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买奢侈品,生活也可以很精致

大概是2016年的圣诞前夕,亲戚家里来了客人,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他们走到纽约一家著名百货公司。对方走到一个P字开头的首饰专柜给家人挑选礼物,看了一看后问我觉得这个品牌如何。我说我只知道现在满流行这个品牌的,但对它不太了解。接着他看了另一个衣服品牌,又问我这个如何,我说我也不太清楚这个品牌。对方有点疑惑地说道 “你怎么对名牌都不怎么了解”,仿佛对奢侈品不了解就是一种与世界脱轨的行为。
当时很想告诉那个人,我买东西一直都是以喜好和设计为主,无关品牌和名人效应。碍于跟对方不太熟,也没有多说什么。回顾一下自己的购物喜好,其实没有特定喜欢的品牌,也不为跟风追赶潮流而花费。比起广为人知的大牌,我喜欢小众品牌。比起花钱买昂贵的奢侈品,我更在意生活的品质。
我想起了身边那些不买奢侈品的朋友,他们让我想到了精致生活和奢侈品不一定有着对等的关系。记得一位来自北欧的同事曾经说过北欧人不会买大量的东西,比起“量”他们更注重 “质”。他们眼中的品质并非和高价格挂钩,而是设计背后的概念,材质的引用,实用性,以及符合个人的需求。优质的东西不一定昂贵,昂贵的东西也不同等于品味。
我想起了精通多国语言的匈牙利友人I,她从来不买奢侈品,可是生活照样过得很精致。几年前和丈夫一起购买了房子,把家里布置的温馨整洁。家里有几件家具是从丈夫的母亲那里继承的骨董家具。西方人对于一代传一代的家具特别珍惜,带着岁月痕迹的家具承载的是家族的回忆以及金钱买不到的时代感。前辈会花时间去研究健康且好吃的料理,她可以把平凡的食材做成比餐厅还好吃的菜肴。每次到她家作客我都特别期待她做的菜。她可以把我不吃的芹菜和胡萝卜煮出很好吃的料理,完全颠倒我对食材的看法。喜欢小酌几杯的她也会在准备不同的料理的时候搭配不同的酒。她买酒从来不以价格为主,在她眼里好喝的酒和价格没有正比的关系。他们家有一个音乐房,从古典乐到摇滚乐的收藏都有。他们不花钱买最高级的音响,购买cd是他们对音乐人的支持和肯定。偶尔去看现场的演奏,平时在家听听音乐,随着心情的转换而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有时高昂,有时抒情,有时慢情调,有时快节奏。两人闲时还会一起看电影,一起聊文学。他们不买奢侈品,但生活过得很有品质。
比起花钱在物质上,前同事A(美国人)更愿意花钱在旅行上。平均每年都会和丈夫去1-2趟国外游。这些年,他们游历了不少国家,从欧洲,南美洲,到亚洲都有他们的足迹。从不参加旅行团的她特别享受安排行程,从对比机票价格,挑选住宿的地方,到安排每个行程,她都乐在当中。他们的行程不是打卡式的游玩,有时是深度的历史游,有时是充满趣味的生态游,有时甚至是充满本土文化的厨艺体验。他们的经历让我想起了若干年前看过的一个美国部落客,她和丈夫协议好,比起在节日的时候护送礼物,不如送对方一个体验,比方说送对方一个外语课程的voucher(礼券),帮对方报一个一日游的行程等等。比起花费在物质上,他们更愿意花钱在体验上。
我的插花老师K骨子里有着日本人对精致生活的追求。她是个很有想法很有品味的人。这方面我对她特别尊敬。家里用的东西小到一个盘子,大到装修都是精致但不奢华。你会觉得好看,但完全没有压迫感。日本人对手工(品质)有很高的要求,他们喜欢的是不张扬的禅味美学,对匠人精神尤为敬佩。从童年时代就跟着母亲去学习花道的她从小就培养了美学的品味。她的品味和个性尤为一致,低调且不缺自信,有个性但不过分张扬,美丽但不过于华丽。她精致的生活态度除了和品味息息相关,也与她的艺术涵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闲时她喜欢逛美术馆和博物馆,常言道观看其他艺术家的作品有助于刺激设计的灵感。我也在她的影响下开始学习画画,欣赏古典乐。她精致的生活品味源自于对细节的要求,源自于她对自我的要求。已是老师级的她也不忘提升自己的艺术技能,时不时去跟辈份更高的老师学习。对生活有追求,对自我有要求的人生活通常不会太邋遢。因为自律是一个很大的动力,它会激励我们主动去创造自我提升的空间。精致,有时是一种生活态度,与金钱无关,与挥霍无关。它是由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气质,是一个人内心涵养的表现。
亚洲文化里有一种名牌情节,上广为人知的名牌大学,买知名品牌的电子产品,穿戴名人明星喜爱的衣物首饰品牌,仿佛就是一种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而当这个想法成为了主流意识,大家会根据对方使用或穿戴的知名品牌的product来评价对方的品味和地位。好像只要有了这些奢侈品就等于拥有崇高的地位和身份。反观当你脱离主流文化不去追求同样的价值观,就会被认为跟不上潮流,甚至是落伍族群。
买什么东西,花多少钱去买东西是一件很个人的事情。无关对错,无关好坏。有人努力融入,也会有人追求独特;有人喜好挥霍,也会有人提倡环保;有人喜欢精致,也会有人支持简约。如果大家都买一样的品牌,怀有同一种价值观,用同样的意识去评论他人,世界将会变得很单一。奢侈品是人类对于生活的某种向往,但它不是一个,也不是唯一一个生活精致与否的指标。我身边那些不买奢侈品的朋友,他们教会了我精致生活可以是一种态度,可以是丰富经历的追求,也可以是把艺术融入到生活的实践。不花大钱买奢侈品,生活也可以很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