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逼人人会,为什么只有王家卫真牛逼!
本文大约9000字,点开音乐就不难熬了呀!
JungleDrumsXavierCugat-声光回忆
先壮个胆
都说电影是很私人的东西,对于作者是这样,其实对于观众也是这样,每个人看一部电影,都可以从中收获不同的东西,这大概就是电影最有魅力的所在。王家卫和他的电影尤其如此。
提到王家卫,除了他标志性的大墨镜,观众往往对他和他作品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极具个人风格的,大有内涵又好像没看懂的样子。他镜头中几乎所有女人强大、霸气,即使内心溃不成军,表面也要虚张声势;男人则相反,他们或者身体或者内心都难以从一而终,渣的可以却又引发你的同情。
做“声.色王家卫”这一期的内容分享,实在令人诚惶诚恐(难道我就看懂了?),但没办法,他实在太有吸引力,和喜爱王家卫导演作品的朋友一块聊聊,也相当有趣,那就闭着眼开始吧……
文 | 张晓迪

通常我们看一部电影,它出现旁白我们就忍不住内心里说low了low了。王家卫除外,旁白恰恰是他独特的所在,旁白成了他电影的一部分,以及影像、对白所不能呈现的一种内心深处情绪的延伸。
然后在大量狭窄的、密闭的,感觉摄影难以调度的空间里,他拍出了充满情绪的都市男女,在这样的空间场景中,不光是声画的流淌,我们简直能感受到那种弥漫的虚无、暧昧、颓废又不停追逐的迷人气息。
从30岁首度执导至今,王家卫拍摄了整整十部电影,每次提到他,我都觉得他不过四十来岁,压根儿不肯相信他如今已经61岁,因为即使25年前他拍的《东邪西毒》放到今天来看依旧前卫。
他的镜头没有老,他当然年轻!

近两年,王家卫在筹拍一部叫做《繁花》的电影,改编自著名作家金宇澄同名小说,早前该片传出将由当红小生吴亦凡主演,后被金先生否认。不可否认的是,王家卫真的爱用、善用大明星。
1988年他的第一部电影《旺角卡门》中,就众星云集,刘德华、张曼玉、张学友,都可谓当时如日中天的“流量明星”,那时选美出身的张曼玉真的是花瓶代表,有颜有名就是公认的没演技。
而王家卫说,我就是喜欢用这些别人不看好的演员,我觉得他们能够演好。

在他的镜头里,张曼玉终于对表演开窍,从此演技开挂,成为迄今为止华人女星中获得国际奖项最高的演员,得到全世界的喜爱和追捧。
其他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旺角卡门》中的刘德华首次获得金像奖最佳男主提名,张学友凭借“苍蝇”一角拿下当年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这也成为他演员生涯中唯一一座金像奖。
如今当歌王的声音不时回荡在我们耳边,他的表情包更活跃在我们的朋友圈,这个表情包正是来自30年前的《旺角卡门》。

这部电影算是王家卫职业生涯中剧本最完整,故事最清晰,拍摄控制最正常的一部影片,毕竟第一回执导,有想法也不敢作妖。当然,对于这部即使一切尽在掌握的电影,王家卫也彰显出了自己的导演风格:音乐、色彩、慢镜头、以“失败”人物为主角等。
关于主角设定,在项目筹备之初原来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黑帮大哥“成功学”,另一个就是我们看到的这版,王家卫选择了非常规意义上的后者。
关于慢镜头,在导演们纷纷追求加帧的趋势下,王家卫却一开始就在减帧,通常电影一秒钟24帧,王家卫的一些镜头甚至减至8帧,后期制作中再进行播放速度的调整,使一些动作画面看起像逐格的效果,观感独特。
《旺角卡门》一经上映,叫好又叫座,出品方影之杰公司自然开心的投拍下一部《阿飞正传》,这下王家卫有了更大的导演话语权和创作自由度,也开启了他没有剧本,严重超时,不知道究竟在讲个什么故事的序幕。
把所有影像写在纸上是不可能的,何况还有声音、音乐、气氛和演员,你把这些细节都写进去,剧本便没有节奏,读不下去,沉闷非常。因此我只写下场面、某些细节和对白。我将场面节奏交给演员,跳过所有技术上的东西。——王家卫
《阿飞正传》的官方介绍是这样的,该片以1960年代初期的香港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孤傲、叛逆青年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纠葛,真实再现了香港普通青年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状况。
换句能听懂的话说是,活到二十几岁被妈妈告知并非他生母的旭仔(张国荣饰),仿佛内心被掏空,他睡完良家妇女苏丽珍(张曼玉饰)又睡舞女露露(刘嘉玲饰),然而对谁都不想负责,浑浑噩噩良久他终于决心奔赴菲律宾找生母。
不停寻根的旭仔事实上找到母亲,可是高贵的生母拒绝与他见面,走出豪宅他知道生母透过窗户希望看看他的样子,可他死也不回头,你不让我光明正大的看到你,我又为什么要让你看我?
一个生下来就被抛弃的孩子,就像是一只无脚鸟,它要一直飞呀飞,一辈子只可以落地一次,那就是它死的时候。

