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琐碎:豆瓣影评的回响、香港的《铳梦:战斗天使》以及维港的烟花
初一发了两篇观后感,现在看来似乎值得重新讨论
一直以来,我都不敢正经的将自己看完影视作品的感受叫做影评,既不是专业的影视工作者,也并未有过太多的影视阅历,说是影评未免太过托大,故称之为观后感。
简单直接,第一时间从我自己的视角和感受来谈眼前这部影片,给予友邻一个勉强客观的参考意见,这便是每次观后感的出发点。

起初也是想着端正严肃的做影评,写《芳华》那篇文章搜寻资料加上整理,一篇文章用了整整一下午。
之后就没这么认真了,想啥写啥,放飞自我,大体上还是对自身惰性的一种克制方法。很多好看的电影看完后本想着该去讲上些关于影片的话,越是琢磨,越是拖沓,直到放弃。《江湖儿女》是如此,《无双》如此,想对国产动漫做个盘点总结也是如此。
拖延症使然,不得不如此作文。
说这些的原因是因为过年期间说的两部电影,《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两部的评价其实都带了个人色彩,前者是褒,后者是贬,《流浪地球》评分其实还算中肯,无非是出于这部电影将对国产科幻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多加了一分,不过事实证明,若是刨去战狼PSTD患者的无脑一分,《流浪地球》仍是会得到一个相对公正的好评。
在没看外星人之前,跟其他人讨论流浪地球的票房,我还深信再好也打不赢外星人那边的强势阵容,看完之后就被打脸了。不过随着流浪地球票房的不断反超直至登顶,更多的人和自媒体也站出来对这部影片进行更为严苛的解析和评价,以各种方式,从各种角度,海报的设计、车辆的驾驶方式、喷射点火的可行性。。。
总体来说,好多于坏,坏处无非就是在看以往不谈这块话题的宵小之辈突然蹦出来高谈阔论其中不合理之处,事后猪头三一般的嘴脸来批判这部作品,批判导演,批判大刘。

好处显而易见,在看完这部电影的首映后便能想到了,它为国产科幻这一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各路平台和自媒体的首页和头条将流量导入其中,让人们重新审视国产科幻过去20年甚至更远直至今日的发展状况,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势必也会让科幻这一硬核元素占据国产影视市场的一席之地。
而在《疯狂的外星人》上,我承认自己是报复性差评,我自以为是的揣着对宁浩疯狂系列的期待和对两大喜剧影帝的底气便去了。
只因影片内容与我期待太过悬殊,才让我怒极攻心,心生怨念,如同被外表光鲜的渣男甩掉的姑娘一样,我穷尽所有槽点将心中不爽一吐而快,这才略微让自己舒坦一些。

但回过头来看这部影片,即便它很烂,即便它的评分如我所言一直在跌,但不可否认《疯狂的外星人》仍是春节期间一部过得去的喜剧片。
我们不去考虑其中的嘲讽、隐喻、致敬等等看似玄乎实则拙劣的操作,单就每一个包含着城乡结合部味道的笑点来说,所针对的受众还是相较《流浪地球》更加广泛的。可惜时运不齐,偏偏遭遇国产科幻元年,不然依着这个春节档的影片质量,再不济它也能捞个盆满钵满。
在道德圣母横行的当下,人们早早的便已经开始否认高低贵贱有分这件事实,职业如此,消费水平如此,艺术作品的欣赏水平上更是。
但现实告诉我们,分别始终存在,即便在各类购物网站强力撕扯市场的情况下,依旧让拼多多这样的企业异军突起,无非是抓准了那一部分庞大且存在感不强的用户群罢了。
我没有说《疯狂的外星人》就如同拼多多一样,但存在即合理的原因都是差不多的。
初二去了趟香港,做的事不多,就两件。
一是我看了卡梅隆的《铳梦:战斗天使》(国内译名,阿丽塔:战斗天使)
去年这片刚出预告的时候,我就决定一定要去看,这次只为看个电影来香港可能在旁人眼里有点闲,不过我自己乐在其中。

观影感受先不谈,说点场外,在香港看电影真的贵,看个4D电影一张票要两百多块,这钱要搁平时我肯定花不动,不过当时找了其他影院也都是如此,心里宽慰了一句下不为例也就掏这个腰包了。

电影改编自日本漫画家木城幸人的作品《铳梦》,讲述某一架空的未来科技时代下,主角生化改造人加里自我超越和自我救赎展开一系列精彩战斗的故事。漫画风格在当时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显得尤为超前和大胆,赛博朋克的元素更是在现如今风靡一时。
这些是我前段时间一口气看完漫画的附带知识点,不过,看完电影的我却有些后悔预先看了原作漫画。
不能说电影不好,电影很好,即便在4D效果对观影体验有所影响的情况下,我依旧觉得这部电影是一部值得去看的佳作。(以下内容没有丝毫剧透,请安心阅读)
问题在于,卡梅隆对原作故事线的改编和梳理略显不足,让人难以从这部影片中获取原作漫画中的那份震撼和感悟,总觉得一切是那么顺理成章,所有的情节都是在程序化的推进,中规中矩,有些可惜。
可能是卡梅隆也需要在政治正确上做出妥协,很多设定的取消,很多人设的重构,让这部电影成了一部简单纯粹的美少女战胜邪恶的片子。
我有点不爽,但转过头来还是可以借着热乎的3D特效和高超的动画设计来说服自己,这仍是一部及格线以上的漫改作品。
不过在影片结束后,主题曲突然伴着字幕响起的时候,心潮依旧不得平复,可能是歌曲太搭了。不对,影片应该不算结束,至于为啥,我就不谈了,看完电影自己会懂。
一个建议:如果还没看过原作漫画的话,最好先看完电影再去补上,观影体验会有质的提升。
如果看了漫画的话,我很好奇是否你看完电影后的感受也与我一样,希望国内上线时能交流一哈。
第二件事是去看了香港的烟花表演,小朋友提前四五天就嚷嚷着要去。

人是真的多,本来还想着看完烟花可以在维多利亚港溜达一晚,拍个vlog什么的。过去了发现压根连星光大道都挤不过去,从尖沙咀地铁口出去后,大街上已经挤满了人,跟着人潮龟行至靠海的街口这里,再想往前那是难如登天。
周围大多都是外地游客,从口音上就能很好的辨别,四川话,山东话,东北话,上海话,哪怕说的都是普通话,依旧有难以磨灭的乡音。
我本就对烟花兴趣不大,以观人为乐趣,右边站在是妻子负责抱怨丈夫负责照顾小孩的一家三口,前面是一个目测一米九的东北小伙,烟花开始之后便一直以最佳机位在拍摄视频,后面是一对父与子,看模样像是中年得子,耐心的回答着小儿子关于烟花的各种问题。
烟花很漂亮,确实很多年没有看过,不过也就止于漂亮,我对烟花没有日本动画中表现的那种情节和特殊情绪,只是想起了儿时看烟花的场景,似乎比眼前的这幕样式更多,色彩也更漂亮。

显然十几年前的烟花技术比不上现在维港的这些,可能是回忆终究美好的缘故吧。
碎碎念结束,一些过年期间的感想和琐碎,权当是做记录工作了,明天就要开始上班了,更多人应当是初八甚至更久,不过假期余额终会归零。
希望诸君能尽早更换状态,进入正常学习/工作,一个简单的劝诫,在座共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