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啤酒杯喝拉菲是什么体验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验 —— 在某个场合上喝到一瓶特喜欢的葡萄酒。你果断拿出手机拍下酒标,刚好在网上找到同款,毫不犹豫就下单了。两天后酒寄到府上,你约上三五知己,迫不及待要品尝你的“新宠”。结果,等待着你的竟是失望。
这是怎么回事?是买到假酒了吗?不排除有这样的可能性。但也有可能酒并没有问题,只是,除了酒以外,每一个方面都出了问题。
品酒讲究的是整体感觉(somatosensation)。除了葡萄酒本身的香气、味道、口感以外,还包括触感、温度、心情等等。所以和一个有趣的酒友共饮必然也会让酒加分不少。
我们品酒时的精神状态,当时的天气,甚至是衣服的舒适度等等一切的外在因素,都会和葡萄酒本身的信息汇总在一起,被我们的大脑接收和解读,从而总结出我们对当下正在品尝的这瓶葡萄酒的评价。
然而, 这一切的外在因素和酒杯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因为最终站在我们和葡萄酒之间的,就只有酒杯而已。
酒杯的功能远不只是容器这么简单。如果说葡萄酒是一个人,那酒杯就是一只麦克风,功能就是让我们这些听众可以更清楚地听到这个人要说什么。酒杯就是让葡萄酒能够更好地“表达”的工具。

说到酒杯,不得不提源自奥地利的著名品牌 Riedel,也是酒杯界的老大哥。在上世纪70年代 Riedel 率先提出不同杯型搭配不同酒款的想法之前,葡萄酒杯大都一样的形状,只是大小不同而已。
早前东京医科牙科大学的三林浩二教授主持了一个实验,观察不同的杯型在13°C的温度下如何呈现酒的香气。如下图所示,红色表示酒精的挥发。只有葡萄酒杯能让酒精均匀地分布在杯口附近。所以当我们把鼻子凑到杯口中间,就可以尽可能避开酒精的影响,更好地闻香。

这个实验只是告诉我们喝葡萄酒最好还是用高脚杯。但全世界的葡萄酒多如繁星,一种简单的标准杯型又岂能满足。所以,不同类型的杯款应运而生,以应对不同类型的酒款。
高脚杯由三个部分组成:杯肚、杯脚、杯座。杯脚和杯座主要影响外观设计,对葡萄酒味道的影响更多可能只是在心理层面上。而真正在葡萄酒味道的表达上发挥直接作用的,是杯肚或杯身。
杯肚的设计包括大小、形状和杯口直径。研究发现,葡萄酒香气强烈程度的表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杯肚直径和杯口直径的比例。不同的杯身大小决定了有多少空气与葡萄酒接触,所以列级庄或特级园一般用杯身比较大的酒杯,因为它们有很多东西要“表达”。不同的形状决定了葡萄酒从杯身到杯口的流向。而不同的杯口直径则决定了喝酒时葡萄酒流动的速度以及在口腔中的落点。
口腔中的落点?这是否有点多虑了?再说,杯口的直径怎么就决定了葡萄酒的落点?
原来,杯口如果比较小,喝酒的时候我们倾向于头部往后仰;如果杯口比较大,我们则倾向于头部向前倾。比如长笛香槟杯和鸡尾酒杯的对比。正是这个细微的动作,决定了葡萄酒的流速和落点。

如上图所示,1 号杯杯口更大,外沿稍微外翻,这会让喝酒人双唇收得更紧,头部相对前倾,葡萄酒更多落在舌头靠前的部分,可感受更多果香和甜味。2 号杯杯口更窄,会让喝酒人头部后仰,葡萄酒更多落在舌头靠后的部分,苦味或酸度的感受自然会更强烈。而 3 号杯的设计则相对更中性,葡萄酒会更平均地落在舌头的每一个部分。
Riedel做了一个实验,用以上三个杯型品尝同一款黑皮诺(Pinot Noir)。不出意料,味道的确各不相同。1 号杯突出果性,2 号杯突出香料气息,3 号杯突出矿物气息和酒精的灼烧感。如果简单分配给不同的葡萄酒品种,1 号杯更适合黑皮诺,2 号杯更适合西拉(Syrah),3 号杯更适合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
想了解更多关于不同的酒款应该搭配什么杯型的朋友,可以到 Riedel 的网站上浏览一番。将信将疑的朋友,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不妨多买几个不同的杯型,自己做个实验,细心体会当中的区别。
当然,本身品质一般的葡萄酒,不会因为一个好的酒杯而突然变成一瓶好酒。酒杯毕竟也不可能创造奇迹。但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可能错不在酒,而是在酒杯上。
© 本文版权归 Daniel-TMY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