我看这部电影起初特别纠结,不管是男女情、母子情、兄弟情,能不能给个原因给个结果?都没有。其实我们每个关于自己人生命运的探寻,哪件事又给了你原因,哪件事你又能明确的知道结果?
王家卫爱描绘以60年代为背景的香港百态,《阿飞正传》如此,《花样年华》亦如此,伴随着内地60年代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作为移民加殖民的香港,社会动荡、人心惶惶不安、明日不知何处去。王家卫正是触及了这样背景下人心深入最柔软彷徨的所在,他总能极致的用环境去描写人,而不是用人去反映时代。
悲剧的是《阿飞正传》上映完,影之杰公司也差不多玩儿完了,该片耗费巨额投资4000万元,产出不过千万,投资人表示伤不起。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在片尾看了一段梁朝伟不知所云的表演,因为这原本是要搞续集的,梁朝伟是主演,可惜第一部的惨败直接导致了第二部的流产。
而梁朝伟那段莫名奇妙的3分钟一镜到底,抽烟、梳头、穿衣服、数钱,就算毫无头绪都令人看得十分着迷。

王家卫太爱梁朝伟!也许只有梁朝伟才能“忍受”王家卫。
获奖无数的《阿飞正传》之后,票房毒药王家卫也不愿意再把锅都甩给出品人,干脆自己开公司,合伙人是他的伯乐兼好兄弟刘镇伟,1992年,两人一起成立泽东电影公司,一个负责艺术,一个负责赚钱。
依王家卫的风格,这个公司名大概颇有深意?
事情是这样的,当初他和刘镇伟以及刘太讨论给公司起个名儿吧,恰好工作的地方靠近香港的机场,总有飞机嗡嗡飞过,刘太提议,叫“JET TONE”吧,就是飞机引擎的意思,寓意飞得高,动力十足,巴拉巴拉,大家纷纷鼓掌同意,而王家卫内心是崇拜伟大领袖的,“JET TONE”又取谐音,中文名就定为了“泽东”。
要是当初《阿飞正传》没赔的那么惨,再拖几年这个名怕是无论如何也注册不了了吧。
泽东电影投拍的第一部戏便是《东邪西毒》,自己组公司不代表钱都是自己掏,当然要去找投资。那个年代,拍武侠片最容易找钱也容易卖钱,王家卫说自己要拍的是武侠片,大卡司、大场景那种。

但他心中的江湖儿女,实在不是快意恩仇,甚至他镜头里的欧阳锋、黄药师压根不是金庸笔下的东邪西毒。
他用古龙的风骨展现金庸的人物。
天地孤影任我行陈勋奇-东邪西毒原声音乐珍藏版
开场就是做杀手中介生意的西毒欧阳锋的大段旁白加独白:
大漠,旁白:今年五黄临太岁,到处都是旱灾,有旱灾的地方一定有麻烦,有麻烦那我就有生意。我叫欧阳锋,我的职业就是帮助别人解除烦恼。
镜头转张国荣:看来你的年纪也有四十出头了,呐,这四十多年总有些事情你是不愿多提,也些人也不想再见,有个人曾经对不起你,也许你想过,要杀了他。但是你不敢。又或者你觉得不值,其实杀人很容易。我有个朋友,他的武功非常好,不过最近生活有点困难,只要你随便给他一点银两的话,他一定可以帮你杀了那个人。你尽管考虑一下,其实杀一个人不是很容易,不过为了生活,很多人都会冒这个险。

