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友软件上遇到的有趣的人
查看话题 >也来谈谈我的Tinder dates
【故事一】
我的第一个Tinder date在2015年,一个棕褐色头发的白人S,和一般人随性的照片不同,他竟然放了一张白底的正式肖像照,非常吻合他一丝不苟的德国人设。德男S身高1米9,是我长那么大在现实中接触过最高的人,第一次见面约在杭州市中心的某家披萨店,一开始我有些忧虑地问他,点的会不会太多了。S表面不为所动,实际有一丝小得意:“我一个人就能吃一个。”震惊了天真无知的我。
S是土生土长的德国人,但实际上他的父母是从克罗地亚移民过去的(2018年克罗地亚夺得世界杯亚军后我才开始对这段历史有了一点了解),他也拥有双国籍。S告诉我,他来这是在一家德企实习几个月,10月到达杭城的他,被黄金周出游的巨大人流量吓到,我哈哈大笑。我和S在西湖边相谈甚欢,无奈身高太高,有点别扭。
深秋,一个同学邀请我参加他们户外俱乐部的环西湖暴走活动,我一想外国友人孤身在外多寂寞呢,况且叫上他可以提高我们队伍的逼格,于是拉上S一共4人组了队。那天30多km足足走了7小时。。。到最后,我的美女室友用“重在参与”说服我们要打车弃赛时,S兴致勃勃地朝她喊“loser”,拉着我健步如飞。。。真是很难忘的经历了。
闷骚男S喜欢出其不意地讲冷笑话,他说自己分不清“吃”和“车”,分不清“哈”和“好”,以至于总是觉得办公室的老工程师们在打完电话后总是大笑三声“哈哈哈”(实际上是“好好好”),然后挂掉电话。但也许是他那闷骚的外表以及我对德国人的刻板印象,我很难给他打上“幽默”的标签、
2016年的中国年后,他结束了短暂的实习,飞回德国。我原本以为,和他的联系会告一段落,毕竟没人会对飘忽不定不知何时才会见到的人投入太多的感情,何况他也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让我捉摸不透的德男,竟还时不时微信我。我置之不理,过了3天,他又发来一个“发怒”的表情,我好气又好笑,继续无视他。S很偶尔发微信和我问好,但从未和我失联,我不理解,有时又觉得生气,为什么他成了一个烦人的微信好友。
2017年9月,我去欧洲旅行,那天晚上在维也纳的住所,得知我在欧洲的S兴奋地和我聊天,并极力蛊惑我去斯图加特找他。那一晚上,我们聊了很久,也很痛快,一扫我之前对他的偏见,慢慢发现原来他这么搞笑。他谈到几个月前他参加学校和中国的交换项目去了南京,现在刚回来,给我讲他在上海南京路的见闻,述说他和广场上的相亲大妈的玩笑。只可惜之后我要往东走,并没有相见的机会。
2018年夏天,我再度踏上欧洲的行程,这一次,柏林和汉堡都在我的计划内,S也和我约定好在汉堡见面。结果出发一周前,他告诉我,老板让他去美国出差。什么?!我就差骂他一顿了,“我有什么办法,boss让我去的。”他一脸委屈。
兜兜转转了那么久,和S暂时没有重逢。
【故事二】
我的第二个date,在2018年夏天。
17年我为了面试上空姐,找了在五星级酒店一线对客服务工作,说实话真的很难熬。18年夏天,我在Tinder上match到了H,可以说,他是我那段压抑的时间里的一抹亮色。软件逐渐玩出经验后,我知道一般一打开出现在首页的,都是like了我的,但H的出现,让我不想冒一点点风险,于是我划了super like,我们match了!
