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出令人怦然心动的雪景人像?以及《情书》式后期解析
当大雪漫漫,将天地染成一片纯白时,可爱的少女双手捧着红扑扑的脸蛋儿哈着雾气,那爽朗的少年郎在雪地上奔跑了一圈又一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待在温室里发霉?
但雪景人像的拍摄也是有很多要注意的点,例如相机白平衡的设置啦、模特的服装搭配选择啦等等,今天我们就开门见山地和大家一起来分享雪景人像到底怎么拍吧!
拍摄前相机设置
好的照片很多时候不是修出来的,更多是拍出来的。发组照片经常有问我后期参数,颜色怎么修的?
其实在你的相机里提前做好“预设”,你的颜色也可以不用后期。
设置白平衡

把相机里的色温K值降低,画面颜色会整体偏冷色,因为雪景人像更适合冷色调。
白平衡偏移

很多人不知道这里可以设置相机前期颜色,这里我把颜色偏移为蓝、洋红,画面会偏蓝冷色。
照片风格设置

这里也是前期颜色设置的关键。前两步会让你的画面蓝色饱和度非常高,所以这里要把反差和饱和度降低,色调右偏。
完成以上步骤,拍摄后的照片会呈现下图原片的颜色,整体偏低饱和的蓝冷色,后期颜色基本不用做太多修饰。

曝光的控制
雪是白色,当我们在拍摄雪景人像的时候,对焦点在人的脸上,肤色会比雪稍暗一点。所以当我们把人拍正常曝光的时候,你会发现雪很容易过曝掉,丢失细节。这里建议大家用M档手动测光,观察取景器,控制好白色雪的亮度,我会把人物拍的稍微暗些(后期用曲线拉亮一些就可以补救回来,不会影响),让雪正常曝光。
当然你觉得M档有难度,你也可以选择使用A档拍摄,这里你需要用到曝光补偿,我们常说的“白加黑减”就可以运用到这里。

服装搭配
想要拍摄一组好看的雪景人像,服装是重要的组成,这里我给大家提供的建议是:一定根据你想要拍摄的风格去搭配模特的服装。
主要以应景的冬装为主,如大衣(牛角大衣)、棉服、羽绒服;当然除了这些常规的服饰,想拍出不一样的感觉也可以选古风服饰、JK服、颜色鲜艳的复古毛衣还有滑雪服。
白色系——甜美可爱

灰色系——安静忧郁

黑色系——硬朗酷帅



搭配鲜艳的颜色——不一样的感觉


相比于服饰款式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色彩的搭配。可以参考如下意见:
雪为白色,作为中性色系,属于百搭色,和任何颜色都比较配。色彩的搭配主要分为同色系低饱和度和撞色系高饱和度,但是搭配中最好不要超过三个色系。
同色系低饱和搭配:
主要以白色、黑色、蓝色、灰色为主。可以是2.3个色系搭配,也可以是一个色系。
▼白色+黑色
下面的服饰只选用了白色,画面中只有白色和黑色两种颜色。使得画面更简洁,人物更突出。当然你也可以选用黑色的衣服,使得画面会更有神秘感一些。

▼白色+蓝色
蓝色的加入会更得画面层次更多一些,和天空的蓝色为同一色系。画面比较偏日系。

对比色系高饱和搭配:
主要以黄色、蓝色、红色三原色为主。一般是2.3个色系搭配,最多也不要超过4种以上的色系。高饱和的色系的搭配,会使得画面更活泼、更生动一些。
▼红色+白色+绿色+蓝色
下面照片的色彩非常多,但是主要以红色的毛衣为主色块,使得人物在丰富的色彩背景中更出挑一些。如果选用蓝色或者白色的服饰,画面的色彩对比度就不会这么强烈。

▼白色+红色
如果不想画面特别复杂,也可以选用单色系如白色和红色。红色和白色都会显人白,画面色彩也有,不容易出错。

道具选择
拍摄前提前给模特准备道具,会给你的拍摄加分,并且可以让你的模特放松,避免不知道做什么的尴尬。
黑色雨伞

白色透明伞



帽子

围巾

非专业如何摆pose?
拍照如何摆pose是每个被拍摄者头疼的事情,除非是专业的模特知道怎么摆好看,大部分都需要摄影师引导和自己的学习。
雪景拍摄,相比于平常生活照拍摄,不需要模特有特别复杂的造型动作。只要有基本的构图,随便站在雪地里都能拍出一张非常不错的照片。当然拍照主要还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
静态照片
拍摄静态的照片,为了避免面对静态尴尬,可以站着,也可以坐着,甚至躺着也可以。
站着:可以拍摄这样的人小景大的远景照片,可以是正视镜头,也可以是侧身子抬头看雪,实在不行你也可以拍摄背影。


