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集集線
昨天是阿同學走後的第二天,恰逢母親節,爲了應景,吾決定獨自去拜萬媽之媽——媽祖。要拜就得去拜個超拽的,大甲鎮瀾宮的媽祖雖然繞境南巡陣仗很大,可是我覺得還是鹿港天后宮的“黑面媽”最屌,“黑面媽”是康熙年間施琅從媽祖的老家福建湄洲島帶過來的,因為香火太旺,該媽祖被薰成了黑面,故稱“黑面媽”。“黑面媽”是湄州島六尊開基媽祖之中現存在世的唯一一尊,守護了灣灣三百多年、分靈無數尊,不拜她拜誰?加上我少年時代的greatest hits之一《鹿港小鎮》早已讓鹿港成了我的一個情結,不去對不起我的土鼈歲月。
決定不預定裸奔一次高鐵。一大早出門,桃客132路公車坐到中壢市區,再換中壢客運的免費高鐵接駁車,8:40到了桃園高鐵站。裸奔的結果很可觀,居然買到了8:52到台中的票。高鐵的確比臺鐵自強號快多了,半小時后,到了台中。台中的高鐵站和臺鐵的新烏日站是一對為數不多的合體站,從高鐵出來,我順利地在臺鐵新烏日站上跳進了開往彰化的區間車,不到10點就流竄到了彰化市。彰化市區比較no future,八卦山、大佛對我也木有咩吸引力,我直奔火車站對面的彰化客運,躥進了開往鹿港的班車。彰鹿公路沿線實在乏味到了有如兲·朝任何一個城鄉結合部,好在四十分鐘左右就到了傳說中“一府二鹿三艋舺”的古鎮鹿港。
走在通往“黑面媽”的路上我就意識到母親節跑過來比較不太明智,小鎮上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多得讓我懷疑自己穿越到了魔都的世博會。鹿港天后宮果然氣派,沒有我見過的其他天后宮那麼金碧輝煌,但建築夠屌、地盤夠大,符合“黑面媽”作為超低調大姐頭的地位。拜了拜偉大的“黑面媽”,一路哼著”我家就住在媽祖廟的後面,賣著香火的那家小雜貨店“在天後宮周圍小溜達了一下,就開始以中山路為中心在這個說大不算大、說小也不算小的古鎮里做邊走邊吃運動。
鹿港的特點就是廟宇多小吃多。除了天后宮,還有龍山寺、鳳山寺、新祖宮、南靖宮、城隍廟、三山國王廟、興安宮、地藏菩薩廟……每平方公里的神祗密度大概可以稱得上是全臺首位。個人覺得三進二院七開間的鹿港龍山寺最強大,雖是一級古跡,但居然沒什麽香客,純木結構的完整清代建築群未經金裝彩飾,看上去異常古樸、大氣。至於小吃,第一市場周邊和中山路的一些地段小吃攤擠到了才吃飽又會被擠餓的地步,焦大人推薦了“肉圓林”、“漢彬水晶餃”、“老師傅鴨肉羹”、“龍山麵線糊”、“光華亭蚵仔煎”和“阿振肉包”,我只吃了蚵仔煎和阿振肉包,因為在中南部正午的烈日下我實在是有些曬暈了頭。
鹿港的老民居也很讃,丁家古厝、避九降風的九曲巷、狹路相逢的摸乳巷都不算難找,埔頭街那一帶的古宅區就不太值得去了,跟陽朔西街差不多,滿街都是店鋪。找個僻靜的居民區走進去,隨便就能發現一些紅磚古宅。不過,總的來看,古宅的密度沒有我想像中的大,鎮上還是有很多乏味的方塊樓,正如羅大佑所唱“聽說他們挖走了家鄉的紅磚砌上了水泥牆,家鄉的人們得到他們想要的卻又失去他們擁有的”。
其實我在鹿港的一半以上的時間都是在找一串叫做“興化里興化巷16號”的神秘數字:焦大人得知我躥訪鹿港後,簡訊我去上述地址找一個阿婆多買一點”泰興梅餅“帶給他。由於筆電不在手邊無法上網google map,我在鹿港遊客中心取的免費地圖上也沒有標出”興化里興化巷“,向賣豬肉的賣篷布的賣蓮霧的賣膏藥的人打探了一圈,幾乎各說一詞讓我越找越暈。我決定自己憑著感覺在中暑之前快步亂找,好容易找到興化巷了,卻發現編號毫無規律,完全不知16號藏在何處。在一個拾荒的本地犀利姐台語加手勢的協助下,我終於悲喜交集地發現,這個16號就像一根腋毛一樣藏在我此前已經來溜達過的興安宮的門口。一間很破舊的民宅,門口一張很不起眼的小桌子上擺著幾摞小餅餅,桌邊貼著一張很容易被直接ignore的”泰興梅餅“,而且,桌子邊上一個人也沒有,空蕩蕩的像是廟門口擺的貢品。我怯生生地朝同樣空蕩蕩的屋裡喊了聲:”有人嗎“,一個很和善的阿婆應聲而出,友善而麻利賣給了我兩大包梅餅,而且給我端了一杯茶,勸滿頭大汗的我在屋簷下歇了一下涼。喝著阿婆的博愛茶,我這才結束了毛躁的定向穿越,看了一眼桌邊”泰興梅餅“邊上貼的一篇小文,嚇了一跳:原來阿婆是《殺夫》那個李昂的親戚,今年已經87歲了,40多年來一直在這樣低調地賣古法製作的獨門梅餅。。。我想給她拍張照,她笑著用台語婉拒了,轉身又進了空蕩蕩的屋裡。鹿港不愧是我的情節,雖有遊人如織的一面,但轉角處即是大境界!
