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灾153】步兵战胜骑兵的天才战术
↑点上面的猫头关注作者,第一时间获取更新~
胡人是淳朴的,打仗这种事也没有什么花哨,步兵就是步兵,骑兵就是骑兵,每个人该干嘛干嘛,分工非常明确。所以当他们看到刘裕的大军之时,个个都非常惊讶:这是一支此前从未见过的怪异军队,各个兵种全都一锅粥般的搅和在一起。
在军阵的中心,是数量庞大的步兵,这个不奇怪,毕竟晋军的主体就是步兵。
奇怪的是,晋人自己设了个障碍,把这些步兵全都围起来了。
在步兵圈的外围,是四千辆战车,头尾相连,上面还罩着帷幕,将步兵群严严实实的圈在中间。
战车的外围,还有一些散行的骑兵,三三两两的在阵外游曳。
步兵、战车兵、骑兵,就裹成了这么三层阵线,像一个庞大的乌龟壳,让人莫名其妙。
每个兵种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行动方式和作战风格,即使配合行动,也大都是泾渭分明,各有各的分工,互相都不会靠得太近,以免影响行动,像这种大杂烩式的丢到一个方阵里使用,就非常有创意了。
当然,粗犷的胡人并没有多想,思考不是他们的强项,砍人才是。冲就完了,想那么多干嘛。
直到冲上去之后,南燕骑兵们才发现不对。
这么多战车挡着,根本砍不到人啊,冲过去也只能砍车厢。
战车是死的,根本不知道害怕,骑兵奔腾起来磅礴的冲击力能让最勇敢的敌人争相逃窜,但车就不会躲,你要真撞上去,输的肯定不会是它。
如果只是打不到晋军就算了,但当冲过去之后,这些躲在战车堡垒后面的贱人就会射箭出来,从车厢缝隙平射、从天空仰射,箭如雨下。
这一圈大车,使得骑兵的最大优势:高速冲击力没有了任何的施展空间,只能骑在马上跟晋军互戳,比谁的刀长,还得要防备晋军的长弓大弩。不过幸好,南燕骑兵只是失去了速度优势,但刘裕这么干,相当于就是放弃了自身的移动能力,变成了一只趴窝的大乌龟,你咬不动它的壳,不过也不用担心它来追。
一直到此时此刻,南燕人都是不慌的,一支不能动的军队,根本没有胜利的希望,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不败而已,即使打不过它,大不了也可以从容退走。
这在历史上有过先例,汉朝的李陵大战匈奴,简直就是这一战的翻版,李陵的五千步兵也是用战车把自己围起来,从里往外射箭,射得匈奴八万骑兵伤亡惨重,但当李陵箭矢耗尽之后,也只能无可奈何的投降。
如果一直这么耗下去,胜利同样会是属于南燕骑兵的,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时间并没有耗得太晚,到太阳偏西的时候,关键的胜负手就来了。
刘裕的阵形跟李陵还是略有不一样的地方,李陵是全军被围,但刘裕的战车阵外边,可还放着一些三三两两的散行骑兵。
他并不是完全没有进攻能力。
这些骑兵数量不多,用来碰硬碰的冲阵肯定是不够的,只能用来发动奇袭。
刘裕的心很大,看问题的角度很诡异:他并没有把这支骑兵投入到胶着的战场上,试图改变战局,而是投放到了几十里外的临朐城。
慕容超正在城里。
而且南燕的兵马大部分都调到前线来了,城内并没有太多的守卫力量。
刘裕策划了一场精妙的斩首行动,一边在跟燕军激烈的互搏,另一边则偷偷的绕到了燕军的身后,去攻打他们的老窝所在,并且让他们边进攻边造谣,自称是海上来的援军,后面还有大部队跟着。
留在城内的南燕兵本来就不多,被凭空冒出来的晋军弄了个措手不及,再加上卑鄙的刘裕所造的这个谣,直指人心,南燕守军马上就有些军心不稳。
再加上北府兵,个个都是见了血不要命的怪物,领军的主帅,居然把自己变成了排头兵,顶盔贯甲,第一个冒着矢石去爬城墙,并不是很意外的就爬上去了。
只不过,晋军只是占领了城墙的一个角,城下的士兵又不是很容易跟上来,仍然随时可能会被南燕人推下城,形势还不到乐观的时候。
这时候,慕容超第三次出手,帮了刘裕一把。
他听到城头上已经有晋军爬了上来,大惊失色,等不及大军来救驾了,立刻就跳上马,去找城南的大部队寻求保护。关键时刻,面子可以暂时放到一边,跑得快一点,或许就能救回自己的一条命。
他的命保住了。
临朐城没保住。
一国之君,永远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在战场上,任何动作都会影响军心,每个士兵都会盯着自己领袖的方向。当他们看到自己的皇帝逃跑之后,战争就已经结束了。
头都跑了,还给谁打仗?