因为心爱的女人嫁给了自己的大哥,欧阳锋离开家乡去到沙漠,开始另一种生活,他以为他放下了,其实他根本放不下,却又不肯再走出沙漠半步。
每年惊蛰,都会有一个人来找欧阳锋喝酒,那就是人见人爱,见一个爱一个的东邪黄药师。这个人很奇怪,他受人之托给欧阳锋带来一坛叫“醉生梦死”的酒,结果自己却想忘记曾经的一切,“如果能够把发生的一切都忘了,以后的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那你说多开心。”

有一天醉酒的黄药师,一不小心对慕容嫣开了个玩笑,“如果你有个妹妹,我一定娶她为妻。”他们约定时间地点见面,可是妹妹慕容燕没有等来黄药师,慕容嫣发誓要替妹妹报酬,要让黄药师以最痛苦的方式死在自己手上。
纠缠不休的慕容嫣和慕容燕,让欧阳锋更清楚的知道,“有些人离开了之后,才发现离开的是自己的最爱。”

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她想摸的人不是我,她只不过当我是另外一个人。”


可他们始终都不肯在可以的时候,直接把话说出口。
欧阳锋爱她的大嫂,可他没有说出口,他在心爱的女人嫁给哥哥那日强暴她,然后出走避隐荒漠,曾经的害怕被拒绝,以至终生遗憾。大嫂一生挚爱也是欧阳锋,可她也不肯先说出口,还任性的嫁给了他的哥哥,她以为这样做是她赢了,可是“直到有一天看着镜子,才知道自己输了,因为在最美好的时候,喜欢的人都不在身边。”

骄傲自负如欧阳锋,他最羡慕的人却是衣食无着的洪七,因为洪七够简单,说好了用一个鸡蛋的代价替人报酬,即使弄得丢了一根手指头,只剩下一口气,他就只收一个鸡蛋。他还说,“谁规定不能带着老婆闯江湖?”所以,他养好伤开心的带着自己的老婆上路了。
欧阳锋很嫉妒洪七,他曾经也有过那样的机会,可是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他放弃了。
他大嫂说的对,有些人就是奇怪,“分明心里想要,嘴上却不肯说出来,一定要你送到他面前才肯要,最初想不管他,渐渐也就不想迁就他了。”

1994年的《东邪西毒》迷倒了一片文艺青年,也令更广泛的观众深表“看不懂”。王家卫说,这其实拍的是一个所有人都害怕被拒绝,以及被拒绝后如何过日子。林青霞精神分裂,用一个自己来安慰另一个自己;梁朝伟不能接受自己走回头路又不得不回,那只有死;梁家辉痛饮“醉生梦死”,也不过是另一种逃避的方式;张国荣同样躲进沙漠,凡事不肯再先踏出第一步。
有人说我的电影是讲时间、空间,其实不是,可能只是和我自己有关系,戏里人物也因此很封闭,不容易表露自己,怕受伤害。——王家卫
1999年,王家卫存放电影底片的那家洗印厂失火,救出来的胶片严重受损,这令他难过之余,也想到为什么不把这部自己尽情挥洒,耗费心血制作的影片重新修复、剪辑,再重映一遍?
直到2009年,《东邪西毒终极版》登陆内地院线,色调翻新,对比更加强烈,音乐重新整理,去掉旁白,把蜿蜒曲折的时间线直接捋直,甚至受损的对白也部分找演员回来重新录制。遗憾的是2003年张国荣去世,他的配音部分无法再次完成。为了纪念张国荣,该片最后一个镜头,王家卫留给了他。

整改上架后的版本,不光观众能看懂了,连其中几位演员也终于明白自己到底演的是什么了。刘嘉玲曾说,一直以为自己演的是黄药师的妻子,后来才知道原来是盲剑客的妻子。
如果只想看懂一个故事,请选择《东邪西毒终极版》,如果想“静静”,请选择《东邪西毒》。
曾经这部泽东首秀的电影,让王家卫施展的淋漓尽致,光是梁朝伟一场打斗的戏,就拍了一个月时间;一张小纸条,写上两行字,都能拍上整整两个月。事实证明,王家卫自己开公司不霍霍别人是多善良的举动。
但只靠才华和信念是拍不出电影来的,拍片始终还得有真金白银做后盾,怎么办?
这时候好基友刘镇伟又挺身而出,咱们还是原班人马,还是这套故事,搞一个喜剧版的《东成西就》,一虾多吃,赶在贺岁档上映,必定赚得盆满钵满,再用无厘头版挣的钱贴补高逼格的亏空。到时候钱也有了,牌子也立住了,你说多开心。
这招是真牛!

