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土味范儿E.T.
继2006年的《疯狂的石头》,2009年《疯狂的赛车》之后,导演宁浩时隔10年带着他的疯狂系列第三部《疯狂的外星人》重回观众视线。
疯狂三部曲
借鉴盖里奇和昆汀塔伦蒂诺等鬼才导演多线索叙事的手法,宁浩成功打动刘德华并获得了自己执导的首部商业电影的制作费用。这无疑为他的导演生涯开了一个好头。
宁浩接受采访时说过,他喜欢讲述当代社会小人物命运的故事。从《疯狂的石头》开始,他在深耕小人物的题材上形成了独属于他自己的电影美学风格。
首先,宁浩电影中人物的叙事背景再现了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环境。《疯狂的石头》是四川重庆,《疯狂的赛车》是福建厦门,到了《疯狂的外星人》中则是湖南长沙。相较之下,周星驰电影中小人物生活的90年代香港还是一个意识形态上区别于内地的繁华资本主义地带,是内地观众可望不可及的空中楼宇;贾樟柯部分电影中小人物的生存之地尽管对标的是贾导偏爱留恋的故乡山西汾阳,但总有一种朦胧暧昧的诗意风格与观众隔着。
其次,宁浩镜头下的小人物黑色荒诞,常被整蛊依旧无法脱离原生环境。《疯狂的石头》是黑皮渴望自立;《疯狂的赛车》是耿浩渴望自尊;《疯狂的外星人》是耿浩渴望自强。宁浩对小人物的夸张描摹常常是基于对现实生活的N倍放大。疯狂三部曲中的角色被阴暗的生活和无奈的现实疯狂且玩命的折腾,最终也被它们所拖累。
不得不提的是,宁浩电影背后的社会潜台词足够犀利。《疯狂的石头》中,一块翡翠代表的是物欲横流的物质社会对底层人物的精神异化;《疯狂的赛车》中,兴奋剂丑闻代表的是圈层逐渐固化对底层人物向上流动的打压;《疯狂的外星人》中,外星人从天而降代表的现代高科技对底层人物生活的全面侵蚀。用看似荒诞搞笑的剧情揭示当代底层小人物现实悲剧的冰山一角。
扎实严谨的一剧之本

一部电影的成功最重要的是剧本好不好。宁浩每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电影都离不开对剧本不断的打磨。据宁浩回忆,当时在写《疯狂的石头》时,只有他和张承和岳小军三人头脑风暴,互帮互助。剧本的真正灵感来自于英国鬼才导演盖·里奇的《两杆大烟枪》,多重叙事的噱头,恰到好处的节奏把控和接二连三的搞笑梗也确实名副其实。尽管有《石头》的光环效应,宁浩并没有停下脚步。他筹备了自己的下一部疯狂作品,这就是2009年的《疯狂的赛车》。在集结原班编剧人马的同时,宁浩还邀请另外五位编剧参与剧本创作,确保剧本的创作结构更为严谨,内容更为有趣。可以说,《疯狂的赛车》是对《疯狂的石头》的一次承袭和效仿。同样是多线索叙事的风格以及各种巧合像撞击之后相互牵连在一块的搞笑梗,因为有前作的影响力打底,以及同样足够出彩的剧本创作,这部作品的票房也不差。在院线上映长达两个多月的时间,票房竟高达1.1亿人民币。
同年,宁浩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工作室并主要负责剧本创作。到了2012年,宁浩的电影工作室更名为“坏猴子”影业,这撑起了他更大的电影创作野心。在尝试了两部同样拥有过亿票房的公路冒险片《无人区》(2013)和《心花怒放》(2014)之后,宁浩积极准备自己的疯狂系列第三章《疯狂外星人》。宁浩更换了之前创作疯狂的编剧班底,交由另外五位编剧集体创作,不过这一次放弃了百试不爽的多线索叙事的手法,回归到正常的闭环叙事技巧上。
宁浩大胆地借鉴美剧中编剧团队分工合作的模式。即每人根据各自掌握的专业知识,分别负责不同的情节线索及高潮部分的设置和安排,并将各自创作的故事内容衔接成一个统一的剧本。这样的剧本通常主辅线自然交替,节奏紧凑有力,不给观众一丝喘息的机会。
疯狂代言人

说到疯狂三部曲,自然离不开宁浩的御用喜剧演员黄渤。他也是从《疯狂的石头》开始逐渐被观众熟知和喜爱的。黄渤成名前多年蛰伏,郁郁不得志的人生历练帮助他汲取了足够多厚积薄发的表演养分。他扮演过龙套角色,开过餐馆,卖过服装,在酒吧驻过唱,闯荡江湖的烟火味儿十足,拿捏起市井小人物代入感很强,这是他作为草根演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也难怪跟喜爱拍小人物角色的宁浩会一拍即合,互为欣赏。
