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读书笔记《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
2018年年底给自己了一个规划,今年要多多看看书,所以在双12的时候买了将近20本书,什么类型的书都有,看的第一本书就是今天要说的这本书《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可能是觉得现在的自己生活太过安逸,所以才想看看这本书。
说实话,当时选择买这本书也是想从中能不能让自己有所启示,刺激到自己,走出舒适区。整体读完这本书,对自己有一定的帮助,不过感觉好像不是特别的大。
我是一个拥有10年多小说网龄的人,看东西其实很快,但是记住东西很难,看了太多小说,导致现在看书有很多不好的习惯,经常容易一目十行,东西都不过脑子,而真正的看书需要思考,去理解里面的含义,变成自己的东西,对于我来说有点困难,所以写笔记也是看看自己看完后得到了哪些东西,应该还会再看第二遍。
如果让我给这本书评星,我可能只能给到3星(5星满分),问我为什么给这么低?这本书我读起来其实没有连贯性,属于把很多点分开拼成整本书,内容的联系很低,而且好多内容已经跳出了这本书的标题。看完后我完全形不成系统(对于一个理科生不能形成体系真的好乱的感觉)。
整本书很大部分内容都是告诉我们面对困难不要选择逃避,要选择坚持、努力、迎难而上等等;整本书中都是以一个个小点举例故事来作为论据说明,告诉读者别人是怎么处理面对的问题或者是相关态度,这也是为什么只给3星的原因之一,故事不具备说服性,全是由别人的故事组成,尤其是很多都是国外的小故事,这些的真实性其实都差一点点。
来说说我的获得:
1.生活靠谁都不靠谱,只有靠自己才真正的能给自己安全感,以前的我很害怕谈恋爱,害怕失去自我,完全把安全感寄托给他人,但是现在觉得无论谈不谈,不可能完全寄托给他人,只有自己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别人才会更看好你,才能走得更加长远。
2.关于工作,以前我都喜欢抱怨,感觉别人看不到自己优点,不给自己机会,际遇差了点。但是看了书后,在想一个问题,真的是别人没有看到吗?其实细数一下自己的工作缺点,保守派,害怕压力却又给自己非常多的压力,面对高层容易不自信,不愿意去争取等等;加上去年旅游和这本书书看到了自己很多问题,也会去改变自己,其实想想工作也没有必要过多的去抱怨,做错了或者做得不好就要自己思考为什么错,总结每一次问题,不能让问题反复出现;自信,这可能是我前几年都没有的,很多事还没开始做,就自己给自己否定了,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去年开始尝试突破,这就发现以为的不可能,去做了后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去年工作中负责的几个项目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都有很好成效,这个时候领导也看到了我的努力和成果,想想之前的自己的抱怨真的很惭愧和害羞,所以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无论有多难即便最终失败,那也是尽全力达到最好效果。
3.书中也有很多关于相处的方式内容,我是一个交流障碍很大的人,情绪化太严重,从这本书中也学习到了很多,以前的自己不太能区分同事和朋友,觉得同事也是朋友,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要做朋友工作上的烦恼事情不太适合分享,这样会造成工作很多问题,还是需要适合保持一点工作上的距离,不过能帮助还是要帮助。倾听与倾诉,倾听比倾诉更重要,我是一个喜欢倾诉的人,不太能听得进去别人的倾诉,很双标,也是自我很严重的表现,现在的自己也开始试着听别人倾诉,突然发现也是不错的交流方式。
4.努力永远不晚,现在的自己由于年龄已经大了,总觉得自己不如年轻人机遇,把眼光总会不自觉的放在以前,看不到未来和现在,这本书告诉自己努力其实不会晚,晚了这就是之前放纵自己的借口,想想其实就是拖延症很严重,说要写随笔,写两次就觉得没有写得了不写了;说要学车,学了两次就找借口工作太忙就延迟学习;说要学习游泳,嫌弃太冷钱太贵就不想学了;说要好好提升工作技能,觉得没有系统化学习,就想放弃或者是等做好规划再学;只要自己不想努力总是能够找到对应的借口,比如过年期间,借口走亲戚把所有学习都完全停了,今天才开始慢慢恢复学习。
此书比较好的话:“年轻的时间,每一次吃苦都是修行”、“别人嘲笑的不是你的梦想,而是你的实力”、“你荒废的时间会有多少人用来拼命”、“按自己的意愿过下去”、“不用足够好,也能微笑着面对一切”、“留不住青春,却能做最好的自己”。
哎,感觉自己看完东西后,真的留不下什么东西,能够想到的可能就这些~
写得有点乱七八糟,作为反思自己也是不错,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