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和《通天塔图书馆》
昨天刚刚读完《通天塔图书馆》,今天就阴差阳错地在《失控》里读到了对博尔赫斯关于这篇神奇小说的采访,不得不说世界还挺小的。
博尔赫斯接着不厌其烦地谈起一个不敬神灵的图书馆管理员派别,这些人认为销毁无用 的书籍非常重要:「他们侵入六边形回廊,挥舞着证件(这些证件并不总是假的),愤愤不平 地草草翻完一本书,然后就给整个书架定罪。」 他注意到我眼里的好奇,又接着说:「有人为毁于这种疯狂举动的『珍宝』而悲叹,他 们忽视了两个显著事实。其一:图书馆是如此浩淼,任何人类所能带来的损失只不过是沧海 一粟。其二:虽然每一本书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但是(既然图书馆无所不包)总有 几十万个不完美的副本——只相差一个字母或标点的作品。」 我:但是人们又该如何辨别真实与近似真实之间的差异呢?这种近似性意味着不只我手 里的这本书存在于图书馆,相似的一本书也是如此,差别仅仅在于对前一个句子里的一个词 的选择上。或许那本相关的书中这样写道:「每一本书都不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
是呀,这些无穷变体的字母各种排列组合,迟早会拼出世上所有的书籍,只要假以时间,无数的不完美最终会成就完美。可是一个人在世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辈子能够邂逅完美的机会少之又少,以这种遍历方式来追索,终其一生结果基本是一无所获。
就像我们无法找到外星人,他们存在在某个宇宙的某个角落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可是就凭人类有认知历史的几万年,相比于宇宙的无限时间和空间来说,想要在茫茫宇宙中邂逅另一种生命环境的概率也应该是0吧。
当道金斯第一次到达昆虫区时,他拼命地想保留一只以便日后能再次找到它。他打印出 它的图片以及所有一路演化而来的28 代先祖形态的图片,但是,他早期的原型程序却没有 保存那些能使他重建这个形态的「后台」数据。他知道,一旦他那天晚上关闭了电脑,昆虫 生物形态就消失了,唯余残留在其肖像中的缕缕香魂。他到底能不能重新进化出一模一样的 生命形态呢?他排除了这种可能性。但他至少证明了,它们存在于库中的某个地方。知道它 们的存在足以让他刻骨铭心。
。。。
博尔赫斯空间是如此广大。刻意在这个空间里重新定位同一个点是如此困难,不啻重新 下一盘一模一样的棋。任何一个轮次的选择,都会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生物形态空间 里,形式的复杂性,选择的复杂性,以及差异的微妙性,都足以使对每一个进化出的形式的 造访既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