也都会不定时重温,《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完全没在近期阅读计划内,我也没有具体给自己规定每周必须读什么内容,完全凭兴趣和感觉指引,但因某种机缘将这本书作为生活记录的开端,也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吧。
我一直都很喜欢阅读小说,觉得读一个长故事是很奇妙的体验,最初对于短篇文章,散文,杂文,随笔什么的都是拒绝的,只喜欢中长篇小说,因其故事性,也因其读完会有满足感和成就感。但人生就是很奇怪,以前不怎么喜欢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很多突然间就变得喜欢,就像小时候最讨厌吃土豆饼,现在土豆饼简直成了最爱之一,说不上在什么时候,也没在意到由不喜欢到喜欢的契机在哪里,反正一瞬间喜好就发生了变化,还是两个极端的变化,很神奇了!现在短文章我也不排斥,也会读的不亦乐乎,而且短文章读完时间短,一本小说的时间可以读很多短文章,就会觉得自己读了好多东西,吸收了好多知识,归根结底,还是目的性太强,为了读书而读书。也很喜欢很多国外的著名小说,对于外国作品的涉猎,我是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读起的,就像看电影一样,也会从奥斯卡获奖电影看起,总觉的获得专业肯定的就是好的,未免有一些片面,但凡事都需一个开始,把专业性较强的作为开端不太会出错。除了长的人名和西式幽默有些吃不消之外,其他都很喜欢,有时就会想起看《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的时候,要把人物关系图列出来,对照着读才能读懂似的,内容虽好,但给人一种凌乱复杂的无奈感,我在阅读上有一个习惯,总想着第一遍是泛读,了解大体内容即可,第二遍细读总结,第三遍带着感受去读,写写总结,像答英语题那样去阅读,现在想来不禁觉得好笑,可能是中毒初高中英语应试考试的毒太深吧,这样的阅读速度极慢,感觉读的遍数少就写不出来感受一样,就像认为学习时间短就学习不好一样,忽略了效率问题,这样真的不好,想法太死板,成绩的好坏其实跟学习时间没有绝对的关系,不是每一分钟都在学习,把握住学习的每一分钟就可以了,不用阅读很多遍,把握住阅读的每一分钟,尽情享受其中就可以了。之前阅读习惯不好,效率低下,至少阅读时不是沉浸在故事中的,只按照固定的模板墨守成规的坚守着,得改。这些年随着读的东西多了很多,不自觉效率提高了狠多,阅读方法才渐渐科学了起来,心态也在改变着,读书不是当成任务一样一定要怎样怎样,读完了要写多少感受怎样怎样,而真正能在阅读中尽情享受,体验快乐。很多以前不能坚持读下来的书,再次捡起抱着自得其乐的心态去读,发现甚是有趣,《红楼梦》,《 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在这阶段完整读完的,电视剧也各自看完了,《三国演义》看了3遍,现在第三遍正在进行中。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正在复读中,书评会在阅读完后补充,希望能将每天以文字记录生活的习惯坚持下来,多读书,多旅行,早睡早起,变得温柔大度,继续善良,保持可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