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实用窍门知之者甚少,却让智能手机拍好照片事半功倍!(一)
事半功倍的拍摄窍门:1.使用自带的原生相机;2.少用前置镜头;3.可以横着拍;4.尽量不用“正方形”模式;5.耳机线上的音量键可用作“快门键”;6.少用自拍杆;7.尽量不用闪光灯;8.慎用滤镜;9.不用数码变焦;10.拍摄时保持手机稳定。
要点:
事半功倍的拍摄窍门:1.尽量使用手机自带的原生相机拍摄;2.少用前置镜头自拍;3.手机不仅可以竖拍,还可以横拍;4.尽量使用满屏“照片”模式拍摄而不用“正方形”模式;5.耳机线上的音量键可用作“快门键”拍摄;6.少用自拍杆拍摄;7.拍摄时尽量不要使用闪光灯;8.拍摄时慎用滤镜;9.不使用数码变焦放大(“拉近”)画面拍摄;10.拍摄时保持手机稳定。
正文: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升级换代,其拍照功能智能化越来越高,用户体验越来越好,画质越来越高。

但这并不等于美照就能唾手可得,因为手机摄影长处相当亮眼的同时,其短板也非常凸现,比如传感器、镜头等核心硬件的“软肋”,是难以回避的劣势。所以,手机拍好照片,扬长避短、善用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从本期开始,连续两期分享智能手机的拍摄窍门,这些窍门实用、见效,让手机拍好照片事半功倍。
1.尽量使用手机自带的原生相机拍摄
相比于拍摄app,手机自带的原生相机是非常好用的。平常的拍摄,尽量使用手机自带的原生相机,因同在一部手机,其算法就是专为此设计、优化的,最为匹配,配合使用效果最好。

2.少用前置镜头自拍
由于体积、美观、成本、用途等原因,前置镜头设计的拍摄性能普遍比后置镜头差,拍出照片清晰度和画质不如后置镜头,所以自拍尽量少用前置镜头,而是改用“后置镜头+固定手机+(定时)自拍模式”拍摄,画面的清晰度和画质会更有保证。

当然,2018年新推出的双面屏智能手机,如vivo NEX双屏版、努比亚X,不存在前、后置镜头的区分与问题,不管是前置还是后置用的都是同一组镜头,自拍时切换屏幕就好。
3.手机不仅可以竖拍,还可以横拍
很多小伙伴习惯将手机竖立着拍摄,因为这是平时握持手机的习惯动作,而且也便于单手操作。


其实手机同样可以横持着拍摄,还有着更大的创作空间。

4.尽量使用满屏“照片”模式拍摄而不用“正方形”模式
如果不是特别要求,尽量使用满屏“照片”模式拍摄,而不用“正方形”模式拍摄。

很明显,使用“正方形”模式拍摄,少了二次构图的机会。
5.耳机线上的音量键可用作“快门键”拍摄
主流的智能手机都标配耳机线,将其连接到手机,可使用其上的音量键进行拍摄。通过耳机线上音量键拍摄,能获得相当稳定的拍摄体验。

主流的智能手机可以通过屏幕上的虚拟快门键和侧面的音量键释放快门,作者建议拍摄时尽量使用屏幕上的虚拟快门键,不建议使用手机上音量键。因为使用手机上的音量键所需的力度较大,按动时会影响手机的稳定。点击虚拟快门键时,也最好“温柔”一点,尽量避免晃动或抖动手机。
有个别品牌的手机还提供了声控拍摄、触摸拍照、笑脸抓拍、“手掌”拍照等选项,有趣好玩的同时也保障了拍摄时手机的稳定。
使用定时自拍模式,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用于超级夜景、流光快门、专业拍摄模式等对稳定性要求很高的拍摄模式,可以有效地保证手机拍摄时的稳定。
6.少用自拍杆拍摄
自拍杆是一个不错的创意,有了它爱自拍的小伙伴便可以任性地拍拍拍拍,有了它还可以“高人一等”地俯拍,有了它可以伸出比别人更长的“手”实现近拍,优势尽显。当然,缺点也很突出,由于手机更加远离身体,拍摄时的稳定性更差。如果非必要,尽可能少用自拍杆。