H的脸就是我很喜欢的类型,白净、书卷气,看起来像香港男生,而且他喜欢摄影。那天晚上我们在Tinder上聊了好多,像是重逢的老朋友,H是新加坡名牌大学毕业,高中在国内就拿了全额奖学金,现在在一家美国公司的亚太总部工作,也拿了当地的永居。我很喜欢读书好的人,除了H外在的光环,我们也有聊不完的话。而H离我的距离,是本市的另一家酒店,我得知H是从新加坡来这出差的,而且公司还承包了他的新航商务舱,对于外航如数家珍的我顿时我两眼放光,羡慕不已。
按照H的行程,他大概两三天后就要回去,我提出(还是他?记不得了)想见一面,他表示可以把回程日期挪后一天。虽然后来他的工作提早做完了,但为了暗搓搓的date,他把机票改签晚了一天,并让同事先回坡了。遇到喜欢的人我会很主动,第二天晚上虽然11点下班,但还是急着想见他。于是下班后直奔他的酒店碰面,两人一起约出来吃了个宵夜。
第一次见面H看起来有些腼腆,我们约好,第二天一起吃晚饭。
H告诉我,公司提供外食报销,而且没有额度,只要财务觉得reasonable就能报,所以这顿饭他请了。于是我找了一家心水很久的餐厅,在一家工业文创园顶楼的西餐厅,还特意发给他问他会不会太贵,他潇洒的说不会,deal~
第二天晚上我上夜班,也注定了我俩只是普通吃个饭~我特意穿了一件很好看的砖红色连衣裙,化了美美的妆(上班后立刻把隐形摘了)。但和不太熟的人见面,还是有些尴尬,甚至在吃饭前,我就准备好了几个话题避免冷场,比如:为什么你这么优秀却没有女朋友?
没想到的是,H小哥坐下来开始的第一个话题就是自曝他的情史,什么泰国妹啦、北京姐啦、在瑞典交换时被瑞典姑娘套路倒追啦……记忆有些模糊,摘抄了一段当时日记的记录:
当我问到他新加坡是不是有很多中国富人送小孩去读高中时,他说是啊,他的邻居就是一个富二代还喜欢他,接着他说道:“我好多女朋友都是富二代。”What???好多女朋友???
于是他打开了话匣子,在我的提问下不停地讲了一个又一个电视剧情节般的故事。那天他讲了四个前女友,总结起来是:得了遗传性眼疾不得不分手的泰国女友、家族生意失败被父亲嫁给富二代拯救资产的富二代女友、有了新欢后谎称要去留学玩消失的混血女友、在瑞典期间的瑞典中亚混血女友。。。
那一刻我真的是满头问号,虽然表面上笑脸盈盈认真听他说着,但心里却想,这样抢手的男生还真轮不到我。
吃过饭后他送我去上夜班(搞笑的是,在楼下遇上了在露天酒吧看世界杯的我的亲爹,过了几天我爹还一脸八卦地问我是不是男友),分别后的第二天早上他便坐飞机回新加坡了。我以为我们的缘分止于这顿晚饭,但在第二天,他给我发了微信。

于是就这样,从那天起我们开始了没日没夜的聊(sao),早上醒来他会和我说早上好,一天要叫我十几次姐姐(他比我小几个月),彻彻底底的小奶狗模式,实在是太太太太sweet了!
就这样聊了一周后的一个晚上,小奶狗出去玩,半夜发信息和我说他喝醉了。我试探性问他能不能问他一个问题,第一个问题:When was your first night(哈哈哈其实是为了掩盖第二个问题)第二问是:Do you like me? 那天我上着大夜班,H回复了我好多,总结起来就是他的确喜欢我。我开心的不得了,大夜班一晚上都在偷笑。
后来一段时间,他没有来这里出差的机会,我真的真的很想再见到他。于是有一天,我告诉他一个大胆的计划——我查好机票把截图发给他。“不如你来看我吧!”来回2500的机票,H说不贵,我俩兴奋又激动,没过多久他就买好了机票。
大约是我们第一次见面的一个月后,我们重逢了。H请了两天假,算上周末,一共四天的时间。可我因为上班,也没有多少时间陪他。见面前,我准备了一个手机壳作为小礼物:插画图案是深蓝色人群中间,柠檬黄色明亮的一男一女。我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自己留一个。我告诉他,这个手机壳的图案代表了我想对你说的话: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了其他喜欢的女孩,别忘了我们曾在茫茫人海相遇。H离开前,送了我他名牌大学的T恤衫作为纪念。
遇到H后我突然感慨,能遇到相互喜欢的人多不容易啊,两个茫茫人海相遇的人,能够重逢多不容易啊。我没对他抱有太多期望,H因为高中时就拿了全奖读书,毕业后要在那里工作满五年,我也没有机会去他那里,在一起都是很渺茫的可能。我一向是注重结果的人,如果没有机会走到最后,对交往都本着谨慎的态度,但H的出现让我放开了所有的条条框框:就这么不顾一切的相爱一回吧!H有时会称我为女朋友,我也没放在心上,他不断告诉我,觉得我是一个多么特别的人,和别的女孩不一样,甚至在我们分别后,破天荒的发了我们的合照在朋友圈,说他为了我热泪盈眶。
但是这一切,持续了四个月就戛然而止,快十月的一次聊天后,他就再没有和我聊天了,之前的每天聊突然中断。现在想想他说过的话,都觉得打脸,原来最特别的女孩,也是可以说断就断的。我没有很伤心,一切都在预料当中,只是现在回忆起来,想到2018年无论是压抑的工作还是忐忑的面试,想到新航无望后的酷航,在下大夜后跑到外地,却在倒数第二轮被淘汰,在旅馆睡醒后号啕大哭。H让我在持续低潮的生活里为之一振。
【故事三】
我所在小城市Tinder用户很少,几下就划完了,不像在上海广州,翻不完的牌子。10月的一天有在上班时,突然滑到一个离我2km的美国男生C,看了他的主页介绍,经验告诉我他一定是在我这家酒店住(我们有很多来出差的国外客人),我给他发了信息,但好几天都没回。有一天我正在上班,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我迟疑一下立刻跑上去问, Do you use Tinder? I’m your match!
