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一生只看过8部电影
此人乳名小科,大名不详,生于1957年10月4日。
至于小名为何叫小科,则源于当天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他爸基于此,便希望其爱子日后与科学沾上边,光宗耀祖。
小科长大了。
也确实跟“科学”沾上边,小科成为了一个疯狂的科幻迷 。
他爸不高兴了,因为小科天天嚷着要看科幻片。
他爸想了想,说,等我们国家出科幻片了再说。
等着等着,小科长大了。
在他的23岁,小科用他挣来的第一桶金终于看成了人生第一部科幻片。
珊瑚岛上的死光(1980)——我国第一部科幻电影故事片

小科大开眼界,
一回家便跟老父亲细细讲解故事情节。
我国科学家在珊瑚岛上,依靠马太博士的帮助,利用高效原子电池和新试制成功的激光武器,打败了国际黑势力,捍卫了人类和平 。
小科眼睛闪耀着科学的光芒,说,
这对中国电影艺术创作实践来说,
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影片将中国科学幻想小说正式搬上了银幕。
在我们以为小科会从此走上科幻电影之路追逐梦想时,
小科却不得不承担生活的重担,
每天三点一线辛苦工作。
当小科以为他从此要放弃自己的兴趣时,
直到遇到了她,
一个同样是科幻迷的恋人。
在30而立前,
小科找到了他的另一半,
并一同去看了他人生的第二部电影。
《错位》(1986)——中国科幻电影的先锋

看完电影,
小科深受感慨。
他觉得他就是电影里面的主角“赵书信”,
热爱科学发明、也不想做自己不愿做的琐事。
小科也想像主角一样制作一个“克隆智能人”,
去代替自己挣钱养家,
自己可以继续追梦。
影片借智能人之口说:
“我发觉你们人类很怪,你们给自己制定了很多条文,但在内心深处却只希望别人遵守。”
小科被电影的话深深触动,
更是激发了他对这个社会所制定的条条框框的厌恶,
他决定一定要好好生活,
在短暂的一生去热爱自己所爱的,
小科认真打拼了一年,
事业有成、生活幸福美满 。
在结婚1周年这一天,
小科带着他的爱人去电影院看新出的科幻片。
霹雳贝贝(1988)——中国第一部儿童科幻片

影片主要讲的就是“带电男孩”贝贝最终摆脱电力,重获亲情与友情的故事。
小科和他的妻子在看完这一部科幻片后,
对影中的贝贝分外喜欢,
萌生了要生个孩子出来从小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的念头。
像当年小科老爸想的那样。
一年后小小科出生了,
在儿子一周岁时,
小科一家三口又去了电影院庆祝,
看的还是科幻片。
大气层消失(1990)

——获第十一届“金鸡奖”(1991年)导演特别奖;“铜牛奖”最佳影片奖;1994年南斯拉夫国际环保、体育、旅游电影节银松奖。
影片中的“奇迹男孩”在猫猫狗狗的帮助下阻止了灾难的发生 。
小科觉得影片中传递的环保理念十分有教育意义,
因为保护环境是全球关注的话题。
不禁感慨国内的科幻片真的越来越有水平了,
其蕴含的文化内涵、社会价值
简直甩那些为科幻而科幻的影片几条街啊~
虽然小小科还小可能根本不知道电影播的是什么,
但小科还是坚定的要小小科从小就在科幻片的熏陶下长大。
因此没过多久,
又带小小科去影院看科幻片了
《魔表》(1990)——一部具有警醒意义的国内儿童科幻片

小科觉得故事的情节很有意思。
主角小康因为一个神奇的电子表,
从小孩变成大人,
又因为一次意外又从大人变成小孩。
让小科也唏嘘“时间就是金钱”。
小小的道理却总是被忽视,
小科也回想起小时候那个天天吵着要看科幻片的自己,
吵着吵着,
已经成为人父了 。
小小科转眼已成为一个大男孩,
此时的小科应该叫老科了。
也已经51岁 ,
春节将近,
老科想着已经很久没有一家人出去看电影了,
这不,1月30这天恰好有适合男女老少都爱看的电影,
而且还是他们一家子都喜欢的科幻片。
长江七号(2008)——最受欢迎的中国科幻喜剧电影

2016年8月19日荣获2016全球华语科幻电影星云奖;
《长江7号》自上映以来截止2008年02月17号,中国总票房2.03亿,观影人数709万。
星爷的电影总是让人悲苦中又不得不捧腹大笑,
电影中父子的关系因为外星狗“7仔”的介入发生了温馨的变化。
老科不禁有点眼湿,
在陪伴小小科成长的这十几年里,
他们之间也会因为很多小事而心生嫌隙,
他们的关系就像星爷电影中父子的关系,
互相关心却因为表达的方式不好而互相伤害。
想到这里,老科鼻一酸,假装不经意地擦一下眼角。
小小科早就注意到了,便紧握了一下老科的肩。
父子俩也因为这部科幻片褪下了一直以来的骄傲 。
转眼间,当年的小科已经变成59岁的老科了。
岁月模糊了老科的眼睛与听力,腿脚也不便利。
老科想着,可能再过一年就再也无法去电影院了。
小小科也知道父亲的心事,便带老科去电影院。
这一次看的也许是老科这一辈子中最后一次看科幻片了。
《长城》(2016)——张艺谋执导的一部奇幻与魔幻类型的3D动作片

2017年荣获“第四届丝路电影节”(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突出贡献单元突出贡献影片)
影片是标准的好莱坞故事模板,是一部典型的商业片,
但影片中传递的价值,不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集体价值观。
老科心里十分安慰,因为中国科幻片在不断前进的同时并没有一概吸收国外的所有,
而是从开始便把立足点定在本土化上,
这对于国内科幻片的发展更是提前立好了鲜明的旗帜:打造中国风浓郁的科幻大片。
2019年春节的第一天,
62岁的老科没想到自己还能跟年轻人挤在电影院里。
这一次播是万众期待的《流浪地球》

酷炫的特效使年迈的老科感到前所未有的刺激,
中国的科幻已经可以与国外的特效所比肩了。
布满皱纹的眼周,
看不清细节的眼睛,
此刻正闪耀着光芒。
是泪?
还是中国科幻大片新生之光?
(此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确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