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否》看教导孩子守规矩是多么重要
约束调皮的孩子,让孩子守规矩是让妈妈们头疼的一件事。妈妈们兢兢业业一年,却往往在刚过去的春节被破功。走亲访友之际,日常还算听话的孩子们在亲戚长辈的宠溺维护下,犹如脱缰的野马,早就把老母亲的叮嘱抛到了脑后。节后回归日常生活,孩子们也即将开学,又到了重新将孩子们拉回轨道的时候了。 有人会问,孩子的天性就是不守规矩、破坏规则,为什么还要花时间花精力在让他们遵从大人的要求上呢?遵守规矩真的那么重要吗?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作为父母,有必要从小让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最新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剧情就为我们展现了这点,父母是否教导守规矩走正道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是多么重要。 一 剧中“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出现过多次,这句话出自《古文观止》之《触龙说赵太后》,说的是父母疼爱孩子表现在为孩子长远考虑。《知否》中,这句话,明兰的亲娘卫小娘说过,林小娘说过,明兰自己说过,小秦氏说过,王家老太太也说过,但很显然,母亲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不相同,尤其在是否教导孩子遵守规矩这点上持完全不同的立场,也因此教出了不一样的孩子。 尤其突出的两位母亲是,盛家的两个妾,卫小娘和林小娘,她俩是明兰和墨兰的娘。从当时的家庭结构和社会规则看,卫小娘和林小娘同为家里的妾氏,地位平等。但在剧中,卫小娘怀孕生产那个阶段,盛家由林小娘掌家,才造成了卫小娘的死。 而明兰和墨兰,不管是才华或是容貌,可以说不相上下,甚至墨兰的才情更为出众,但为什么两个人的婚姻和人生走向天差地别,从他们对待规矩的态度可窥得一二。 二 林小娘是个不遵从古代正统社会规则的人。她的理念中女儿嫁得高门就是有脸面的事,因此不惜牺牲整个盛家的脸面来成全自己和女儿的脸面。在古代,家族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看多了为了家族牺牲个人利益的古代人,就知道林小娘实在是个自私到底不顾及别人,视规则为无物之人。 她怂恿盛纮宠妾灭妻,以妾室身份执掌盛家,同时为自己捞油水,她嫁给盛纮的过程是依附在盛家时主动勾引盛纮,怀孕后才得以入门。她在盛紘被皇帝留在宫中时急匆匆变卖房产,说是筹钱救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盛家要是出事她就会带钱出逃。 于是,她从来没教过墨兰要守规矩,要怎么做一个大娘子,她教的手段走得是歪门邪道。连痛恨她的大娘子都说,她怂恿女儿去和梁六郎偷情,将生米煮成熟饭,还在外散布谣言,这是跟自己女儿有什么仇什么怨。还好,最终盛家老太太出面促成了这门婚事,险中求胜。可万一没有盛老太太,梁家执意不娶,那么墨兰的一生就会这么毁了。当然墨兰虽然成功嫁了梁家,却只是个挂名的没有孩子的大娘子,勾引之事被丈夫知道内情后对她就没了情谊,只不过因为盛家才保留着她。和美的婚姻是没有了。 林小娘这样不守规矩的母亲,且从不守规矩中获益的人是不相信遵守规矩的益处,更预料不到,你不守规矩一时获益,却不可能维持长久,被你占了便宜吃了闷亏的人会在你不知道的地方找补回去。而如果碰到有人比你还不守规矩,那你就只能吃瘪了。

三 再看卫小娘,她严格遵守规矩,身为妾室,绝不主动惹事,她的情节为数不多。在有限的镜头中,她被苛待时不允许女儿声张,不希望给主君和大娘子添麻烦,甚至在她死前,她要明兰以后只称呼她为小娘,而不能称阿娘。卫小娘一直在教导明兰要谨守本分,遵守规矩,这样极致地要求为明兰奠定了以后为人处事的基础。 明兰与齐衡那一段时,她被齐衡的好所感动,但她严守礼教紧守男女大防,最终没能嫁成也仅仅留下一些风言风语,唯一表现明显的也就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与齐衡一起打的那场马球。齐衡求母亲去提亲时说过,他俩清清白白,连手都没有牵过。明兰的夫君顾廷烨对此一清二楚,所以才会有顾廷烨和明兰的后续。设想同样的情况放在墨兰身上,恐怕早就保留不了清白了。

四 如果说俩人在婚恋上的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那么她们二人在另一件同样事情上的表现更加明显,那就是如何处理身边的得力婢女到了待嫁年纪。 明兰的婢女丹橘到了待嫁年纪,明兰不顾自己刚刚嫁入侯府,正是用人之际,做主将她嫁给了一直对她有情的表哥,烧了她的身契,备下丰厚嫁妆为她送嫁。

墨兰的婢女秋江到了待嫁年纪,收到家人书信,说已经为她找好了人家就等她回家嫁人,可墨兰为了自己硬是不肯放人,生生耽误了秋江的姻缘,逼得她走投无路投入梁六郎的怀抱。

婢女到了年纪该嫁人属于古代社会隐性规矩。明兰和墨兰的不同处理,与后期明兰被爱她的人包围和墨兰众叛亲离不无关系。 看了明兰和墨兰面对规矩的不同态度和人生的后续发展,你还认为教导孩子守规矩不重要吗? 五 现代也有很多人对于规矩、对于社会规则持轻视态度,认为守规矩的都是些老实人,而老实人等同于吃亏。而“聪明人”勇于冲破规则获得成功。的确,在社会动荡、规则模糊的时代,盲从规矩并不可取。可当社会体系越来越成熟,不守规则的成功的空间将越来越少。看看现在的成功人士,大多出身名校,接受高等教育。 更重要的是,作为父母,我们要清楚规矩对于孩子成长的必要性。孩子们觉得武断的规矩和要求,经常是很有道理的。很多规矩是根据现实情况而设立的,是让人与人之间更和谐相处的有效方式。让人拘束的规矩,到了极端时刻,会变成保护自己的工具。例如,如果孩子一贯遵守不能玩火的规矩,春节期间就不会在大人不在的时候私自去燃放烟花爆竹,就不会出现那些被报道的孩子受伤的新闻了。 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的是通过以理服人的方法给孩子解释规矩设立的原因。当然,规矩也不是固化的,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的,给孩子的规矩更需要家长加以筛选,尽可能地减少,只保留必不可少的规矩。这也是《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中教导我们如何成为优质父母需要做到的事情。 你今天不教导孩子尊老爱幼,他明天就可能推倒老人打伤小孩,你今天不教导他学会分享学会交换,他明天就可能抢劫偷盗,总有一天会让你无法收场。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们作为父母,要为孩子分辨什么是真正重要的,要学会遵守社会规则,做利人利已之事。
我是“做一个更好的普通人”,家有俩宝,关注孩子的教育与成长,自己先行动起来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