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为是的自觉客观的个人见解
晚上和朋友吃饭聊到恋爱与关系的话题,一些其实完全是常谈却似乎总是不知如何拿捏其度的细节问题,回来一个人呆坐了好久也费了我好大的劲才(希望是)终于想了明白。
能够能搞明白“爱是独立于人之外而存在着的”、“人可以产生爱而爱不能被人所拥有”这类事实,人就能活得没有那么自以为是了,更甚者可能这世间也就没那么多的自我牺牲了。几乎所有的爱情悲剧都是我们以为我们能掌控爱的错觉,觉得不能终成眷属都是这世间外在因素而导致的,以能不能在一起作为悲剧的准则,但实际上自始至终被困其中的都只是我们人类自己而已。爱存在过你们之间,也可以不再存在,最终打败这段关系的,也是两人无法兼容的相处模式,并不是以为消磨殆尽的“没有爱”的状态。
还有人类到底什么时候可以这么不自以为是,动物,昆虫甚至植物都能有爱,你凭什么就说自己对爱的理解就是唯一的释意真相了。
能在一段关系里做到充分“享受当下”的一个最重要前提,是要能意识到:过去经历对现在生活的负面影响;以及忽略自我感受的、一味寻求旁观者建议或利用外部条件用以佐证自我感受的正确性。—— 这一行为的弊端,并及时阻“断”。
对朋友也好,对爱人也好,如果总是想着:他要为我做一些什么事情才能证明是爱我的吧;又或者,他跟我这样好,可我并不是他的唯一啊;甚至,我必须要让这段只有我和 ta 的关系一直这样保鲜下去。 在一开始就想着“永远”,而忽略了成长过程中的阶段性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在未来可演变出的无数可能性,是画地自牢。
而且想当一个人的“唯一”这种想法也是一种不成熟的自私。就像那个经典的蠢问题一样,掉水里就想着一定要等着爱人来救,这是自我弱化。强者都是自救,若是圣者的话,还能把另一个掉水里的人一并救起来呢。这就好像是一个自我薄弱的人企图通过他人的帮助而得到救赎,可所谓“可以为我找到自我的人”是不存在的。
自我是在彻底明白“我在这段关系里也可以尽情享受我个人的独立空间”时才能显现的。
其实就是摒弃占有欲,和“对方为我做这些是身为朋友/爱人/亲人的他们理所当然应该做的”这些想法,是要在意识到“我”和对方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会离开,会对别人动心,会有和自己步伐不一致的方面;他是我的朋友,属于我,但也属于每一个他应当属于的人;他是我的伴侣,是我此刻目前的至爱,但也明白有一天爱也会消失,也可能会有无数种可能性发生在这个人身上的、和我一样独立的人。
—— 他是自由的,同样我也是。
所以我现在乐的时候想的就是:这一刻可真开心啊,我要好好享受。而不是再像以前那样担心:我要想尽一切办法抓住这种快乐让它持续下去;或者:如果以后再也不能会有这样的快乐了我要怎么办。
不怎么办,用我身边朋友的口头禅就是:爱咋滴咋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