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生活指南
查看话题 >加州独居生活。
几年前,住在加州山脚下一个蓝色庭院里。我住在二楼一个不到十五平的房间里。
美国的自然风光让人感到惊艳,加州是一个被阳光宠爱的惬意之地,明媚春光、湛蓝海湾、宜人气候,还有异国风情的建筑,还有如果不是置身其中,很难体会当地人惬意而悠闲的生活。
由于我们的安排比较紧凑,许多个午后我都是独自一人啃着汉堡打发午餐。虽然品尝了许多种正宗的美式佳肴,但我这胃还是一颗属于中国的吃货胃,刚开始经常吃美式快餐,感觉自己快被塞成一个腰围两米的山姆大叔了。

美国人在工作日吃饭都很快速高效。一个汉堡就是两片小圆面包夹一块牛肉饼组成,为了调味再蘸上沙拉酱、番茄酱、酸黄瓜、洋葱等。美国的饮食文化的特色就是粗犷实在,不多加添加剂、调味料,无论是烤、煎、炸都没有复杂的做工,也不讲究细火慢炖,只要实实在在地吃个饱。
以上估计是和美国的立国精神有关,17世纪初英国的清教徒为了宗教自由,带着冒险奋斗的清教徒精神来到美国,这些虔诚的清教徒重视奋斗而不重视物质享受,因此这种俭朴、不虚荣的价值观也影响了美国美食的发展。相比之下,我无比怀念国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吃货精神。
中国商品才能拯救海外华人群体的胃
出于一个吃货的偏执,每到晚饭时间或周末,我总会穿越几条街区跑遍旧金山的超市,采买各种食材。欣喜的是旧金山也有大华超市,里面有国人难以割舍的种种调料和食材。比如蒜瓣、葱、酸菜鱼调料包、火锅底料.....店里的中国商品全到让我欣喜过望,连老北京酸奶、饺子皮、老干妈、炸豆腐皮都一应俱全,恍惚自己还在国内。

记得有次看到广式腊肠非常欣喜,买了一包,用来做腊肠蒸蛋、腊肠煲仔饭令同屋的小伙伴们都食欲大增。每次在大华超市购物都毫无违和感,导购和收银员也都是华人,即使是语言不通也能顺利买到东西。
大华超市一般大城市只有一家,而且分布在华人聚集区,我们住得并不近,没有私家车去采购食物比较困难。不过采购国内美食必不可少,今年的年夜饭也是我下厨的。我做了红烧肉、清蒸鲈鱼、蒜泥生菜、白灼虾、糟凤爪,还包了饺子。
得益于加州的海滩,加州的大华超市有许多海鲜,帝王蟹、银鳕鱼、青口贝、大龙虾、象拔蚌等新鲜又便宜,很难劝阻自己不饕餮一回。比起加州餐厅里常见的地中海式烩海鲜的做法,我更喜欢家乡杭州的油爆虾、香辣蟹、豉油蒸青口贝等传统中式烹饪。

奇怪的是,加州虽然海鲜丰富,在其他超市却没有任何活海鲜,都是冰冻海鲜。美国人称重用磅,包装用环保油纸打一个漂亮的结,导致我每次在其他超市买海鲜好像拎了好多礼物回家。大华超市是唯一卖活海鲜的超市,大多数从台湾进口。
处理好内脏和鱼鳞后,墨西哥师傅还会问你需不需要油炸好或者是烹饪好带回家。对他们来说,为顾客做完整道料理也是工作职责。不过我还是坚持自己带回家烹饪。大华超市的中式盒饭也很好吃,8美元可以装满整个饭盒,实惠又美味。每次逛大华超市都是幸福感爆棚的事情,商品全、价格低廉是我们满意的,但陈旧的柜台还有些国内超市1980年代的感觉,不过在美国能买到想买的食物,就别抱怨了。
在国外的超市应该如何生存
除了大华超市以外,我们在美国常去的连锁超市还有trade joe’s 和costco,这两家都是采购日常消费品的最佳选择。美国超市卖的东西容量都特别大,水一箱40瓶,白糖一包40磅,坚果类大包装十分划算,可惜买了也吃不完。
据小伙伴说,在国内逛超市最多买一两千,在美国逛超市能买到5000元人民币,每次都把后备厢塞得满满的。许多中国人在costco都是冲着保健品和坚果去的,那些在天猫超市、小红书有口皆碑的美国好产品,在这里都是白菜价,老美也是一下子买回家囤着用。更为业界良心的是,这里的商品是无条件退换货,只要顾客不满意,都可以返还商家。收银员总是对顾客微笑询问你今天过得怎样,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一般和这些大型超市在一起的还有ROSS商场,让女生们惊喜的是,这里很多大牌捡漏的商品十分便宜,如12美元的TommyHilfiger衬衫、40美元的CK晚礼服连衣裙、10美元的Levis牛仔裤,甚至比奥特莱斯还要划算。只要好好逛,可以找到许多好东西,估计不少代购也会出没在这里。
美国的小城生活比国内安静的多,虽然是在旧金山这样靠近硅谷的高科技中心,我们这里的街道却十分幽静,大概这里的住户都是早出晚归的上班族,或是在周围大学留学的学生。便利店、超市、服装店都和住宅区分开,因而住宅区没有沾染任何商业气息,每家每户都有精心修剪的花园,到了春季,各种山茶、玉兰、蓝盈花次第开放,景色如诗如画。
在这里,一向厨艺不精的我也逐渐变成了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