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悉尼
了解一个地方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用自己的身体去丈量。不是坐着旅游大巴在不同景点之间跳来跳去上上下下,而是用自己的双脚踩过每一片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大街小巷的千千万万,用自己的精神去思考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何以四通八达联络四方,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勇气去熟络异乡的文化异乡的人们。悉尼是第一个被我深切了解过的城市,也感谢这座城市,引导我克服了在陌生国度的恐惧感。
大街小巷
悉尼让人感到亲切,容易放下戒备的原因,不仅仅是随处可见的亚裔面孔,还有在人群中穿来梭去的海鸟群。海鸥是最多见的,鹈鹕、白鹳,还有好多不知名的鸟都旁若无人地到处穿行,路灯上站着的,街上撒欢乱跑的,餐桌旁馋嘴的,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在圣玛利亚大教堂前的大块儿草坪上,设置的有演讲台,有人站在台上发表自己的言论,有人直直地仰卧在草坪上,也有一家人父母孩子追逐嬉戏的,就像是,不管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说着哪些话,做着哪些事,这座城市都会接纳你包容你。
悉尼的交通跟国内还是有很大区别,过马路前要按按钮,坐公交火车上下都要刷卡,公交车上从来都不会报站,有好多像这种小细节还真的挺繁琐的,所以生活在中国还是蛮好的呀。




悉尼歌剧院
歌剧院跟海港大桥毗邻,这次歌剧是一个少女演唱团体和几位歌唱家合力演唱的,灯效、音效、气氛通通都展现出大片的既视感。其实以前我是一直都不太懂为什么那些去听演唱会音乐会的人,会因为某些歌而流泪,情感爆发波涛汹涌,但听了这场歌剧之后貌似懂了那么一点点。少女的演唱悠长空灵,行云流水,声音清澈而又浓重,能够直直穿透到人的心窝里去,人们对于异国歌曲的欣赏也只能做到倾听旋律和音色,虽然语言不通但情感是互通的。当音乐钻进了人们的心房里,缠绕在人们的脑子里了,人们是真的会被这音乐的方方面面打动的。
这场歌剧中的歌词我一句也没听懂一个词都没理解,只能大致估计歌手们在讲述些什么,但悲慨的情感是可以传达的,也借着这个机会,搞明白了音乐从耳机里传出来和从演唱大厅中加重放大后传出来,到底有何不同,耳机带来的是轻快的享受,而后者追求的,却是情感上的共鸣。




海滩
海滩行总共去了三个海滩,最有名的还是bondi beach,当天夹杂着些小雨,天色有些阴沉,但来玩儿冲浪的人还是不在少数,海滩上有好多好鸟,我们用自己带的坚果喂了一些,它们有的真的是很聪明,为了避免竞争就飞到半空中直接来叼走我们手里的坚果,不过后来我们的老师告诉我们说不要喂那些海鸥,because they will come back!!!估计是有某些海鸥会坏坏地叼走人们的食物。
尽管已经去过海滩不知道多少次了,但每次都会忍不住脱下鞋打赤脚到海水里去走一走。在海边最多见的就是一家人温馨地聚在一起玩耍,爸爸鼓励小宝宝从跳台上跳下去,妈妈在一旁佯装要追逐孩子,很多家庭都带上自家的摩托艇出动,一家人骑着摩托艇冲浪。互相陪伴使得一个家庭更凝聚更有力量,也让每个家庭成员都尽可能的不留遗憾。这种温情的绽放,每一帧都是精品。




课堂与日常
Alana的课堂上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因为是以学语言为主的课堂,所以会有很多的小组讨论、游戏、role play等等。特别喜欢第一堂课叫kahoot的问答游戏,了解到了很多跟澳大利亚有关的有趣的东西;会有很多的团队协作、小组讨论,也都是很好的锻炼口语的机会。团队里每个同学都很友善也都很出色,摄影大佬、大厨......每个人都个性鲜明。课堂交流、小组讨论、展示任务也都聊得很开心,很自在。比较难忘的是BBQ那晚,果然做饭烹饪是居家旅行必备技能,大家自己烤出来的都很美味,一起分享也很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