我在烈日的催迫下提早完成了鹿港之流竄,又坐上彰化客運的公車回到了no future的彰化車站。到車站的時候是下午1:50,我準備從彰化搭2:09分的小火車去集集線走一趟,中間這不到20分鐘的時間,我很自虐地決定疾走去看彰化火車站北邊1.5公里處的一個很牛逼的去處:建於日據時期的臺鐵系統里唯一一個大型扇形車庫。沒想到真實的路線遠比地圖上複雜,到扇形車庫的路又是拐彎又是鑽洞,還頗費時間。好容易走到了,沒拍幾張照片,又得往回跑了。真的是跑,在烈日下一路跑著,終於沒有誤2:09的集集線小火車。
我一直想把臺鐵的三條支線(平溪線、內灣線、集集線)全都攢齊,這個願望終於實現了。跑集集線的火車一般都是從台中或者彰化發車,走一段臺鐵西部幹綫,然後從二水轉入集集線,開往南投縣深山里的車埕。在高速公路通車之前,集集線上的水里站是去往日月潭的必由之路,而且集集線沿線土特產頗多,以陶瓷最為出名。集集線的小火車車身比平溪和內灣線的都要Q,是彩繪的。沒有想到的是,由於集集線年久失修,很多隧道面臨坍塌,所以從今年4月起到明年1月,集集線只維持半通車狀態,小火車只跑到龍泉站,再往前的集集站、水里站、車埕站都得靠客運接駁車轉送。我就這樣被火汽二車聯運著,3點半鐘晃到了台灣第一大河濁水溪畔的集集鎮。
再次後悔母親節出遊,集集鎮這麼個深山里的小鎮母親節也一樣peopel mountain people sea,古早的車站建築前擠滿了合影的人。鎮子里也一樣,幾乎每一條巷道里都是吃著喝著的愉快的灣灣們。集集鎮的地方小吏們比較有趣,隨處可見”鎮長咖啡“、”里長超市“,看來小吏經商是本地的王道。隨便逛了逛明新書院、軍史公園,就決定找個人少點的地方清醒一下。走了很遠的路,來到了橫跨濁水溪的集鹿大橋上,發現濁水溪的水真的很混濁。往山裡面日月潭的方向望了望,一想起那邊蝗蟲一樣的大陸旅行團,就下定決心放棄二水-日月潭的行程,當日就打道回府了。又沿著公路走了走,中南部的西施就是猛啊!看見一個無限接近上空的西施,上身就一截肉色細紗,溝是溝點是點的,清清楚楚。想掏出相機盜撮,旁邊走過一個角頭模樣的紋身男,頓時死了這條心,乖乖地溜達回了集集火車站,吃了個很kuso的”34D豐滿包“和一球本地香蕉冰淇淋,又坐上了5:00的接駁車到龍泉站轉小火車走人了。
坐小火車到新烏日站下車后,再度裸奔高鐵,失敗,當日北上車票全部售完。只好繼續回到臺鐵新烏日站,坐了個區間車到臺鐵台中站,無縫銜接上7:39的北上自強號,無座,硬站著撐到了新竹才混到一個座位,坐到中壢的時候,已是晚上9點多。來到公車站,看到回泱泱大學的132路車又排著上百號人,腿頓時軟了,刹那間恢復了中年老男人的本色,叫了一輛計程車了事。高強度自殘游的一天終於結束了。
文章里加不了圖了,圖片都在相冊里: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26989639/
決定不預定裸奔一次高鐵。一大早出門,桃客132路公車坐到中壢市區,再換中壢客運的免費高鐵接駁車,8:40到了桃園高鐵站。裸奔的結果很可觀,居然買到了8:52到台中的票。高鐵的確比臺鐵自強號快多了,半小時后,到了台中。台中的高鐵站和臺鐵的新烏日站是一對為數不多的合體站,從高鐵出來,我順利地在臺鐵新烏日站上跳進了開往彰化的區間車,不到10點就流竄到了彰化市。彰化市區比較no future,八卦山、大佛對我也木有咩吸引力,我直奔火車站對面的彰化客運,躥進了開往鹿港的班車。彰鹿公路沿線實在乏味到了有如兲·朝任何一個城鄉結合部,好在四十分鐘左右就到了傳說中“一府二鹿三艋舺”的古鎮鹿港。
