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之音是最接近上帝的声音

放牛班的春天讲的是一个老师改变一群孩子的故事:代课老师马修是一个过气的音乐家,他来到了一个叫塘低的男子寄宿学校当代课老师,他用心来教育这些孩子。与残暴的校长截然相反,不久便驯服了这群性格不羁的孩子们。同时建立了一个合唱团,在这个合唱团中男孩莫翰奇展示出了他的歌唱天赋就在这时学校收养了一个男生叫孟丹一个有病态心理的孩子。有一天马修带着孩子们出去玩,却不想孟丹在学校里纵火,导致校长开除了马修老师。虽然马修老师离开了学校,但却改变了孩子们的一生-------特别是莫翰奇。
一个孩子到底是善是恶取决于外界的影响,在电影中老师称莫翰奇是“天使的容貌,魔鬼的心肠”。可马修老师却认为他一直在做有违他本性的事情,莫翰奇的母亲也认为他只会做蠢事。莫翰奇身边的人一直在给他贴标签,久而久之莫翰奇就认为他就是那样的人。学校校长的管理方法就是“犯规 处罚”任何人都不例外。这个方法虽然让孩子们都惧怕校长,同时也出现了逆反心理。知道他们接触了音乐,他们和马修老师用音乐交流,彼此尊重,彼此成为对方音乐上的伯乐。这也让马修老师找回了当音乐家的信心。
最让人感动的是孩子们飞纸飞机和马修老师告别的片段。

他们用最纯洁,最动听的嗓音唱出了马修老师的梦想,唱出了自己的梦想。他们虽然被父母遗忘,却没被上帝遗忘,而他们那天籁之音就是最接近上帝的声音。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