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01 深夜飞驰国境线。

拉萨集结
当十一黄金周的大量游客撤离拉萨,旅游大巴也从大街上消失的时候,我乘飞机降落在贡嘎机场。
从2012年第一次坐着火车到拉萨时,就暗下决定每年都要再回来看看,结果至今却只有三次。当这日光之城的阳光倾洒在身上,空气中的酥油茶味扑鼻而来,眼前是明晃晃的大金顶,还有街上手拿转经筒的藏族老人,以及随风舞动的经幡和人们嘴里不停念叨着六字箴言,我在心里默默地说了一声:我又来了。

住进了平措旅馆,这里离八廓街和布达拉宫都不远,去哪里也都很方便。办好入住放下行李,就迫不及待的跑到大昭寺,这里依然是聚集着许多朝拜者和转经人,他们长年累月、夜以继日地向佛祖行礼朝拜,虔诚地期盼或者感恩佛光降临带来庇佑。他们当中,有的人从遥远的地方用了一年的时间,用身体一步一步朝拜,才来到佛祖面前,也有居住在拉萨的人,工作之余的生活就是来大昭寺朝拜,像是每日必不可少的修行。



虽然就在他们的身边,我也许还不能很好的理解让他们愿意用毕生来做的事,执意孤行的事,对于他们的意义,但却能强烈感受到信仰的力量,而这正我所缺失的,也是很多人缺失的。所以,每一次来,我都会在这里待上一会儿。

在拉萨闲逛了几天,瞻仰过了布达拉宫,去光明茶馆喝过酥油茶,吃过了由一个不会说汉语的藏民开的只卖牦牛肉盖饭和牛奶的小店,我给事先在网上约好一起拼车的小伙伴发了信息,商定去尼泊尔的事宜。这是我早就很想去的地方——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谷里的秘境,一个很贫穷幸福指数却很高的地方。


在出发前一天,为了让大家快速熟悉起来,晚上我们相聚在一个有厨房的客栈买菜做饭,队伍里有两个川妹子,做得一手好菜,就着拉萨啤酒举办了一场非正式的破冰仪式。
第二天一早,我们一行8人带着行装来到旅行社集结,门口的马路上已经停满了商务车。每家旅行社的门口都聚集了很多去尼泊尔的游客,我们和他们一样,都在等待着签证一出来就上路。“出来了出来了,走!”来自福建的领队小黑拿着我们的护照,招呼着赶紧上车出发,一名藏族司机师傅和一辆黑色的奔驰商务车,载着我们直奔吉隆口岸,从陆路出境。

出发 漫漫边境路
长期以来,从陆路去尼泊尔走的都是樟木口岸,对应尼泊尔塔托帕尼口岸,是西藏最大的边贸中心口岸。樟木口岸是国道318的终点,当年很多徒步、骑行、搭车的人沿着318这条梦想之路,从樟木出境以尼泊尔为第一站开始环游世界。
早在2012年我第一次来西藏的时候,就有人问我要不要去尼泊尔看看,传说博卡拉如天堂一样美好。痛仰乐队在《博卡拉》里反复唱着“我要走在我的路上”,仿佛是在催促“走吧,去博卡拉!”我站在布达拉宫广场朝西望去,在喜马拉雅山的另一侧,不远就是尼泊尔,但时间阻挡了我。
转眼到2015年,我又来到了拉萨,正当我准备要去的时候,尼泊尔发生了8.1级大地震,震中就在博卡拉,房屋建筑大面积坍塌,加德满都谷地许多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寺庙遭到严重损坏,整个国家受到重创,交通瘫痪,8000多人死亡。我又被阻挡在空间之外。


大地震也给樟木口岸造成了巨大破坏,无法通车。取而代之的是对应尼泊尔热苏瓦口岸的吉隆口岸,成为如今游客经陆路出入尼泊尔的唯一通道。从陆路走,是去尼泊尔最折腾且最漫长的一条路,路况是出了名的不好,尤其是进入尼泊尔之后的路,不仅盘山越岭,更是惊险土路。大多数人走过一次之后都不想再走第二回了,若不想找虐,不如选择飞机,还可从高空中一睹喜马拉雅珠穆朗玛峰的雄姿。
我们早上从拉萨出发,马不停蹄的行驶20多个小时,一路上遇到无数次检查,我们也在等待的时候下车透口气。在吉隆镇吃了晚饭,有几个换卢比的小贩围了上来,我们都沉住了气只换了点零钱,因为在加德满都有最好的汇率。
吉隆镇与口岸还有30多公里的路程,需要穿过大峡谷,司机需要连夜把我们送到吉隆口岸,如此拼命赶路,是想抢在大部队到达口岸之前过关,不然就要排上好长时间的队,浪费时间。每天出入口岸的客运和货运车辆很多,过关边检设置在山里,所有车辆只能在狭窄的山路上环绕排开。

