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谱2.17 《我的第一本宋词遗失在有借无还时》
2.17 星期天 (晴转雨)
《踏莎行·候馆梅残》[宋]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踏莎行·郴州旅舍》[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宋]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任宝奁闲掩,日上帘钩。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留。念武陵春晚,云锁重楼,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更数,几段新愁。 以上三阕词摘自《蒋勋说宋词》一书,这几首词以前都看过,都有感触,还有印象,个人懒散的习性,向来不注重背诵诗词歌赋,“好读书,不求甚解”而已。但是本书兼容诗词流变,将一首首当时的流行歌曲,放在宋词文化审美发展历程来看,不仅仅是知人论世,别有风味,别有新意,别有心仪。今天下午,我总算看完了《蒋勋说宋词》,书上折页了几处,有些地方想写几句话,最后还是忍住了没有动笔,免得落入俗套,“春风吹又生”,脑海里不知怎么的就回旋着一段旋律:“我等你来看我哎……”也不知道是一首什么流行歌曲啦,反正不是《漂洋过海来看你》,也可能是“我知道你会来哎……”,反正旋律好嗨。
仔细想想,我也填过词,只不过“为赋新词强说愁”吧,甚至都算不得词的形式主义。不过,幸好我对宋词没有陷于到底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的纠结中,所以就没有割爱了。所以我就是随便翻翻了,当然如果一定要二选一的话,可能我还是要站队豪放词了。
只是遗憾我买的第一本宋词选本都忘了叫什么书名了,原因不外乎是被同学借了看,又被班主任唐老师“借”去了,后来就没有下文了,记得有一次班主任找我谈论班委会建制的问题,事后我还特意向他讨教看书,并接机询问了该宋词选本,然而在他的书房里我们俩都没有发现,说实在的我也只是大致看看,没翻来覆去的胆量,不过因此也借阅了老师一些书看,隐约还记得其中有一本书是关于毛刘历史问题的研究史料。只不过终究还是没有再去推动班主任老师的图书借阅卡借给我来用,那么我就可以享受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的很多方便了。不过,只要有书可读,也算是一种“因祸得福”吧。 晚上看了一下国产动画电影《大卫贝肯之倒霉特工熊》,看着就觉得以前看过了,直接拉了快进,果然是看了,就直接弃剧。于是,拿起了耽搁更久的《金枝》又翻了两三章,哎呀呀~荒废时日久矣,且行且珍惜,收拾闲情,明天上班。

另外,应景前面摘录的宋词,附录两首同词牌名的长短句如下:
《踏莎行·雪似梅花》[宋]吕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旧时,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清]贺双卿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