于是前一天还在《邪毒》剧组扮深沉的剑客,后一天就成了《成就》剧组的腊肠嘴,上一秒还玩酷玩的要死的黄药师,下一秒就成了逗逼段王爷,这一部里的桃花成了那一部里的周伯通,这一部里的欧阳锋,成了那一部里的黄药师,难怪连张国荣都分不清楚,自己究竟扮演的是东邪还是西毒了。
这部从构思到关机只花了不到1个月时间完成的《东成西就》,最终票房大卖,拯救“泽东”于水火之中。
别以为时间短就必定产烂片,猜猜看这两部电影在豆瓣是个什么评分?

《东成西就》竟然以0.1分的优势胜出。对啊,这部电影也很好看啊!欢乐又好看。
《东成西就》是那种只要不嫌闹随时随地都可以看上两眼的电影,《东邪西毒》则是如果你get到某种情绪,就会深深陷入难以自拔的类型。尤其在王氏之“声”的营造下,这部电影不仅可以看,还可以听。闭上眼睛,带上耳机,又能感受到一层别样的深情。所以有的作品是好看的,有的则是令人着迷的。
漫长的拍完《东邪西毒》之后,王家卫又陷入了漫长的剪辑,最后连他自己都剪崩溃了。他说,如果这时候能拍一部轻松加愉快的电影缓和一下情绪就好了,结果是——满足!
《重庆森林》就是在这个空档诞生的,面对一篇大纲,作为御用摄影师的杜可风根本不知道要拍什么,王家卫就给他听了一段音乐,说,这就是电影要的感觉。
《重庆森林》中的林青霞就是那种强大、霸气,就算内心已经崩了,面儿上也要撑住的女人;《重庆森林》中的王菲大概是迄今为止我看到过王菲最动人、最有灵气的样子。

不止这些在王家卫镜头里才成熟起来的演员,就连张艺谋的两大顶尖谋女郎巩俐和章子怡,一个签给了王家卫的经纪公司,一个在王家卫的镜头里展现出了自己最完美的呈现。
王家卫的电影不是没有剧本,编剧出身的他就是剧本,也不要说看不懂他讲的故事,他拍的从来就不是故事,而是人本身,他会根据演员的独特气质修改剧本,也会不厌其烦的NG再NG,把演员磨成角色该有的样子。在他的电影世界里,最终是人物本身在推动情节的发展,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所以有的电影在开机那一刻已经完成了,有的剧本则是在关机那一刻才刚刚写完。
让我们对星爷爱到发狂的那些经典台词,“当时我和他的距离只有0.01公分”“爱你一万年”,都是脱胎于《重庆森林》啊。

要知道《大话西游》的导演是刘镇伟,周星驰是出品人、监制和主演。
临危授命的《东成西就》提前1年半上映也就罢了,连缓和情绪的《重庆森林》都比《东邪西毒》早了2个月上映,还广受大众欢迎,还赶上了参加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甚至提名金豹奖。
因为《重庆森林》得以到国际上参展,王家卫一下子打破了港台区域界限,在国际舞台绽放光芒。昆汀.塔伦蒂诺、马丁.西科塞斯等大导演纷纷成为他的影迷。阅片无数,偏爱港片的昆汀还专门做了节目来解说《重庆森林》,毫不掩饰对王家卫的热爱,在影展上看完《重庆森林》后,他还回去补了《阿飞正传》《旺角卡门》,他说,“我没见过任何看过《重庆森林》的人会不爱上王家卫。”
在台湾,打破地域概念的导演是李安,在香港,是王家卫,提起他们人们几乎不会冠以台片导演、港片导演,直接理解就是国际的。
《东邪西毒》以前的东西比较沉重一点,到了《重庆森林》我开朗许多,也比较放松了,明白生活在现代社会里不可避免的一切,最后只好自得其乐。——王家卫
《重庆森林》拍得意犹未尽,原本的三个故事展开太多,只拍其中两个就占满了篇章,最后一个又足够丰富精彩,《堕落天使》就这么顺利的延续下来,五个并行交错的人,相爱相杀。
这部电影更酷更极致,主角们干脆没有名字,每个人都是代号,天使一号负责杀人,天使二号负责安排任务,二号用不见面的方式爱一号,一号却泡了五号……
全片32段音乐贯穿,从《思慕人》到《忘记他》,无法靠近又不能忘怀痴男怨女,弥漫着沁透人心的孤独与无力。
可惜这是一部不论艺术还是商业都被严重低估的作品。
将时间概念玩的炉火纯青的王家卫,自然深知时间的重要性,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他决定要拍一部同性恋题材电影,万一以后没机会了。他知道张元拍摄的大陆第一部同志题材影片《东宫西宫》始终没有机会在大陆公开放映。
《春光乍泄》幸运而生。