然后C在Tinder上立刻回复了我,开始和我聊聊聊,他住在LA,老爹拥有几家鞋公司,他子承父业开始学鞋样设计。来这是给当地的公司设计,住在五星级酒店一住就是十几天。我们简单地聊了聊生活和工作,我问他下一次什么时候来,他说十二月底。
十一月的某一天早班,7点不到我睡眼朦胧地开始上班,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往外走,这不是C吗!我使劲眨了眨眼睛给他发信息:才两周就回来了?!他无奈的笑笑说是啊,中国这边的公司需要他。一回生二回熟,这次他发出邀请,约我喝咖啡,我欣然答应。
喝咖啡简直就是一场口语练习,一聊聊了2小时,中间有陷入尴尬的沉默,但老外一点很好,会在没话聊后及时补充开放性话题,让大家都免于尴尬。那段时间我正好在准备雅思,权当做口语练习了。喝过咖啡的第二天他就回美国了,虽然我俩并没擦出什么火花,但也还是期待着下一次相见。BTW当时离我考雅思不到一个月,我写的作文都发给他让帮忙改错,哈哈~也很感谢他,让他在离店后填入住体验的邮件问卷,让他写上我的名字,他给了满分好评,并大力夸奖了我。这样慷慨又不挑剔的客人,是每个酒店人心中的满分客人了。
圣诞节前他又来了一次,一直工作到24号才回家,也够惨的,这次见面已经像是老朋友了,相谈甚欢。
【故事四】
第四个date 叫D,match没几天就约我出来吃饭。看照片是一个很美国style的中国小伙,皮肤黝黑、笑容灿烂。简介上说自己刚从南非回来,后来得知D小学时就跟随家人去美国了,南非是大学的一个交换项目,过完年后还要去三番,年纪妥妥的比我小,身高么,又是一个明显比我矮的男生。。。好在D开启自嗨模式,身高也没有产生太多的尴尬。
我们约了捞王火锅,D一直在自嗨,气氛不尴尬,但我倒有些别扭。。。一顿饭吃下来花了整整五百,听说捞王贵但这也太贵了吧!结账时我俩看看别人的账单,怎么才300啊我们是猪吗?!我礼貌的问D要不还是aa吧,他很大方地说下次我请就好了(但我并不想有下次了……)吃完后我们散了一会儿步,这次date就算是结束了。后来D还有想约我出来的意思,但都被我以复习为由拒绝了。其中有一件事让我彻底在心里pass掉他,一天我把写好的作文请他帮忙检查一下,D看完后说:问题很多,但是线上没法讲,必须要坐在我边上。我三条黑线,这也太不上心了。一番接触下来,觉得D就是回来后空虚寂寞冷,也只是想随便玩玩,就没了联系。直到前段时间看他朋友圈发现——非对方朋友只显示最近十条朋友圈。呵呵
【故事五】
G来自我这座城市,我们是在2019年新年时match的。果然,G是这段时间冒出的很多男生一样,都是回老家过年的。他生活在温哥华,我以为他从小在那长大,一上来就问他:“你会说中文吗?”
