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小说情节的家族故事
查看话题 >妈妈和三姨
01
妈妈和她的闺蜜 妈妈十几岁高中毕业刚不上学那会,冬天队里安排姑娘们担担子往地里挑粪。她看到旁边一个姑娘没有戴手套手冻的红红的,她认得这姑娘,名字是春香,女孩们都孤立她,不和她说话不和她玩,平时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妈妈脱下来一只手套给她,因为妈妈是左撇子,而春香是右撇子,两人正好一人戴一只,另外一只手插在裤子的口袋里,就这样,她俩成了无话不说的好闺蜜。 派工时,两人在一起边聊天边干活,闲下来就到对方的家里玩,约着一起串门,晚上一起去大队看村里唯一的电视,经常她给她带一把花生,她给她带一把炒豆子。 02
三姨和春玉 春香一家因为“六二压”(1962年国家政策,压缩城镇人口,精简单位人员,对公职人员和市民进行压缩,到农村去),除了她爸爸还在省城,孩子们从小就跟着妈妈都被压缩到了村里,一直生活在这里。可能因着这样的原因,春香才被孤立吧。 春香有个二哥叫春玉,小伙长得精干人也机灵,是个干活的好能手。三姨比妈妈小两岁,长得很是清秀。当时三姨和春玉在谈恋爱,两人感情很好,春玉经常给三姨买东西,手表、自行车,供销社新到的布,都是当时很贵的稀罕物件,一件也不落下的给三姨送。 后来春玉和三姨一起在乡里的砖窑上工,三姨右手的食指不小心被机子压断,春玉一直几天几夜在医院里陪着照顾着。大人们也都觉得两人好,安排两人订了婚。 订婚后,两家人关系更近了,妈妈和春香也更好了。 03
他们回城了 这时,国家政策变了,对之前压缩人员根据年龄一批批安排返城和安排工作,春香的哥哥姐姐们因为年龄达标先被提前安排返城了,当然也包括春玉在内。 春玉临走的时候很舍不得三姨,说会经常回来看她的。不久就来信说安排了工作,成了国有煤矿的正式工人。 春香因为有着亲戚们的帮衬和妈妈的陪伴,自己一个人在村里生活,还种着地。 04
一切都不一样了 后来春香也被家里找了关系提前接回了城里,回到城里的她觉得自己像个怪物,说话穿着都不一样,这种不适应和自卑只能通过信件和妈妈述说,后来家里给她安排了一个会计的工作,她也慢慢适应了,高兴的写信告诉妈妈,还邀请妈妈来省城玩。 可是春玉和三姨的联系却越来越少了,信越来越少,消息也越来越少了。村里的人都在传:这小子成了城里人,正式工人,肯定是变心了,想娶个有正式工作的城里姑娘。 三姨心里也急,没有办法的她找到在乡里的大姨,大姨带着她一起去找春玉。两人倒了好多趟车,终于在煤矿找到了春玉,他还是那么热情,带她们吃饭、看电影,临走时还给三姨买了好多东西让带回去给家里人。口里说着:他们还是和之前一样的。 可是两人都知道不一样了。 05
妈妈和闺蜜绝交了 三姨回来,妈妈得知是这个结果后,也决定和春香断绝来往,春香一封一封信寄来,说她也觉得哥哥的做法实在是太不对了,但是她也没办法,恳求妈妈不要不理她。 可是当时妈妈觉得:自家的亲妹妹被人家这样抛弃了,心里替三姨气不过,凡是和他有关的人再也不想理,就这样和春香断了联系。 三姨伤心难过了好久,后来和当时一起在砖窑上工的男生结婚了,也就是后来的三姨夫,三姨夫当时和春玉还是好朋友。 三姨夫对三姨很好,两人日子过得很幸福。 06
再见面 几年后的正月里,三姨带着孩子回娘家小住,春玉也带着媳妇回老家探亲。冬天的夜里,喝醉酒的春玉一个人骑着摩托车从邻村过来,进门就对着三姨哭着乱说,拿着五十块钱硬要塞给孩子当压岁钱,三姨抱着孩子推挡着,哭着骂他,让他走…… 村里的老人们见了春玉也说他,当时非要娶城里人,把人家姑娘伤心的…… 07
后来的他们 后来,三姨和春玉再也没见过面,妈妈和春香也没再见过。 只是有一次我说起省城的某个街,妈妈说:她当年有个好朋友,就住在这条街,是多少多少号,哪个院子里,她们经常写信,她的地址妈妈一直记得。 我问:怎么后来不联系了? 妈妈跟我说了上面的这些往事,后来她拿着捆着整整齐齐的一沓信给我看,都是春香给她写来的。 我问妈妈:其实春香也没有错,这么多年过去了,想不想见见当年的好朋友,我帮你找到她。 妈妈想了想说:还是不必了。 末了又说:春玉当年抛弃了你三姨,听说春香后来也被她老公抛弃了,自己带着孩子一直一个人生活,也很是不容易。她后来割了双眼皮,肯定变好看了。她二哥如果知道后来城里和村里都一样,当年可能也不一定非要娶城里的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