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电影听说过没?进来了解一下?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都过了,L小姐也已经猫儿了一冬了,也该爬起来更新一下公众号了。好吧,今天就来聊聊一件似乎显而易见却从来没听说过的事——丹麦的电影和电视剧。
(文中图片全部来自网络)
丹麦有什么电影吗?我怎么从来都没听说过?在L小姐刚认识K先生时,麦叔Mads Mikkelsen还没有大火,这个既暴露智商又暴露情商的问题L小姐就向K先生提过,其实也不能怪L小姐的孤陋寡闻,比较为人熟知的欧洲文艺片好像都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没什么关系,瑞典电影就知道个《龙纹身的女孩》还没看过(好像还是好莱坞那版比较火),《教室别恋》都是后来才知(原来是瑞典的啊!难怪男孩的发色那么浅!),而又怎么会知道拍出《黑暗中的舞者》和《狗镇》的拉斯-冯-提尔(Lars von Trier)是个丹麦人呢!电影一点也不丹麦嘛!


好吧,不知者不罪。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些年在K先生的帮助(强推)下,L小姐补课的那些丹麦电影和电视剧吧!
当你了解了丹麦人的那些“调性”之后,这些作品都很不错呢!
先来说说我们比较熟的,目前在国际影坛最炙手可热的丹麦演员麦叔好了。在麦叔还未成为汉尼拔之前,就已经凭借《狩猎The Hunt》和《救世The Salvation》这两部电影为我们大部分人所熟知了,《狩猎》里虐心的表演也为他带来了戛纳最佳男主角的桂冠。

时间再往前拨,他是《男人与鸡Mænd&Høns》里那个有些弱智的兄弟,是《末路狂奔The Pusher》三部曲里那个越陷越深的毒贩,是《亚当的苹果Adam's Apples》里那个一心向善得近乎偏执的神父。无论剧情多么荒诞离奇,他的表演都能令你信服,那就是他,他就是那个疯子、傻子、 那个像蝼蚁一样苟且活着的小人物。其实相比于麦叔在007、星战甚至汉尼拔中梳着油头西装革履的样子,我更喜欢那个演小人物的他。他特别擅长饰演那种在极端情境中孤立无援的人,令观众心中涌起极度的同情和悲悯,你会不禁感叹:这人怎么活得这么憋屈啊!

提到在极端情境中刻画人物,可是丹麦电影导演擅长的事,于是我们就不能不提到《家宴Festen》和《白痴The Idiots》这两部电影。
《家宴》如题,情境十分简单,就是一场家宴,可由于一个“疯儿子”的闯入,揭露了这仪表堂堂的一家人背后那一个个丑陋的真面目。
《白痴》是一部拉斯-冯-提尔1998年时的作品,那时他还是“很丹麦”的,影片的内容相当荒诞,是一群无所事事的年轻人聚在一起装智弱者骗吃骗喝的故事,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长大的L小姐来说,这样一部“三观不正”的电影,怎么可以被封为经典,还被K先生极力推荐呢?只有看过一些丹麦的影视作品,才能慢慢体会这种“反乌托邦”式的腔调,这种黑色幽默。

提到丹麦式的幽默,就不能不提L小姐最爱的一个系列喜剧电影《Olsen Banden奥森帮》,故事围绕着“三个笨贼”展开,管他们叫三个笨贼,其中的“首脑”——Olsen一定会不开心,他一定会为自己鸣不平:分明每次的完美计划都是我想出来的!要不是因为有两名“猪队友”,我也不会每次都失败被抓进监狱!从1968年至1998年,他们一共拍了14部,直到现在丹麦的电视台还会不定期播放,老少咸宜。K先生想找这个系列电影的英文字幕,甚至还发邮件去电视台问,结果都没能找到。所以,以L小姐的丹麦语水平里面的对白只搞个半懂,但它一点也没有影响到理解剧情,他们的蠢也会把L小姐逗得哈哈大笑。

有趣的是,“如童话世界般安宁祥和”的丹麦也盛产黑帮片,而且阴暗暴虐足以刷新你对这个国家的“美好”印象。除了前面提到的《末路狂奔The Pusher》,还有一部名字很有趣,叫做:《在中国他们吃狗》,其实这个题目和故事情节一点关系也没有,只不过是剧中人物的一句台词而已。喜欢看悬疑刑侦片的,一定不要错过:《信仰的阴谋Flaskepost Fra P》和《Frygtelig Lykkelig》,L小姐个人认为,足以和西班牙那些著名的悬疑电影,例如《看不见的客人》相媲美。想要了解些丹麦的历史,战争片也是不能错过的,描写二战的《地雷区Under Sandet》和《开战日9.April》,反映普丹战争的电视剧《1864》都是经典之作。虽然在二战时丹麦军队并未作任何实质性的抵抗,但电影中战士们骑着自行车冲向前线的画面还是令人久久难忘。


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普通的丹麦人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想知道答案就要看一部在丹麦家喻户晓的电视剧《Matador》了。这部电视剧讲述了自1929至1947年间,丹麦一个小城里不同阶级的几个家庭的生活故事。这部剧可谓丹麦的“国民级”电视剧,不仅电视上会经常重播,在哥本哈根市郊的游乐场Barkken中也有一片根据剧中场景建起的小街巷,你还可以看到电视剧中的主要角色在期间穿梭和游人打招呼。纪念品商店中能够买到电视剧的精装版DVD以及周边产品。