“我会的,也只在那里生活了八年。”他笑道。G是个单刀直入的人,没聊多久他就暗示我要见面,“那什么时候呢?”我问道。这时候G说了句让我超无语的话:你想早点见我吗?配上一个害羞的表情。我的妈呀这让我怎么接呢?!想?不想?都不对吧!我只能说:这个问题好难回答。。。最后我们定了个时间一起吃饭。
见面的时候有一点点尴尬,因为他比我矮。。。我只能先抛出话题化解尴尬。。。从加拿大人下雨不打伞开始,在这点上他已经被西化了。吃完饭后,他给我看了他的枫叶卡,我随口一问:“你毕业后多久拿到的?”结果他来了句:"我很早就有了,家里投资移民。"。。。一问,原来是房地产大佬,失敬失敬。。。不过应该不会再见了,毕竟比我肉眼可见的矮。
G过了段时间就去日本旅游了,我问他怎么不发朋友圈呢,他说为了防止代*购。我小心翼翼的客气的问他,方不方便带个散粉?他问我散粉是什么,解释完后他立刻拒绝:我不会经过彩妆店。
呵,行吧。
【故事六】
J是我独自在岘港旅行时match的法国小哥。
在此之前我和朋友们一共四人去越南旅行,但到后面就各走各的了,我往南走去岘港,一个女生回国,另外俩男生往北走去Sapa。之前在穷游上发过约伴贴,后来想想算了吧,和陌生女生share一个房间这事我干过,但总归是一个人舒服些,再加上打算去岘港的海边躺着,有没有伴也无所谓。
在河内也match了几个小哥,于是突然想到,用Tinder似乎是一个挺好的结伴方式。但到了岘港,match了之后暗示我要做点什么,被我一口拒绝。后来match的第二个小哥就是J,他一开口打招呼时,我就有预感可以成为朋友。他说,我也是INFJ,哈哈!于是我们开始聊了起来,我告诉他,但是我越来越extroverted了。
我们计划第二天一起hang out,J说去海边吧,结果当天晚上我在路边吃东西时,J发信息给我说他准备吃点东西,我连忙发了定位给他邀请他一起来,于是我们见面了。
J的照片看起来很正常,比我小两岁的法国人,profile里没写什么,照片也不多,结果,见面后才知道——他是个巨人。。。!
我问他:“你1.9m吗?”
他说,更高些。
“2m?!”
他点点头。
妈也!我第一次在现实中见到2m的人!
23岁的J留着满脸的胡子,看起来有27、28,一上来就和我秀了一把幽默。
他问我住在哪个酒店,我回答了,他立刻说:“哦我也住在那里!”看我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他哈哈大笑起来,我也忍俊不禁。
看着J吃完后,我们往海边走,我趁机站到了一个像小板凳一样的大理石石柱上和他对话,得意地说:这些感觉好多了。我们坐在海边聊了很多,从各自的生活聊到去过的地点,从对政治的看法聊到工作。他去年刚毕业,做大数据研究,在东南亚旅行已经有七八个月了,平常会在线上给一些高中生做家教。我们给对方看了一些过往的照片,突然我看到J小哥一张肌肉照,惊呼,小哥说是他两年前,那时候老是吃很多很多食物。不得不说,有肌肉的杀伤力很大,而现在J看起来就像只长颈鹿。。。
我们在海滩上聊了三个多小时,一直到11点多,J说他饿了,我便陪他找吃的。法国人J还是挺挑的,说自己不想再吃汤汤水水了,我提议方便面,他又说方便面在胃里很难消化,走了一大圈,最后J只是要了杯牛油果果汁,而我一开始嘴上说不吃不吃,后来还是没抵住诱惑吃了碗榴莲冰。期间J还提到他很喜欢吃榴莲,回法国的时候千里迢迢带了几个真空包装的榴莲给家人,结果全家人唱了一口都不要吃了,只能他自己全部干掉……我还让J教我法语,结果J说了句超长的句子,大概六七个词语吧,我一脸懵逼地跟着他读完后问他什么意思,逗比的J小哥说:我要去游泳。黑线。。。
第二天,我们约好去喝他推荐的椰子味咖啡。那家咖啡馆在市区,离我住的海边旅馆有5km,一开始我以为是要走着去,结果第二天J开了辆摩托车,哈哈!
