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寒假的艺术收获
本来没有什么文思,也没什么兴致,但不能这么早就睡觉,所以过来敲敲键盘吧。这几天又有点发蔫。一些开学前的准备工作很快就被我收拾干净了,很多要干的事目前还干不了,急也没用,所以人就又无聊起来,于是,琴反而不好好练,舞反而不好好跳,课反而不好好备了。天气不太好也影响心情,人蔫蔫的,弱弱的,觉得这不舒服那不舒服的。不由想到,我过几年退了休是不是会老得很快啊?我这个人,太忙了当然觉得烦,自己这个年纪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拼命,但真要闲了,又觉得很无聊,觉得舒服日子不是我的命,吃得太好,睡得太暖都有负罪感,真是精神分裂。就像去年冬天一样,空闲给我带来的就是无聊和多愁善感。但和去年不同的是,去年,我的花痴季相当长,几乎持续到了夏天,可是今年的花痴季开始得早,竟然结束得也早,比去年南京的秋天还短。我的花痴季的标志是又开始练习《凤求凰》。去年实在忙碌,所以几乎一年没有练琴,目前貌似只记得《仙翁操》了。所谓小曲三、四个月,大曲一年,没想到今年我竟然把《凤求凰》的谱子忘得彻底,连节奏都忘得彻底,所以这么个小曲,光记谱就花了10天,现在谱子刚记住,且还不说弹出个情调来,我的花痴季就结束了。堪称这几年来的奇迹。不过,虽然我年年都会因为花痴季复习《凤求凰》,但其实并不很喜欢这首古曲,有时弹着弹着就会想到《关山月》和《阳关》那里去。今年因为手僵脑僵身体差,这曲子竟让我觉得手忙脚乱,所以花痴季这么快结束不知是不是因为它把我的兴致练没得了(请用南京话念这几个字~),还是今年没看到有太出彩的年轻演员?
咳咳,我得承认,自己年龄越大越喜欢看漂亮而有才华的年轻人演的古装剧。国内的古装剧不管换了什么名头,绝大多数都是一如既往地弱智,去年也不例外,但总有很惊艳的年轻演员出现。但今年寒假期间扫过的去年流行大剧就挺令人失望,没有太出彩的。我跟着百度推荐看了几眼《凤囚凰》,被男主角吸引了,就去看了这部剧,于是知道了宋威龙这个演员。于正的东西从来都是拍得精致,人也漂亮。从剧本来看,没什么出彩,但有些台词很不错。宋威龙给人的感觉挺不错的,他的容止,尤其是前16集的扮相和演绎,确实很惊艳,很成熟,很到位,看剧时真没想到他竟十七、八岁的年纪来演绎的这个角色。However,他实在太年轻了,还是要去读书,演技还要再磨炼,得再过些年再看还有没有更好的作品抓眼球抓心肝。真正的好演员眼睛里是要有戏的,比如聂远、徐海乔、罗云熙 ,而宋威龙还缺了些。我后面又看了一些他的访谈和娱乐节目片段,非常喜欢这个有点傻气又实称的大男孩,尤其对他有武术的童子功感兴趣。电视剧里几个舞剑确实漂亮。放个竹林舞剑视频在这里,大家欣赏(容止竹林舞剑 )。 by the way,张馨予在剧里反串男子的扮相很英气,很像《东方不败》里的林青霞。 武术打得好的人不少,不过相貌气质也好的不多,要是这几样都具备在一起,那舞动起来该是多么赏心悦目啊。
这个冬天我的另两个收获,一是迷上了琵琶,二是唐诗逸的舞蹈。看了方锦龙对琵琶的介绍和演奏后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中央台有个记录片,名字不知道,看的是百度推荐的节选。视频(大明宫中玄宗与乐队琵琶)其中,玄宗操琵琶与乐队共奏,背景琵琶合奏堪称混血天籁,演玄宗的演员很有气质,拍摄角度取得也很好。唐高祖李渊善弹琵琶,看来明皇是有家族基因啊。唐初是个各民族大融合,思维广阔的时代,长安就是个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那么人才辈出,艺术丰茂有何奇怪的呢?记得史书有记,太宗征服草原十八部后宫廷大宴庆贺,高祖操琵琶,太宗起舞,该是何等浪漫壮观的景象!琵琶演变到近代实际上已经呆板了,甚至一度与青楼女子绑定,貌似良家女子都不学琵琶,真是个悲剧。如果说古琴风雅,是士大夫的象征,其实,琵琶才是一个豪迈的壮丽的时代的写照,大漠驼铃,铁马金戈,宫廷绮丽,莫不尽在其中。至于唐诗逸的舞蹈,我觉得她是个天才,任何很普通的动作,很普通的表达,到了她那里就别有情调,生生拉上了一个档次。而且,长得是真漂亮!有些舞蹈本身很一般,但由她来跳就不一般,用个比喻,就像是赵又廷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表演生生把这个弱智的电视剧拉上了几个档次一般。
好吧,这些大概就是过去的这个假期我在艺术享受方面的收获吧。
© 本文版权归 kaythomas69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