黄渤扮演的角色通常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犄角旮旯的小人物,矮矬穷,没志气,整日浑浑噩噩过日子。《石头》中,为了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石头—翡翠,几波人马粉墨登场,卯足气力相互火拼,黄渤扮演的黑皮也被迫卷入其中,上演了一段黑色幽默十足的荒唐快板。《赛车》中,黄渤则是人生不开挂的职业赛车手耿浩,在被生活接二连三的重击之下只能选择如极速赛车般的人生来搏一搏。到了《外星人》中,成了耍猴人的耿浩则一根筋儿的要继承父辈西南猴王的事业,即使被嗜钱如命的好兄弟骂成是“你就是一耍猴的”也是丝毫不改小人物遭人鄙视却依旧坦荡的本色。
尽管扮演草根角色能贴近观众,培养极佳的观众缘,但过于同质化的单一类型角色也在损害演员对于其它角色塑造的可能性,容易被观众贴上标签化的人设。一方面,电影剧本中对于角色刻画过于扁平,通过牺牲角色在整个故事中的性格成长弧线来突出角色表面的荒诞和强化喜剧效果的叙事技巧并催促人物被迫跟着叙事进程快速奔跑的剪辑手法。另一方面在于黄渤设计人物行为动机和刻画人物心理层面上欠缺层次感和深度。从2006年的《赛车》到2019年的《外星人》长达13年的时间里,黄渤扮演的一脉相承的这个草根角色几乎等同于贫嘴和死轴,在底层沉沉浮浮,始终无法修得事业上的正果。三部疯狂电影中也难觅角色在爱情上有任何作为。在近些年黄渤所塑造的角色中,令人眼前一亮的还是停留在陈可辛执导的《亲 爱的》(2014)中塑造的打拐父亲田文军。从跟儿子的亲密,到失去儿子的焦急,再到营救儿子的迫切。在陈可辛的调教和黄渤的演绎下显得立体丰满。

影片中扮演耿浩好兄弟大飞的是另一个跟黄渤旗鼓相当的喜剧演员,深耕开心麻花话剧舞台多年的沈腾。因为2015年根据开心麻花的同名话剧改编的电影《夏洛特烦恼》而从闯入大银幕,并陆续在之后的《羞羞的铁拳》(2017)和《西虹市首富》(2018)中担纲主角而成为时下最火的喜剧演员之一。开心麻花的作品通常迎合日益庞大的中国中产人群的审美趣味。电影主题都偏向都市男女的婚恋嫁娶等情感话题。沈腾扮演的角色有着快速崛起的中国中产人群的某些共通的特质,渴望名利,极具事业心但又对人生和婚姻满怀焦虑。如《夏洛特烦恼》中闯荡娱乐圈最终成功的夏洛,《妖妖铃》中无良地产开发商徐大富,《西红柿首富》中意外成为百亿家产的继承人王多鱼,《飞驰人生》中的昔日辉煌的赛车手张弛。
中美外星人大PK

早在《疯狂的外星人》春节上映之前就有一部好莱坞的《大黄蜂》登陆国内院线。这部脱胎于《变形金刚》,由大黄蜂独挑大梁的影片跟《外星人》在对待外星人的态度上体现了中美文化的极大差异。《外星人》中耿浩对待外星人ET的态度是采取利己的实用主义策略。誓要将ET培养成第二个欢欢,继续维持这份自父辈传承下来的体面。《大黄蜂》中的查理是一个年满18岁,来自单亲家庭的问题少女。唯一能倾诉的对象只有大黄蜂这个外星机器人。她视大黄蜂为自己第二个伤心时能依靠,快乐时能分享的父亲。
作为影片中虚拟的角色,偶然闯入两人生活的他者ET和大黄蜂在两部影片中所发挥的叙事功能却不尽相同。《外星人》中的ET由演员徐峥戴上头盔在特效棚饰演外星人再由后期团队进行电脑合成的的虚拟形象。长相酷似斯蒂文·斯皮尔伯格的《E.T.外星人》(1982)中的ET, 它不仅仅只是作为人类主角的简单陪衬来推动叙事进程,同时它反客为主的戏谑了想要把它当作萌宠的无知人类。影片中最疯狂也是最有趣的片段集中在前段。耿浩给外星人系上锁链,强行逼迫它学习各种如骑自行车,金枪锁喉,高抬腿儿,握杠走钢丝等高难度的杂耍动作,但颇有心机的ET却在耿浩同大飞争执之际偷偷溜走,两人骑着自行车大街小巷如鸡飞狗跳般乱窜地追捕外星人的逗哏场景迅速成为该片的高潮。来自外太空的高智慧生命体落入凡间后竟成为了跟耿乐一样世俗享乐爱喝中国白酒的凡夫俗子。