这是王家卫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同志题材电影,这是王家卫骗梁朝伟拍的电影,这是一部原定女主角戏份最后被删的一干二净的电影,这是令王家卫拿下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提名金棕榈的电影。
这部电影的场景从香港搬到了阿根廷,因为对于香港人来说,阿根廷是世界的尽头,遥不可及。
厌倦了不断被问到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以后的香港将变成如何,想离开香港,去到世界另一头的阿根廷逃避现实,却发现愈想逃避,现实愈发如影随形的跟着自己。——王家卫
因为是同志题材,梁朝伟开始是拒绝的,王家卫就拿了另外一个剧本给他,人被骗到阿根廷以后才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他最担心妈妈以后看到会是什么感受。
拍摄初期的梁朝伟是十分抗拒的,再加上他本身的性格,所以不论是现场的状态还是电影最终的呈现,张国荣都是更为开放、阳光的一方,在他的带动下,梁朝伟才艰难的拍完了那场“惊心动魄”的床戏。

在拍摄这场戏之前,剧组展开大讨论,主题是一会儿两位男主谁在上,谁在下?甚至梁朝伟会问谁扮演男的一方,谁扮演女的一方?王家卫只是说,在爱情这回事里没有男的跟女的,只有两个人。
这场戏最为印象深刻的是中间穿插一段看似不相干,实则和人物当时状态,后续情节发展都紧密相连的瀑布空镜。用景象反映情绪,是王家卫十分擅长的手法。
拍完那段之后,据说梁朝伟崩溃了很久没缓过来。



《春光乍泄》已经是王家卫的巅峰,谁知翻过这座山还有高峰,接下来的《花样年华》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再次提名金棕榈,遍拿法国电影节、德国电影节、欧洲电影最佳外语片奖,御用男主角梁朝伟也终于问鼎戛纳,拿下影帝。

《花样年华》留给观众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张曼玉的旗袍、梅林茂的音乐,男女主角那狭窄楼梯间的擦身而过,那句,“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这也是王家卫集齐了御用男女主梁朝伟、张曼玉,加他的御用摄影师杜可风,加从影以来始终合作的美术造型指导张叔平,加音乐大师梅林茂,联合打造的一部真正可谓视听盛宴的电影作品。
王家卫把这部电影视为悬疑片,他从一开始就没想简单的拍关于出轨的故事,认为太过沉闷、毫无惊喜,他希望拍出戏中人在故事处境中的行为,他们如何保守秘密,又如何分享秘密。甚至原本片中梁朝伟和张曼玉已经拍完的一场床戏,最终他都决定拿掉,觉得气氛不对。
《花样年华》对于我来说其实是悬疑片,充满悬念,配偶没有在戏中露面,但总提供一些线索,两主角想知真想。这是典型的希治阁(希区柯克)故事结构。——王家卫
《花样年华》原本是想拍成三段式的故事,但受各种原因的影像,最终发展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最初王家卫打算从一九六二年拍到七二年,拍了十四个月之后,他发现那样做规模实在太庞大了,所以发展到一九六六年便终结。
一九六六也是香港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内地爆发的文革迫使香港人不得不思索未来,不少香港人都是四十年代末从内地迁移过来,过了二十年稳定新生活之后,又要面对转变。所以一九六六代表了一些新东西的终结和另一些东西的开始。
看过后来《2046》的朋友一定会觉得,这两部电影不论是剧情、人物还是情绪、节奏都太像了。事实上,《花样年华》正是在《2046》拍摄间隙完成的。

集结内地、香港,乃至日本一众顶尖明星之后,《2046》因为王家卫“独特”的拍摄方式,断断续续拍了5年,这期间,剧组聚了又散,散了又聚。
在其中一次停工之后,《花样年华》的思路在王家卫脑子里成熟起来。除了气质上的相似,这两部电影又还是逃不开一个关于时间的节点。因为《2046》的灵感正来源于“五十年不变”这句话,王家卫将他们放在另一个纬度上来讲,不谈政治,只寓意感情。
在《2046》漫长的拍摄期间,王家卫不光完成了《花样年华》,还拍了一部短片《爱神之手》。

