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弼水淹怀州是不是草菅人命?美色原是世人痴梦?
《唐史演义》白话文 |第五十七回 迁上皇阉寺擅权 宠少子逆胡速祸
点上面的兔头关注作者,第一时间获取获取更新~
上回说到怀州守将,就是安庆绪的部下安太清。安庆绪被史思明杀死,他才投降史思明,史思明让他做河南节度使。李光弼率军攻击怀州,半路接到诏令,升李光弼为太尉,兼任中书令,李光弼接受诏令,送走了使者,继续出发离怀州城越来越近。安太清出城战斗就被打败了,急忙告诉史思明。史思明率领军队来支援,李光弼留下一部分人包围怀州,自己率军掉头进军,在沁水旁,和史思明相遇,指挥军队拼命战斗,杀死贼兵三千多人。史思明逃走,转头袭击河阳城,又被李光弼得知,还派兵截杀,杀死一千五百多贼兵,史思明再次遭遇败仗,只好退回洛阳。李光弼才能专心攻击怀州。安太清身经百战,很有能耐,一直拖了三个月,还是不能攻破。李光弼阻断丹水灌入城中,仍然不能攻破,再命令郝廷玉暗自挖地道,才进入城中,内外联合,才攻破怀州,生擒安太清,送到京城。肃宗祭祀太庙,改乾元三年为上元元年,大赦天下。又封给李光弼一千五百户,以前所有抗敌将领官吏都各自升职。一边请上皇到大明宫,说是给他祝寿,并且邀请太上皇妹玉真公主,以及太上皇的嫔妃仙媛,一起赴宴,并召唤梨园子弟,奏乐迎合太上皇。哪里知道太上皇触景生悲,暗自流泪,勉强喝了几杯,立刻说自己身体不舒服,返回兴庆宫。为了这件事,又让宫中多了许多纠缠不清的事情了。写文章好比观赏山峰那样,喜欢奇势迭出,最忌平坦。
先前太上皇逃到蜀郡,经常怀恋杨贵妃,乐工张野狐随行,经常劝解他。太上皇哭着对他说:“剑门一带,鸟啼花落,水绿山青,无不是让我生悲,如何让我宽慰呢?”等到了斜谷口,刚好连续下了一个月的雨,车上铃声,在山谷中回荡,留意细听,仿佛是三郎郎当,郎当郎当的声音,玄宗特地仿照这个声音,创作一首《雨霖铃曲》,暂且寄托悲哀和思念。后来从蜀郡回来,路过马嵬,到杨贵妃埋葬的地方,亲自祭奠,不停的流泪。不久回到兴庆宫居住,马上命令肃宗下旨改葬,偏偏李辅国反对,说是亡国夫人,留个全尸都已经很幸运了,何必在埋葬她,于是让李揆进宫告诉太上皇,却说是龙武将士,憎恨杨氏,如今如果改葬贵妃,恐怕会让将士寝食难安。太上皇才放弃这个想法,只是让高力士去马嵬坡,准备棺材埋葬贵妃。高力士就在原地寻找尸体,肌肤都已经消失了,只剩下一副骷髅,两句话足以吓醒世人。唯有胸前所戴的锦香囊,还算是完好,仍然将锦香囊留下,收拾尸骨放进棺材里,埋在别的地方。又因为当时有一个驿站士兵捡到杨贵妃的一只袜子,回家交给母亲,母亲曾经拿它给别人看,以此索要钱财,已经赚了好几千钱。高力士听说后,也从她那赎买袜子,拿着袜子和香囊,一起交个玄宗。玄宗得到这两个东西,叹息不已,特地命令画工描绘杨贵妃肖像,挂在寝室里,日夜凝视。后来又想起梅妃江边采莲,命令朝廷查找,并且特意悬赏,谁找到梅妃,授予三品官阶,赏赐百万钱财,不想也竟然没有下落。有内侍送来梅妃肖像,太上皇立即在画像上写诗: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
写完诗后,命令人雕刻石像,后来因为暑夏白天做梦,梦见梅妃走来,哭着说:“昔日陛下在外流亡,我被乱军打死,有人同情我,把我埋葬水池东边的一株梅花水边。”话没说完,突然被一阵风声惊醒,便起床去太液池边,命令高力士等人寻找尸骨,始终没有找到。后来想起梅亭外面,曾经有过汤池,莫非葬在那里,仍然去看,还有十多棵梅花树,命人去找,果然找到尸骨,是用布裹着放进酒糟葬在地下三尺处,尸骨腋下,刀痕还很清晰。太上皇忍不住大哭,身边的人也都低头哭泣,当时马上命令用皇妃礼节埋葬别处,由太上皇写好文,哭着祭奠一番,才回宫。(美人薄命,江杨同命,事情都是参照草邺《梅妃传》,曾经看《隋唐演义》写到梅妃与太上皇重逢,想要为自己泄愤,简直不符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