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文化的终结
李毅吧到戒赌吧到虎扑步行街,一脉相承的屌丝文化是跨度十年的互联网犬儒主义演变史。起初的帝吧,屌丝文化的主流倾向是放弃尊严的自我嘲解,毅丝们对黑木耳的羞辱更多是一种酸葡萄心态。
到了窃格瓦拉时代,老哥们为犬儒这座精神丰碑寻找到了契合的投射对象:一个被所有人嘲笑的精神领袖被凭空制造了出来。戏谑自我变成了戏谑他人,这是自我意识和尊严感提升带来的改变。
接着,也就是去年,舔狗一词的大火引出了背后蠢蠢欲动的虎扑直男群体。由于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这一阶段他们嘲讽的对象已经成了那些低自尊者、跪舔的屌丝们(否定这个文化本身),姿态上也开始对所谓的女神不屑一顾。自尊感第一次超越了戏谑成为了屌丝文化中的价值主流。这意味着屌丝文化成为了历史,它已经失去了它最后的土壤。而看似准备接替它的“丧文化”则带有浓重的小布尔乔亚腔调,李诞们显然不愿意将自身定义为屌丝,它太过大众,从年龄层面讲也失去了标榜价值。
这种大规模价值反扑背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拖动时代的身躯奋勇前行努力拼搏砥砺创新马上实现2020年全面小康的伟大身影。
(由于论坛性质原因,屌丝文化的主体以男性为主,但从上述演变中可以看到男性视角里女性形象的改变和性别平等的发展)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