起因是意大利大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的邀请,这位历史上唯二获得了欧洲三大电影节三金满贯的导演,希望拍一部情色片作为自己90岁的生日礼物,可是已经中风的他,身体状况不允许独立拍完一部长片,所以他邀请了王家卫和另一位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一人拍一段,主题是「爱神」,其他自由发挥。
王家卫觉得在《2046》里留给巩俐的戏份太少了,便紧急利用20来天时间,由巩俐、张震完成《爱神之手》这个片段。

这段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裁缝和妓女之间情感纠葛的故事,从来酷爱拍女性肢体局部的王家卫,这次将身体中“手”这个器官的情欲表达发挥到了极致。该片段于2018年北京电影节期间进行了少量的加长版展映。(想看全片,后台回复“爱神”获得链接)
终于结束《2046》之后,王家卫计划拍《来自上海的女人》,这是一部专门留给妮可.基德曼的电影,妮可不演他不拍,他认为妮可拥有自己偶像希区柯克女星的气质:优雅、危险,又脆弱。但王家卫对剧本的反复修改还一再拖延,还是令他与妮可擦身而过。
失去妮可,法国电影公司向王家卫跑来橄榄枝,这让他有机会拍摄了首部英文电影《蓝莓之夜》,这部电影是他第一次启用他人做编剧,电影因为预算、演员档期等各种问题,仅3个月拍摄完成,作为第60届戛纳电影节的开幕影片。
这期间,王家卫已经在秘密筹备酝酿已久的《一代宗师》。

最大的源头,是见到李小龙的杂志封面。当时是一九九七年初,我在阿根廷拍《春光乍泄》……那段时间看到的电影,中国人都很猥琐,我很想拍一部电影,表现中国人的美。我们回看民国的美男子、奇女子,用现在的标准不一定很靓仔,但他们有他们那种风度、那种风采、那种自信、那种优雅。我突然想拍一部戏,讲中国人之美,中国男人的美和优雅,中国女人的自信。这就是电影的源头。——王家卫
为了拍出武林下的中国人之美,王家卫花费大量时间了解历史背景,为什么拍叶问,因为他就像是民国的一个缩影,他一生经历满清、共和、北伐、抗战,最后转移到了香港。
为了深入了解叶问,王家卫遍访在世的各大门派高师,具体准备了多少年,有人说五年,有人说十年,王家卫说确切应该是一九九九年他从叶准(叶问之子)先生那取得版权开始。
有拳无门不成派,有派无谱不成门。武林讲究传承……拍《一代宗师》,是因为传承这个命题,是所有武侠片从来没有讲过的,我想讲。——王家卫
这部电影也是王家卫第二次启用其他人做联合编剧,一位是大编剧邹静之,一位是本身就习武的徐浩峰。因为两大编剧的加入,让这部电影在保留王氏风格的同时,终于成为继《旺角卡门》之后,故事上最容易被观众接受和理解的王家卫电影。
而此时,这样的变化竟也成了一把双刃剑,一边备受大众膜拜,一边又被不少人批评王氏精髓不在。
总之,这部早在2002年就公布片名和主演名单的电影,终于在2009年底开拍,终于在2013年初于内地全面上映,取得约3亿票房,打破王家卫历来的票房纪录。
他也在影片的最后部分来了一把“传承”,拍摄宫二先生去世前那场戏,犹如《美国往事》中面条最后的黄粱一梦。

同是莫里康内《美国往事》的音乐响起,宫二如面条,抽着鸦片,躺在床上,昨日之日不可留……
关于电影故事本身不再多说,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插曲。徐浩峰曾跟王家卫讲,有时候不可以跟门派或者练舞的人倾偈(聊天),因为突然之间会觉得好像有东西在咬自己,很想打对方。
武术从来不是用来健身的,太极不是用来养生的,你看太极第一、二代的宗师,个个都短命。最早的概念,武术是武器,可以杀人,所以跟运动、跑步是不一样的。——王家卫
三十年,十部电影,将他影片中各种嵌套的故事拆分开来,王家卫何止拍了十部,而要是将其归总一下,好像这么多年他又只拍了一部电影,只讲了一件事。
所谓“不迷不成家”,这也正是王家卫迷人之所在吧!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