这类外星人的塑造无论是在华语片中属于稀有品种,也跟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外星人形象截然不同,80年代的《E.T.外星人》中的ET是人畜无害,纯良可爱。到了九十年代的《终结者》的外星机器人则嗜血成性,凶残冷酷。而在最新的好莱坞大片《大黄蜂》中则是具有亦正亦邪的复杂人类个性。它可以为了友谊释放暴力来碾压蒂娜的车子,也可以义无反顾的保护地球而同霸天虎反派阵营展开殊死较量。如果说《大黄蜂》是彰显好莱坞创意和科技实力的集大成之作,那么《外星人》则是国产电影为了取悦观众,在叙事形式上尽可能土创和改良美式外星人形象的一次成功尝试。
国产喜剧之流变
喜剧的本质是把丑恶的东西赤裸裸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但它呈现的形式却有很多种。香港喜剧电影深受欧美电影文化影响,七十年代许氏兄弟的鬼马喜剧,八十年代成龙主演,犹如芭蕾舞风格的杂耍动作喜剧,到了九十年代则是周星驰主演的屎屁尿的无厘头喜剧。它们都可以算是低俗性趣味同浪漫风情相结合的杂糅喜剧类型。而在内地,国产喜剧首先得提冯氏喜剧,冯小刚于1997年执导并在贺岁档上映的《甲方乙方》被普遍认为是国内贺岁喜剧电影的发端。冯氏喜剧被观众诟病较多的就是缺少电影感的画面,把电影当作电视剧来拍摄。但他的作品透露着一股北京大宅子弟的机灵劲儿和优越感,台词幽默,加之老搭档葛优亲和的魅力演出,每部贺岁档上映的喜剧作品如《不见不散》(1998),《没完没了》(1998),《大腕》(2001),《手机》(2003),《天下无贼》(2004),《集结号》(2007),《非诚勿扰》(2008,2010)的卖相和口碑都极佳。
由于2018年崔永元炮轰冯小刚的阴阳合同事件的持续发酵,他也渐渐淡出幕后。近些年活跃在国产喜剧大银幕上的更多是宁浩执导。徐峥和黄渤这样的黄金搭档出演的土味喜剧电影。“疯狂三部曲”就是最好的例证。无论是从演员的阵容,角色的造型,说话腔调以及动作设计上都非常贴合时下中国普通老百姓的日常审美趣味,且表现黄暴等强烈刺激性的感官镜头少之又少,故宁浩的土味喜剧电影拥有最广泛且坚实的观影人群,上到高知精英,下到普通职员,无论童叟老妪,还是年轻人都很喜欢这类作品。
这次的《疯狂外星人》的外景拍摄主要选择在中部省份湖南长沙老城区芙蓉区蔡锷路营盘路至中山路路段以及文运街长治路至黄泥街巷路段。除了选景和方言台词很接地气,片中主要的两首歌曲也是家喻户晓的土味金曲。如每年春节压轴必唱曲目,李谷一阿姨的《难忘今宵》。这首歌曲从1984年就开始传唱至今,出现在春晚舞台上的次数竟高达24次。第二首歌曲是歌手屠洪刚演唱的《中国功夫》,这首歌曲最早被人熟知是出现在赵丽蓉于1996年表演的春晚小品《打工奇遇》中。后来这首歌曲就逐渐成为了大街小巷尤其是店铺里必播的背景音乐之一。而且影片中欢欢一秒外星人附体成为孙悟空棒打各种模拟国外的土味建筑也很好的呼应了这首歌曲的内容。第三首歌曲是由二手玫瑰乐队主唱梁龙作词作曲的同名歌曲《疯狂的外星人》融入了中国地域特色的方言表达和传统乐器鼓和民乐唢呐的伴奏,歌词如 “谁要拿我沾大酱,我弄他老祖宗”,“谁要拿我当盘菜,我跟他喝两蛊”,“走过几回南那,闯过几回北” 等表达通俗戏谑。另外,电影中大玩国产土味酒广告的植入营销。作为该片的投资企业之一,成立于1949年的北京华都酒业代表了新中国成立伊始最早的一家国产白酒企业。旗下生产的百粮魂白酒就出现在了影片中令人捧腹大笑的场景中,为了防止美国CIA特工抓捕外星人,耿浩将ET泡在了百粮魂酒瓶中。
宁浩善于把控叙事节奏和制造片中人类和外星人相互整蛊的各种搞笑荒诞的桥段,从而满足观众的审丑心态和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这至少符合一部较好国产喜剧电影的标准,但人物缺少成长的弧线以及外星人仅仅当作搞笑担当缺少与人类主角之间更深入的交流,则让该片离优秀电影尚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