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观后两行泪
今天一家4口看了《流浪地球》(带着2个女儿)。不吹不黑,客观的简单讲几点观后感:
1、边看边在想反派到底是谁,看了一半多,终于看到貌似反派人工智能莫斯出现。结果它却不是。那这部片里的反派只能是太阳和木星了,这样的设定有违电影伦理。
太阳和木星没有自己的意志,拿它们来当反派逻辑不通,那么要表达的主旨一定出问题。
可能你会说灾难片中以灾难做最大的对手很正常啊,比如《火星救援》《荒岛余生》《海神号》等等。其实不是,他们中间的反派是主角人性中的软弱,主角如何通过克服这些恐惧软弱来战胜处境。这叫做胜过自己即胜过世界。
但《流浪地球》主角光环过于强大,基本没表现出任何人性弱点,就这样斗智斗勇战胜了太阳和木星。这叫做人定胜天(典型的中式伦理逻辑)。
2、作为一部科幻片,我们不应该在很多技术和科学的细节去纠结(艺术毕竟要高于现实)。但一部硬科幻片,最底层的科学原理设定必须要够硬能过关。用发动机推动地球这个事儿,关键在于,即使解决了能源问题(可控核聚变),根据牛顿定律和能量守恒,推动地球也必须要喷射抛出足够多的物质才能使其运动。这个怎么实现?片中没有交代。
3、作为科幻迷和科技爱好者,我想推动地球流浪的成本远远高于建造宇宙飞船作方舟。
4、作为一部灾难片,没有爱情元素的设定是一个遗憾。片中父子情兄妹情队友情等等,都远远比不上爱情,更有冲击力和感染力。很明显片中是不难植入一些爱情元素的,毕竟有那么些男女角色。不知道导演为什么没有考虑。不过仔细想想也不奇怪,中国电影向来不善于表达爱情,比如其实不太存在国产爱情片这么一回事。所以导演刻意不去碰爱情元素不失为明智之举。
5、道具设计不怎么样。各种车辆、设施、工具比较逼真,但缺少科幻感。我一直相对科幻电影界说句话:花点钱请好的工业设计师设计全套道具设备会大大增强观影感受!
6、关于共御外敌,如果是宣扬人类团结,我竖起大拇指朝上(毕竟有利于打击民族主义);
如果是宣扬国家主义,我竖起大拇指朝下。
称奇的是这二者居然是同一个男演员吴京来表达,所以想不串味儿,很难。所以,我不知道我该竖哪个指头了~
7、最后,还是要中肯的说国产电影难得讲了一个逻辑完整、因果清晰的故事,而且还是科幻电影处女作,也终于摆脱了5毛钱特效,这是难得的,点赞。
那么,观后两行泪的泪水是夹杂着感动?失望?还是淡淡的忧伤?
总结:该片还是国产科幻不错的开始,值回票价。
该片的成功,一半功劳属于大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