作品说明:《绝对暖男》,拍摄于江苏泰州溱潼古镇,摄影:周正森,图文源自微信订阅号“手机行摄”。作品获刊登在《人民摄影报》2016年12月21日第11版。许多小伙伴习惯使用自拍杆拍摄,但画面的清晰度和画质无法保证。
7.拍摄时尽量不要使用闪光灯
闪光灯用于亮闪补光时,光线比较“硬”,拍出来的效果差强人意,只供万不得已时使用。

作品说明:《闪亮夜色》,使用iPhone 6 Plus拍摄于湖南省资兴市东江湖景区。使用闪光灯拍摄的照片,清晰度、层次感、画质都不理想 。
拍好照片,拍出质感,尽量用自然光线拍摄。手机摄影,尤其是拍摄人像,最理想的光依然是自然散射光。

8.拍摄时慎用滤镜
智能手机所谓的滤镜,只是虚拟的,不是物理滤镜,是PS的效果,使用滤镜或多或少会影响照片的清晰度和画质,一定要慎之又慎。
9.不使用数码变焦放大(“拉近”)画面拍摄
放大(“拉近”)画面拍摄,其实就是使用手机的变焦功能。不同于单反相机,绝大多数智能手机镜头是广角的、定焦的,其变焦功能是多数为数码变焦,不是光学变焦,是通过软件算法所得,不建议使用。
使用数码变焦功能会导致照片质量变差,图像模糊,把照片放大到1:1比例(原始尺寸)来观看时模糊非常明显。

作品说明:《定格秀全塑像》,使用iPhone 6 Plus拍摄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作为《9招让手机拍照更稳》一文配图获刊登在《人民摄影报》2018年12月26日第10版。拍摄时,使用手机的变焦功能拉近、“放大”塑像。
上图使用手机的数码变焦功能拉近塑像拍摄,在手机里看感觉还过得去。但拷入电脑放大至100%来看,见下图,画面就不行了,清晰度下降,噪点明显。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作者的建议有二:一是走近拍摄主体,“变焦靠走”;二是不变焦直接拍摄,拍完后进行二次构图裁剪。其缺点是,剪裁后的图像尺寸肯定变小。
当然,也有个别品牌手机具有“广角+长焦”双摄方案或多摄方案,其中有一个长焦镜头,镜头间的切换,没有经过画面的裁剪,等于无损变焦,相当于光学变焦。如iPhone X的两颗摄像头等效焦距分别为28mm和52mm,因此其所谓的光学变焦不是真正的2倍,而是52mm / 28mm ≈ 1.857倍。
10.拍摄时保持手机稳定

作品说明:《浓墨重彩我最爱》(正确拍姿),使用iPhone 6 Plus拍摄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古镇,摄影:周正森,图文源自微信订阅号“手机行摄”。作品获刊登在《人民摄影报》2018年9月26日第10版。
手机轻、薄、小,通过屏幕取景而远离身体,拍摄时不易持稳。拍摄时手机不稳定,会影响精准构图,准确曝光、连拍的成像质量、HDR拍摄的成功率、全景照片的拼合以及专业模式的成功拍摄等,照片容易“发虚”。拍摄时手机不稳定,就算是摄影语言用得再好,拍摄再如何创新,拍好照片的良好愿景同样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只有拍摄时保持手机稳定,才能克服任何可能的移动、摇动、抖动或晃动,确保拍出高清晰高画质的照片。

比如拍摄时注重双手持稳手机、借助三脚架或支撑点、选用并轻触虚拟快门键、使用耳机线上的音量键或固定手机的自拍模式拍摄、注意避挡强风、少用自拍杆等,掌握这些要领有助于拍摄时保持手机稳定。
作者关于拍摄时保持手机稳定的原创分别获刊登在《中国摄影报》2018年7月27日第7版“应用”栏目和《人民摄影报》2018年12月26日第10版“技术”栏目,标题分别为《手机拍摄如何才能更稳?》和《9招让手机拍照更稳》,欢迎参考。


(未完待续)
作者:周正森,图文源自微信订阅号“手机行摄”
作者简介
周正森,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瀚图中国手机摄影师;在国际、国内摄影赛事及展览、《中国摄影报》等专业摄影报获奖、入选或发表手机作品200多幅,在专业摄影报发表摄影及理论文章50多篇;凭手机作品获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积分远超所需的15分。

© 本文版权归 brucebruc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