那家咖啡馆叫Han Coffee,开在Dragon bridge旁边,从昨天我和J见面一直到现在,一路上就不停有人看他。。。而进了咖啡馆点餐时,收银的越南漂亮小姐姐一面和他说话一面偷偷地红着脸忍不住笑,哈哈~
在越南也算是见识了各种花式咖啡,有egg coffe,这次还有coconut coffee,这天是我来大姨妈第二天,竟然喝了沙冰的椰子咖啡,再加上后来的爬山,真是舍命陪君子了。。。
喝完咖啡,我忍不住问J,下一步我们去哪里,J回答说:这是一个好问题。。。我大笑。最后我们决定去爬marble mountain,离这十几公里。离开咖啡店时,J还被一个美国大叔追着出来,原来是因为他身上穿了件印着"Stanford"的T恤,于是老大爷以为他来自加州,便和他搭讪。那大叔很健谈,得知我来自中国还秀了几句中文。
如果知道我去爬山,一定不会穿人字拖,但好在酒店的人字拖还算舒适,只不过这座大理石山可滑溜了。期间我们还钻了一个非常狭小的山洞。登顶的时候,眺望着远方的山野和更远处的大海,之间陆陆续续爬上来几个韩国阿加西,穿着衬衫皮鞋,一边大声喘气,一边指着我们的人字拖叽里咕噜的说汉语,大概是和同伴说我俩怎么穿拖鞋就爬上来了。阿加西们还开玩笑地用英语说后面的同伴怀孕了,果不其然,后面爬上来一个肚子很大的大叔。。。
和J爬完山后就开车回去了,回到我住的地方,J要去吃点东西,我也回去休息。过了一会儿我们约在海滩,J到了海滩就脱了衣服下海了,为了不表现贪恋男*色,我就自顾自地躺着看我的Kindle。这时,和J的故事中出现了另一个人物——黑人帅小哥托马斯,以下简称T。
T来到我旁边,拿着一个大包和小毯子,让我帮忙看一下,然后便脱了衣服,也下水去了。我余光瞥到T身材不错,明显的倒三角,我舔了舔口水,继续看书。
过了半个多小时,J和T从海上回来了,两人谈笑风生,bbb地聊法语,啊~原来小黑哥也来自法国!这两人聊的颇为投缘,J便提议说三个人一起去喝点东西。突然,J想起他身边的钱不够需要回一趟酒店,让我和T原地等一下。于是我便和这位新朋友开始尬聊,一直等了二十多分钟,J还没回来,气氛出现一丝丝尴尬。我掏出手机,发现J十分钟前发微信给我,我赶紧打过去问什么情况。J说,回去后用他才发现自己有个assessment meeting,但忘了时间,所以。。。J还不忘温馨提醒我说,小黑哥是个好人,我可以信赖他。。。
面对T小哥我有一点尴尬,毕竟两个刚刚熟起来的人,而且T今晚10点多才飞LA,期间一直是无事可做的。后来,我和小黑哥T决定去海滩边上的店里喝点饮料,于是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尬聊 在了解过程中,我发现小黑哥真的是个很nice并且decent的人,正派、有教养、不矫情,而且还是比较正经的天主教徒,他也很正式自己有色人种的事实,一路上都默默和我说,路人都在看我们因为很少有亚洲女+黑人男这样的组合,我委婉的否认,并开玩笑说,和J走在一起也被各种看,因为他实在太高了。
我和小黑哥在海滩旁的店里硬生生聊了俩小时,我喝了两杯果汁抽了他两支雪茄,估摸着J说的时间快好了就给他发信息,结果鸽子王J回过来说自己才刚开始,好吧!我只能陪小黑哥到底了。。。期间小黑问起我会不会什么乐器,我告诉他小时候学过钢琴后来学过吉他,但实在是拿不出手,小黑哥说自己一直弹钢琴,聊着聊着他就开始在油管上给我放钢琴曲。以第三视角看来,一个亚裔一个非裔的男女,坐在海滩边的椅子上,一边喝果汁一边share一个耳机听钢琴曲,这一切还是因为小白鸽,这个画面实在太美了。。。忘了说那几天我大姨妈,所以我强忍着尿意(尿尿要换女性用品)到忍无可忍时,告诉小黑哥我要回酒店上厕所。。。小黑哥陪我回了趟酒店,我还和他开玩笑说,酒店员工一定很奇怪,早上是个白人老外来接我,到了晚上就成了一个黑人老外,这姑娘到底有多少男人啊。
故事的结局就是,我和小黑哥在岘港的街头share了一碗面,最后他叫了grab坐摩托车去了机场,走前他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永抱。他穿着衬衫和长裤的样子真的好business,以至于回国后的几天我海上FB偷窥他的颜~