走在通往“黑面媽”的路上我就意識到母親節跑過來比較不太明智,小鎮上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多得讓我懷疑自己穿越到了魔都的世博會。鹿港天后宮果然氣派,沒有我見過的其他天后宮那麼金碧輝煌,但建築夠屌、地盤夠大,符合“黑面媽”作為超低調大姐頭的地位。拜了拜偉大的“黑面媽”,一路哼著”我家就住在媽祖廟的後面,賣著香火的那家小雜貨店“在天後宮周圍小溜達了一下,就開始以中山路為中心在這個說大不算大、說小也不算小的古鎮里做邊走邊吃運動。
鹿港的特點就是廟宇多小吃多。除了天后宮,還有龍山寺、鳳山寺、新祖宮、南靖宮、城隍廟、三山國王廟、興安宮、地藏菩薩廟……每平方公里的神祗密度大概可以稱得上是全臺首位。個人覺得三進二院七開間的鹿港龍山寺最強大,雖是一級古跡,但居然沒什麽香客,純木結構的完整清代建築群未經金裝彩飾,看上去異常古樸、大氣。至於小吃,第一市場周邊和中山路的一些地段小吃攤擠到了才吃飽又會被擠餓的地步,焦大人推薦了“肉圓林”、“漢彬水晶餃”、“老師傅鴨肉羹”、“龍山麵線糊”、“光華亭蚵仔煎”和“阿振肉包”,我只吃了蚵仔煎和阿振肉包,因為在中南部正午的烈日下我實在是有些曬暈了頭。
鹿港的老民居也很讃,丁家古厝、避九降風的九曲巷、狹路相逢的摸乳巷都不算難找,埔頭街那一帶的古宅區就不太值得去了,跟陽朔西街差不多,滿街都是店鋪。找個僻靜的居民區走進去,隨便就能發現一些紅磚古宅。不過,總的來看,古宅的密度沒有我想像中的大,鎮上還是有很多乏味的方塊樓,正如羅大佑所唱“聽說他們挖走了家鄉的紅磚砌上了水泥牆,家鄉的人們得到他們想要的卻又失去他們擁有的”。
其實我在鹿港的一半以上的時間都是在找一串叫做“興化里興化巷16號”的神秘數字:焦大人得知我躥訪鹿港後,簡訊我去上述地址找一個阿婆多買一點”泰興梅餅“帶給他。由於筆電不在手邊無法上網google map,我在鹿港遊客中心取的免費地圖上也沒有標出”興化里興化巷“,向賣豬肉的賣篷布的賣蓮霧的賣膏藥的人打探了一圈,幾乎各說一詞讓我越找越暈。我決定自己憑著感覺在中暑之前快步亂找,好容易找到興化巷了,卻發現編號毫無規律,完全不知16號藏在何處。在一個拾荒的本地犀利姐台語加手勢的協助下,我終於悲喜交集地發現,這個16號就像一根腋毛一樣藏在我此前已經來溜達過的興安宮的門口。一間很破舊的民宅,門口一張很不起眼的小桌子上擺著幾摞小餅餅,桌邊貼著一張很容易被直接ignore的”泰興梅餅“,而且,桌子邊上一個人也沒有,空蕩蕩的像是廟門口擺的貢品。我怯生生地朝同樣空蕩蕩的屋裡喊了聲:”有人嗎“,一個很和善的阿婆應聲而出,友善而麻利賣給了我兩大包梅餅,而且給我端了一杯茶,勸滿頭大汗的我在屋簷下歇了一下涼。喝著阿婆的博愛茶,我這才結束了毛躁的定向穿越,看了一眼桌邊”泰興梅餅“邊上貼的一篇小文,嚇了一跳:原來阿婆是《殺夫》那個李昂的親戚,今年已經87歲了,40多年來一直在這樣低調地賣古法製作的獨門梅餅。。。我想給她拍張照,她笑著用台語婉拒了,轉身又進了空蕩蕩的屋裡。鹿港不愧是我的情節,雖有遊人如織的一面,但轉角處即是大境界!