如果你想了解今天的丹麦人,L小姐就会推荐你看一部情景喜剧《小丑Klovn》,故事主要讲的就是媒体人弗兰克和他的好基友卡斯帕在生活中那些抖个小机灵、耍个小聪明、使个坏心眼儿最终酿成“大错”的囧事,当然卡斯帕永远甩锅给倒霉蛋弗兰克。有趣的是,所有的角色都用的是演员自己的名字,拍摄环境也是哥本哈根的大街小巷,所以故事虽然有些荒诞但是感觉特别“接地气儿”,弗兰克就像你身边某个总是把事情搞砸的有点傻里傻气的朋友,难怪丹麦人会在一边看剧时一边在嘴里念叨着:“别别别,弗兰克,不要!”,替他着急操心。
《小丑Klovn》在2010年和2015年还推出了两部电影,把情景喜剧搬上大银幕,故事就显得不那么简练有趣了。连便利店都可以卖成人杂志的丹麦,这些电影和电视剧的尺度也是很大的,无论男女正面全裸无码都不叫事儿。

还有个问题,在豆瓣上也有很多人提到:丹麦人的笑点有点奇怪。其实L小姐在刚开始看这部喜剧时也比较抓狂这件事,很多时候L小姐都想:那些情境光看着都觉得尴尬死了,他们怎么笑得出来?
比如其中一个故事的场景是:弗兰克来到一个不太熟的朋友家做客,独自一人溜达到二楼主人的休息区看到墙上挂着一个美国西部牛仔的鞭子,弗兰克好奇地把鞭子拿下来嘿哈嘿哈地甩起来,万万没想到在他身后坐着瘫痪在轮椅上已成植物人多年的朋友的妻子,而她的脸上已经被鞭子抽出了一道道血印子,朋友们闻声赶来看到手拿鞭子面对植物人的弗兰克都惊呆了,只留下弗兰克站在那里百口莫辩。
面对这样一幅画面,你会笑吗?可能一开始也挺难接受的,对么?L小姐问过K先生这个问题,K先生的解释是:可能因为斯堪的纳维亚人在生活中一向拘谨(比如一个关于挪威人的笑话:如何辨别一个挪威人是在同别人说话还是同自己说话?如果他看着别人的鞋尖就是在和别人说话,如果他盯着自己的鞋尖就是在和自己说话。这样的关于斯堪的纳维亚人的笑话还有很多),所以他们会因为有人做了“出圈”的事而发笑,说白了就是喜欢看人出糗,这样的事在他们自己的生活中是很少见的,所以他们只好靠影视作品来“发泄”一下了。
其实,L小姐倒是觉得,与其讨论“笑点”的不同,倒不如说可能是不同国家的影视作品所谓“价值观”不同。如果用我们的“标准”来评判,那他们的一些内容就是“低俗”的,可我们这种看一部影视作品总要从中找些“教育意义”的审美(查)标准就是绝对正确?就那么无懈可击么?关于这些的讨论,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各位看过后可以凭喜恶自己给出思考和评价。在这里,L小姐只做介绍,不讨论意义、价值、主义,以及任何影视学科相关的内容,我只是一名观众,并不是专业影评人。
最后来数一数丹麦其他那些知名的演员们。
在影视行业日趋国际化的今天,很多丹麦好演员也走出国门闯荡好莱坞,在各种大片中崭露头角,很多演员若不是K先生提醒L小姐都不会发现他们是丹麦演员。
(K先生总是说:“你听不出来他\她有浓重的丹麦口音吗?”“呃……我不知道什么是‘丹麦口音’,反正不是英音也不是美音而且我能听懂……”)在这里就说几个比较有名的吧(下次和朋友一起看电影时可以装得很懂说:“你知道吗?他/她是丹麦人哦!”):
Frank Hvam

他是《小丑》里面那个倒霉蛋弗兰克,在《权利的游戏》第三季的结尾以图书馆管理员的身份闪现,他的喜剧形象太过深入人心,认真起来都好像在假装一本正经,简直是“权游”第三季的一枚彩蛋!
尼古拉·科斯特-瓦尔道 Nikolaj Coster-Waldau

众所周知的《权利的游戏》里的 “弑君者”詹姆·兰尼斯特 Jaime Lannister ,狮家“最后的男人”(当然“小恶魔”已经不能算狮家人了)
皮鲁·埃斯贝克 Pilou Asbæk

《权力的游戏》里饰演那个变态海盗尤伦·葛雷乔伊 Euron Greyjoy ,哥们儿长了一副狠角色的脸,发起狠来简直“丧心病狂”,可以看看一部他主演的电影《R狱中困斗》, 观影前做好可能会抑郁一段时间的准备;
克里斯托弗·海维尤 Kristofer Hivju

顺便说一下,这个L小姐很喜欢的可爱的红胡子野人的扮演者是个挪威人,也算斯堪的纳维亚的一份子啦;
希德丝·巴比特·科努德森(Sidse Babett Knudsen)

HBO另一部力作《西部世界》里饰演女强人Theresa Cullen,据K先生说她也是一位在丹麦众所周知的演艺圈女强人。
拉斯·米科尔森(Lars Mikkelsen)

这位虽然L小姐不太熟但是又不得不提,是因为他有个太著名的弟弟就是麦叔Mads Mikkelsen!而他自己也出演过像《纸牌屋》、《神探夏洛特》这样的大制作,,一家子拥有两个实力派演员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康妮·尼尔森(Connie Nielsen)

一位丹麦美女,她是《角斗士》里那个和杀父篡位的弟弟有些暧昧的古罗马公主,她还是神奇女侠的妈妈。
托马斯·温特伯格 (Thomas Vinterberg)

可能是继拉斯-冯-提尔之后最为世人熟知的丹麦导演了,前面提到的《家宴》以及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狩猎》都是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