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关于霍去病和汉匈战争的历史叙事
我校是湘西苗族自治州的一所完全中学, 1952年改为民族中学。现有学生一O 二八人, 其中苗族学生有三O 八人。几年以来, 我仍对民族教育方针的贯彻, 先是一般号召, 后来逐年提出一些具体要求, 如本学年度扑划中就要求“继续丰富教学上适合民族特点的经验, 井进一步深入研究民族学生的情感、心理特征及如何通过教学、班主任工作正确地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为了使学校逐步走上民族化, 1954年上期成立了民族教育研究组和教师苗语学习班。现在全体教师在教学工作上巳注意到运用民族语言、结合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进行教学, 并己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
......
历史课教师还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阶级观点,正确地讲授本国历史上各民族的战争及统治与被统治关系一类,如汉武帝时匈奴屡次侵略中原,掳掠汉人为奴,危害汉族居民的生存,汉武帝曾派卫青出征就是正义的。但后来汉武帝为了扩张领土,命霍去病等率兵攻匈奴,“卤获七万四百四十三级”,这便是非正义的战争了。又如所谓“五胡十六国”的“五胡”,原是中国境内部落,他们为着反对阶级压迫与民族压迫,组织一个区域内的本族人民起来武装自卫,这是为人民所拥护的。但当领导权落入统治阶级手里后,他们把反压迫转变为民族报复与民族压迫,严重摧毁了社会生产,危害人民,大大地阻碍了历史发展,就是反人民的了,所以遭到了当时各族人民的反对。这样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讲授民族历史问题,学生所获得的历史知识是全面的,更可以使学生从本质上去认识民族间产生的历史问题,从而加强和巩固我们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同为建设伟大的祖国而努力。
湖南省吉首民族中学:《我校贯彻民族教育政策的经验》,《人民教育》,1956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