溃败是会传染的,逃跑一旦开始,就再也停不下来。晋军迅速打散了失去斗志的守军,跟在慕容超屁股后面追进了城南大营,趁乱杀死了十多名高级将领,赶得燕军大败。慕容超的车驾全都被赶丢了,骑马逃回了都城广固。
刘裕非常完美的用步兵打败了骑兵,创造了少见的以少胜多的纪录。
接下来,就是痛打落水狗了。
刘裕非常轻松的跟着慕容超前进,很快连广固的外城也打破了,把慕容超团团围在了内城里,享受瓮中捉鳖的快感。他拿到了大片土地,可以就地取粮了,不用再从后方辛辛苦苦的运粮食上来,日子过得很欢快,什么时候灭亡南燕,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只不过,鲜卑人是一个狂野的民族,打败他们很难,打服他们更难,不把刀架到他们脖子上再拉两下,他们是不可能选择低头的。
在已经被压缩到一圈小小的内城里,随时可能城破身亡之际,慕容超仍然不肯放弃。现在他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反抗了,剩下的那一点点力气,用出来只能让刘裕更兴奋,但是他在外面还有盟友,并且第一时间发出了求援信。
虽然这个盟友并不是很靠谱,不过慕容超还是坚定的认为,他一定会来救自己的。
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敌人:东晋。
后秦和南燕分据中原,没事的时候勾心斗角,有事的时候唇齿相依,现在晋人杀到南燕门口了,后秦要是敢坐视南燕亡国的话,下次就得独自面对晋人的兵锋了。
以姚兴的智慧,不可能干出这种事情。
所以,姚兴立即派出使节来见刘裕,送上自己的正式警告:
“秦国已经在洛阳派驻了十万铁骑,你们如果不撤退,我就要挥军而来了!”
刘裕回复:“来得好,回去让你的国主快来,我连他一块收拾了。”
这当然是大话,晋军能把南燕打成猪头,很大程度上是慕容超帮了大忙,如果后秦大军也开过来的话,两面夹击,刘裕被打死的机率非常高。
而且他这个回复,是当场就给出了的,完全没跟自己的幕僚商量。等他的首席助手刘穆之得到消息,大惊失色的赶过来的时候,秦使已经被赶走了。
刘裕起于草莽,和老伙计一起创业,元老是敢当面怼他的。刘穆之就对他的举动很不满意,直接释放了自己的怒火:“你说的这个话,吓倒姚兴不至于,激怒他倒是完全够了,如果广固城还没攻下来,羌人大军又来了,到时候怎么办?”
刘穆之是难得的政治型人才,满肚子都是知识的那种,能把打下的地盘治理得妥妥帖帖,刘裕也自愧不如。现在终于能在自己的领域里鄙视他一把,刘裕非常开心,大笑:“搞后勤没人比得过你,讲兵机你就不行了。兵贵神速,如果姚兴真要来的话,肯定不会先通知我,直接就杀过来了。既然先派使者,那就是想恐吓我,他一定不会来。”
这种从底层熬出来的老油条,果然一身都是油,对形势的判断分毫不差。
姚兴确实不会来救慕容超,倒不是他不想,而是有个要命的人,正顶在他的后门上,他已经自顾不暇了。
这本书原本不打算收费,坚持了1年多的免费阅读。
但理想抵不过现实,作者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所以捱到现在,本书还是上架销售了。
为了对得起大家的买书钱,我新写了姚襄篇,作为付费读者的专属内容。
各位很抱歉,要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