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蔡依林开始做自己
听马世芳在电台节目里采访蔡依林,聊的是她的新专辑《Ugly Beauty》。
蔡依林说,以前的自己是录音师的芭比娃娃,制作人想要她怎样就怎样。但在这张专辑里,她开始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处理。比如制作人在录制过程中需要她挤出一些他认为对的、好听的声音,但是她自己觉得这个声音已经不是她自己的声音,以前的她可能就妥协了,但是在这张专辑里,她对制作人say no,用了自己的声音处理。
接着马世芳把话题引到了专辑里的最后一首歌《你睡醒再看》,是一首慢歌。蔡依林说录这首歌的时候一直找不到感觉,就叫了钢琴和吉他手一起关在小录音棚里即兴发挥找感觉(听播放的成品,正常的编曲是电声的),就找到了演唱的感觉。
她说在这首歌里她找到了出道20年来真正属于自己的声音,最舒服最能表达自己的样子,她在演唱的时候眼前是有画面感的。嗯,可是就我的听感,我并不喜欢这个“最蔡依林”的声音。如果她一出道就用这样的声音,我可能当初就不买单了。
有时候自己眼里的自己,和别人眼里的自己是不一样的。我猜测如果我是的她制作人,可能会和他做一样的要求。做自己的开始,如果以失去关注和喜爱为条件,是否还愿意?这个问题,我觉得要看处在人生哪个阶段。
歌手是一个残酷的职业,刚出道的时候可以唱情歌,但情歌不能唱一辈子。不止是听众会腻,会怪你没有新意,歌手自己也不想在40岁甚至50岁的时候,还在唱大众情歌。
上个月,周华健来上海为他参与创作的原创音乐剧《赛貂蝉》开发布会,里面歌曲的风格就我看来就是他和张大春《江湖》专辑的延续。几年前《江湖》在北京开发布会的时候,有记者问他,为什么会放着“华式情歌”不唱,改走古意武侠风摇滚。他说,我50多岁的人还在那里唱情歌,你们敢听,我都不敢唱了。
所以蔡依林开始走舞曲,走电音了。刚发了新专辑的蔡健雅也开始走舞曲,走电音了。这群接近40岁的华语女歌手都在找突破,我觉得这不是刻意的,而是自然而然的。就像职场的人想要突破职业发展的瓶颈,歌手也会在一定的年纪需要找到职业的突破。从唱功见长,到唱跳兼备,到做出体操极限的舞美表达,最后还是要从音乐风格本身去做更上一层次的突破。音乐风格的突破是需要学习、积累的,所以它会和年纪有关。
祝福蔡依林和蔡健雅的职业突破,就我自己来说,我更喜欢蔡健雅的新专辑《我要给世界最有偿的湿吻》。首先因为蔡健雅这张专辑在各音乐app网站上会员可完整听,蔡依林的《Ugly Beauty》则只在qq音乐且要付20元才能听,so...对于我这样的非死忠粉来说,即便好奇,我也只会通过电台节目里播出的4~5首左右歌曲来判断对这张专辑的喜好,更何况,听完后,我并不愿意花这20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