坐着:为了避免尴尬,可以让模特坐在雪地里。可以正面对着镜头,笑或者不笑,当然也可以采用仰拍方式,让模特看镜头或者低头不看镜头。


躺着:在雪地里,最好拍的就是躺在雪地里。拍摄方式也很多,仰拍全脸,但是对模特的脸型要求比较高。模特可以用手遮住半张脸,可以闭眼不看镜头,也可以看镜头笑或者不笑。


剪影:除了常规的pose以外,还可以拍摄人像剪影。可以是室内人与景的结合,也可以是在室外拍摄。拍摄时间适合在傍晚和日出前。

动态的图片:
要想拍摄动态的照片当然是要动起来。
1.玩起来:可以是吃雪、扔雪、踢雪,怎么开心怎么来。

2.动起来:可是走路、跑起来、跳起来。能动起来就不要坐着 。


●注:以上所有图片均来源网络(每张照片都标注了出处),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博主和摄影师,如有侵权请告知删。
拍摄雪的小技巧
拍雪除了常规拍有雪的环境外,也要利用好“雪”制造出梦幻的效果。
利用雪当前景
很多时候我们拍摄并不会赶上正在下雪,这时候我们可以制造“下雪”的感觉。你可以让你的小伙伴在镜头前抓雪揉碎洒落,然后你只需要多按快门,就会拍到美幻的画面。



利用雪当道具


关于后期
《情书》可以说是一部难以逾越的经典电影,不仅故事情节打动人心,而且电影的画面色调也非常的舒服耐看。纯净的白、温暖的黄、温柔的紫,这些色调都给人一种轻柔治愈的感觉。
想必很多盆友都想要调出这个电影色调。下面教大家在3分钟之内调出独特的《情书》电影色调吧。
链接:http://k.sina.com.cn/article_1812609517_m6c0a39ed0330068gz.html
前言
我对于雪的执念,来自于日本电影《情书》。满目的白雪纷纷扬扬地落下,博子一个人单薄的背影走在纯白的画面里,带着一整个青春的遗憾和伤感。
年初的时候,我去北海道拍了一组片子,回来修成了电影的感觉,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下这组片子的修图思路。
我们先来看一下原片和成片的对比。
前后对比图

接下来我来分析一下原图的问题以及本次调色的思路。

原片分析
1、这张图是一张RAW格式原图。图片与电影相比过亮,亮部过曝,暗部少细节,整体层次不分明;
2、模特的羽绒服颜色过于鲜艳,后面的树木颜色过于突兀;
3、想将图片的整体色调调成蓝色暗调的电影色调;
4、拍摄的时候正好在下雪,但是雪花不多,后期想修成大雪纷飞的感觉。
调色思路
1、降低明度,压高光,提升暗部;
2、调整蓝色和树木的颜色;
3、将整体色调调成暗蓝色;
4、P上雪花素材;
后期调色
1、调节光影及明暗

● 降色温,让片子偏蓝;
●压暗高光,恢复高光细节;
●提升阴影及黑色恢复暗部细节;
经过一次亮度调整过后,图片依然还是过亮,缺少电影感的氛围,接下来我们要在曲线里继续调节亮度,调整思路跟之前一致。
步骤效果图

2、曲线的调整
曲线调整看个人色感,这组调整曲线的思路是提高颜色的通透度,提高画面的灰度并造成色偏。

3、HSL调整
HSL针对局部颜色进行调整。

每张片子要根据每张片子各自的元素颜色进行不同的调整,此张片子我只调整了蓝色(偏紫)以及及提高了皮肤的明度。最后再将高光分离至青蓝色,导入PS。

4、PS调整
导入PS后磨皮、液化后,继续压暗画面亮度,提亮暗部细节,并将可选颜色中的白色稍微添一点点洋红(看个人色感)。

到这个步骤,调色基本上已调节完毕。下一步咱们进行二次构图,添加素材及排版。
步骤效果图

二次构图
二次构图可以算是一张片子的点睛之笔,合理的构图可以瞬间提升一张片子的感觉和逼格。建议大家多去看片子,多去琢磨和模仿别人的裁剪和构图。
本组片子所有的横版构图都采取了16:9的电影版比例。

小TIPS:
● 前期拍摄把像素调大一些,给后期裁剪留一些空间;
●当你觉得拍摄的角度太平的时候,多试着去裁剪细节;
添加素材
添加雪花素材有两种形式:
形式一:在网上找一张雪花素材(黑色背景,白色雪花)然后拖进PS,选择滤色模式,再用蒙版进行细节涂抹;
形式二:自己用笔刷刷出雪花的形态,再进行动态模糊。
第一种方法比较简单,大家可以自行试验,这次我用的是第二种方法。

刷雪花有一些大家需要注意的细节:
●分图层刷,根据景深的不同使用不同的雪花笔刷;
●注意透视关系,根据景深和光圈大小合理处理雪花的模糊和动感程度;
●晴天就不要强行加雪了,加雪的同时记得把天空压暗,处理成阴天的模式。
最后可以在图片上加些日文素材进行排版,就大功告成啦~~~~~最后来回顾一下整组片子哈~
组图欣赏





-
铁道银河之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11-07 09: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