继续上路,天色已晚。司机已经疲劳驾驶,出于安全考虑,我们一行的老司机D哥提出替换,好让司机稍作休息。D哥是一行8人中年纪最长的,人稳重靠谱又很会照顾人,暖男一枚,还有些像张涵予。一路上有他在,我们也有了很多安全感。夜里的山路,黑漆漆的一片,小伙伴们都酣睡过去,我有点担心半梦半醒,而D哥毅然稳稳地握着方向盘,仿佛握着所有人命运的缰绳,黑色奔驰变成一匹黑色的骏马,腾空飞跃,带我们一路向西奔向光明,因此D哥成了我们道上的大哥。

清晨7点多天已亮,身后是“吉隆欢迎你再来”,抬头就是白得发亮的雪山,仿佛是一座青藏高原上的灯塔,我们离尼泊尔越来越近了。不出意外,我们的车排在前面,开始过关。


除了游客,就是涂装的各式各样花里胡哨的尼泊尔货车,这些货车大都是印度TATA公司制造。尼泊尔的货车司机喜欢把各种图案颜色和logo画在车身上,还有它们信仰的佛像,并把车装饰得像一台游行花车一样。别看这个国家贫穷落后,却很有艺术细胞。


边检在一个简易的铁皮房里,随后司机把我们送到国门,这里是他的终点,却是我们进入尼泊尔的起点。出了国门,穿过热索大桥前方就是尼方边检,相比中方气派的现代化国门,尼方入境口岸显得十分破陋,几个简易的帐房和如市场里摊位一样的桌子,用木头钉在一起的牌子上写着“welcome to you in NEPAL”便代表国门了。

每个人都要经过尼方警察的手动翻包检查,但翻查的程度全屏警察的心情。我把我的45L登山包摆在面前打开,他只是伸手捏了几下看了一眼就放我过关了,护照盖了入境章之后终于进入尼泊尔。但别高兴太早,口岸离加德满都还有约160公里盘山路,在眼前这条实在难以称之为“路”的碎石土路上,我们需要颠簸上8个小时。顾不上许多了,赶紧谈好一辆越野车,在天黑之前我们要赶到加德满都。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之上,几乎全部国土都在山地之中,只有加德满都谷地处在峡谷平原,路况也基本都是曲折蜿蜒的盘山公路,并且没有隧道,而且尼泊尔是世界上最为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没有太多的财力去修缮路况。路在层峦叠嶂的大山之中穿来穿去,路况不好导致车速很慢,这也是为什么在尼泊尔两个很近的地方,坐车也要七八个小时了。比如从加德满都到博卡拉坐车的话需要很久,有的人无法忍受,也会选择尼泊尔境内昂贵的小飞机,只需要几十分钟。在习惯了这里的路况后,我们在敢坐起当地的公交车了。
这里的道路狭窄,通常都是一边峭壁,一边悬崖。有的路段是有一些低矮的水泥护栏,不过很多路段什么防护都没有,虽然峡谷的风景很美却很惊险。但我无暇提心吊胆了,因为更担心我发麻的屁股,一路上需要费很大的力气让自己保持在座位上,也要小心车突然腾起头碰到车顶,也要注意摇晃的时候脑袋撞到窗户上。

就这样,我紧紧抓住车窗上的把手,身体跟着车体一路摇摇晃晃上下抖动,经历了无数次的翻包检查,灰头土脸的8人,经历了30多个小时的“劫难”终于抵达了加德满都。头顶上是缠绕在一起错综复杂的电线,周遭是混乱不堪的交通,身边是皮肤黝黑眼窝深邃的当地人,但更令人深刻的是无处不在的尼泊尔“智慧之眼”。
不远处一条狭窄的街巷里吸引了我,土黄色的阳光穿过,人们从尘雾朦胧里走出来。来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聚集在这里,泽木耕太郎在《深夜特急》里写到:“对来自西方的旅客来说,加德满都更是地之尽头。”无数种奇异故事在这里上演,欢迎来到尘土飞扬的加德满都。
(未完待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众号ID:ROSERADIO1986
微博:@老莫SAFARi
©️版权所有,禁止任何形式的使用和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获得授权。
如果你喜欢这篇,或想看到更多我的游记和分享,请帮忙点喜欢或转发。比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