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缘起 ——我与华德福的故事

文/卓然 (哈尔滨)
说起我和华德福之间的故事,由来已久。记得最初是从妹妹那里听到“华德福”这三个字的,当时感觉很陌生,因为毕竟对这种教育不了解。只记得妹妹当时对我说,华德福的教育是很好的,但是究竟好在哪里呢?我还是不大明白。随着外甥慢慢长大,上了华德福幼儿园之后,我才对华德福教育有了些认识。

六年前有幸和妹妹一家人一起去外甥的学校参加学期期末展示,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华德福学校。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幅自在悠然的图景: 碧绿的草坪,轮胎做的攀登玩具,一大块种着茄子等时令蔬菜的菜地,还有一面沿着墙攀爬的绿植。走进教室,顿感安静怡然。淡粉色的墙壁,顶棚悬挂的蓝绿黄颜色的丝绸(后来了解到是老师们手工植物染的)随着从窗外吹进的微风摇曳,屋角还有一个漂亮的娃娃屋,靠黑板的桌上放着藤编的小筐,里边有序地放着手工编织物件,松塔,黑板上画的动物惟妙惟肖。中间的长桌上摆放着孩子们的作品,有手串,木质长剑等。

通过这次活动的切身体验,让我由衷地喜欢上了华德福教育,真是美好而滋润心灵。后续我又阅读了妹妹推荐的华德福教育方面的书籍,被华德福的教育理念深深吸引。孩子们是那么享受学习,教学方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而是根据孩子个体等情况有序开展各门关联课程的学习,真好!我由衷地期待着有一天,能够把华德福教育带到黑土地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她,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受益。就这样,在这份美好的憧憬中开始了我的华德福学习之旅。

那是2013年的夏天,在妹妹的推荐下我第一次正式参加了一期华德福音乐工作坊,这也是我最早接触莱雅琴的开端。那次课是由来自德国的缇娜老师和马丁老师带领的,空灵曼妙的琴声让人陶醉。我在这次课上也收获了自己亲手制作的第一把莱雅琴。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学习撒种,为后续的莱雅琴在家乡的推广打下了基础。几年后,我在带领的木工手作坊上演示了莱雅琴,大家都很喜欢,然后就有了一段学生和家长一起团购莱雅琴并参加潘凯老师网络课程的学习经历。
为了系统的学习领受华德福教育,在亲朋的资助下,我参加了为期三年WECC华德福幼教培训,真是越了解越喜欢。深感华德福教育与本土的融合性,她并不是高高飘在天上的,也不是漂在国外的,在当地运用的好,她就是最适合的。老师们的一次次讲授,开启了我的思考。孩子们在小的时候,应该发展他自己,做他最好的自己,这也是培养安全感的时候,她的很多理念与我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感觉自己找对了路,也更加坚定了我践行华德福教育的信念。

2018年12月底,我参加了山海源基金会主办的“唯爱妈妈北京成长营”。这次活动对我个人来说是个突破。两天的工作坊虽然很短,但是每个老师和学员的分享对我都是一种启迪和鼓励。回来之后我立刻着手开展了一次线下妈妈手工娃娃工作坊活动。备课过程中得到了北京成长营的老师的悉心指导和鼓励!不管多晚,她们都是耐心的回复我,帮助我,指导我,这又给了我巨大的力量。本次活动开展顺利,看到妈妈们精心制作的娃娃,内心泛起阵阵温暖,在一起的制作过程充满宁静和温馨,大家有了更深层次的心灵链接。
学习,因为有了动力,而更加坚定。我也期待着后续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华德福活动中来,能够遇到同仁一同开办华德福幼儿教育,让这份爱不断传递下去。
-
山海源基金会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12 14: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