以上就是我在国内用Tinder约出来见过面的所有人啦,2019年下半年,我搬到瑞典,从那时到现在,我也用Bumble见人,仔细统计,2019.10-2021.3一共见了22个,其中10个只见了一次。统计后我发现,在剩下的人里只要见面超过四次以上的,都会有进一步发展,而因为各种原因无缘进一步的,第四次见面就是极限。如果把这看做一个小小的inductive study,那我便可以初步得出“第四次约会是一次转折点”的结论~
在下面的部分,我会挑选性地回忆比较印象深刻或是有趣的约会,故事的先后顺序非常随意,非时间顺序~
【故事七】
丹麦J哥是我在2020年的夏天在哥本哈根时用Bumble match的。J哥一副典型的丹麦人长相,淡金色的头发和眉毛,快2米的个头,长得算不上帅,但看起来人畜无害像个好人。他的profile上写着:不会在这里待很久,但是如果可能的话,我可以带你去波士顿。
这样的描述和措辞让我一度以为他是美国人,不久就要回国。结果见面他一开口讲话,略略明显的丹麦口音就出卖了他,我便有些困惑起来:“我以为你是美国人呢...因为你的profile上写着波士顿什么的。”
“哦?这样吗?我写什么我都忘了。哦哦波士顿呀,因为圣诞节后我要去波士顿做博士后,数学。”
啊哈,原来是拿了美国的博后offer,很厉害嘛。咦,他说Boston,难道是...MIT?!
一问,果然这位学霸是要去麻省理工,他目前在哥本哈根大学做数学博士,本科还是剑桥念的。一向崇拜学霸的我立即心中肃然起敬。这该是我date生涯中的高光时刻了!
当时的约会活动一如既往地选择了喝咖啡,但因为前不久我被一个Tinder date狠狠地伤害过,在创伤过后,我对约会软件的期待值降到最低,对约会对象们也提不起半点兴趣。我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过别人的经验分享说,刚开始的约会不要聊学习、工作、人生哲学这些turn off的话题,而要想办法释放魅力。但我当时有些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心想,既然我对男人一点兴趣都没有了,管他什么聊天话题呢。
于是,那天的第一次见面,我放飞自我地和他聊了许多我的学习内容,还现场发挥用眼前的咖啡馆场地设计研究问题,让他理解我们平常的研究大致是什么项目。虽然我注意到眼前这位学霸表现出饶有兴趣的态度,但我压根也没放在心上,反正就当一次性约会吧,约turnoff越好,我才不管你的feedback呢。
聊天中,我得知J哥的博士论文和算法有关,虽然我是纯粹的文科,数学知识止于大学微积分,但我想起不久前我一门课中的作业,老师让我们找一篇最新发表的科学论文,用人文社科和研究哲学的角度来分析其中的内容,我们小组选的正是一篇MIT发表的如何改变人工智能中暗藏偏见(性别、种族歧视)的算法。虽然作为文科生看不太懂其中的运算原理,但还是运用强大的阅读能力把这帮MIT科学家们做的事儿弄了个明白。于是,我立刻假装学霸,和J哥一说这篇文章,J哥表示很有兴趣,到时候可以读一读。
咖啡喝了一个多小时,J哥说一会儿学校里还要开会,不得不先离开。我在心中暗爽,这么迅速不拖拖拉拉的约会实在太赞了!
回去后,我一想今天表现得这么nerdy,在现场就和人家设计如何做研究了,肯定不会再有下一次了。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二天J哥就给我发来信息,先是对自己不得不早点离开表示歉意,再进行下一次邀约,一起去吃寿司吧!
我目瞪口呆,原来别人眼中的turn off于他而言是turn on,原来在约会这场游戏中,规律和技巧常常会难以预测地失灵。
第二次见面,本来我俩约好了时间和地点,但我临时打了退堂鼓爽约了。我和他解释说,你在丹麦待不了多长时间,那么你应该不是想找一段认真的关系。J哥表示我说的很有道理,也表示理解,却继续说,如果我改变主意了可以下次来丹麦时和他再见个面。
-
全糖衣外壳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12-08 20:22:20
肉桂与薰衣草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在瑞典养狗之狗狗训练 (29人喜欢)
- 在瑞典养狗之买狗 (39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