我在烈日的催迫下提早完成了鹿港之流竄,又坐上彰化客運的公車回到了no future的彰化車站。到車站的時候是下午1:50,我準備從彰化搭2:09分的小火車去集集線走一趟,中間這不到20分鐘的時間,我很自虐地決定疾走去看彰化火車站北邊1.5公里處的一個很牛逼的去處:建於日據時期的臺鐵系統里唯一一個大型扇形車庫。沒想到真實的路線遠比地圖上複雜,到扇形車庫的路又是拐彎又是鑽洞,還頗費時間。好容易走到了,沒拍幾張照片,又得往回跑了。真的是跑,在烈日下一路跑著,終於沒有誤2:09的集集線小火車。
我一直想把臺鐵的三條支線(平溪線、內灣線、集集線)全都攢齊,這個願望終於實現了。跑集集線的火車一般都是從台中或者彰化發車,走一段臺鐵西部幹綫,然後從二水轉入集集線,開往南投縣深山里的車埕。在高速公路通車之前,集集線上的水里站是去往日月潭的必由之路,而且集集線沿線土特產頗多,以陶瓷最為出名。集集線的小火車車身比平溪和內灣線的都要Q,是彩繪的。沒有想到的是,由於集集線年久失修,很多隧道面臨坍塌,所以從今年4月起到明年1月,集集線只維持半通車狀態,小火車只跑到龍泉站,再往前的集集站、水里站、車埕站都得靠客運接駁車轉送。我就這樣被火汽二車聯運著,3點半鐘晃到了台灣第一大河濁水溪畔的集集鎮。
再次後悔母親節出遊,集集鎮這麼個深山里的小鎮母親節也一樣peopel mountain people sea,古早的車站建築前擠滿了合影的人。鎮子里也一樣,幾乎每一條巷道里都是吃著喝著的愉快的灣灣們。集集鎮的地方小吏們比較有趣,隨處可見”鎮長咖啡“、”里長超市“,看來小吏經商是本地的王道。隨便逛了逛明新書院、軍史公園,就決定找個人少點的地方清醒一下。走了很遠的路,來到了橫跨濁水溪的集鹿大橋上,發現濁水溪的水真的很混濁。往山裡面日月潭的方向望了望,一想起那邊蝗蟲一樣的大陸旅行團,就下定決心放棄二水-日月潭的行程,當日就打道回府了。又沿著公路走了走,中南部的西施就是猛啊!看見一個無限接近上空的西施,上身就一截肉色細紗,溝是溝點是點的,清清楚楚。想掏出相機盜撮,旁邊走過一個角頭模樣的紋身男,頓時死了這條心,乖乖地溜達回了集集火車站,吃了個很kuso的”34D豐滿包“和一球本地香蕉冰淇淋,又坐上了5:00的接駁車到龍泉站轉小火車走人了。
坐小火車到新烏日站下車后,再度裸奔高鐵,失敗,當日北上車票全部售完。只好繼續回到臺鐵新烏日站,坐了個區間車到臺鐵台中站,無縫銜接上7:39的北上自強號,無座,硬站著撐到了新竹才混到一個座位,坐到中壢的時候,已是晚上9點多。來到公車站,看到回泱泱大學的132路車又排著上百號人,腿頓時軟了,刹那間恢復了中年老男人的本色,叫了一輛計程車了事。高強度自殘游的一天終於結束了。
文章里加不了圖了,圖片都在相冊里: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26989639/
-
草頭菲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15 21:22:14
-
清茶藏秋[已死]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6-09 00:00:00
-
植物盐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6-08 23:41:14
-
梵高的耳朵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5-10 23:37:01
-
Patrick/小白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5-10 23:16:02
-
其其实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5-10 21:47:41
-
yoko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5-10 21:06:17
-
阿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5-10 21:02:20
-
rosa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5-10 19:32:27
-
Ixtab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5-10 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