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采蜜记的14点摘录
1.孩子并不是使自己不朽的办法,创造才是。
2.中国人之所以热衷于生孩子,其中至少有一个原因——把生育当成了使自己永生的途径。这既可以算是一种世俗宗教,也可以算是一种精神归宿。西方宗教为人们指出的永生之路在于上天堂,而中国宗教为人们提供的永生之路在于生育后代,把自己的基因通过骨血世代相传。
3.我觉得中文把“上学”说成“读书”很有道理,学校不一定能教人什么东西,重要的是读书,自己多看书就行了。
4.因为我从来没有把学校教育当成一个高不可攀的关口,只是把它视为猫捉老鼠的游戏而已,老师就像猫,设立了一些机关,比如学期论文啊,硕士博士学位啊;学生作为老鼠,只要不被猫捉到就行了,主要的时间还是自己读书。
5.对于一个活得清醒自觉的人来说,生活中是不可以没有哲学的。哲学能够为我们提供关于宇宙(物质世界)和人生(精神世界)的思考,帮我们走出心灵困境和眼前的不快,重新获得开朗的心境和快乐平静的人生。
6.你的三反一点也不漂亮,可是她爱你。
7.在美国,国家是人家的国家,文化是人家的文化,喜怒哀乐好像都和自己隔了一层。在中国,有些事让人看了欢欣鼓舞,也有些事让人看了着急生气,但无论是高兴还是着急都是由衷的,像自己的家事一样切近,没有了在国外隔靴搔痒的感觉。
8.在西方那样的个人本位文化氛围当中,单身者绝不可怜,单身生活也绝不可怜,只不过是一种很正常而且常常是很快乐的生活方式,一点压力和非议都不会遭受。北欧各国单身人群占人口百分之五十,在美国法国也都占到百分之三十,就连东方国家日本也已经占到百分之四十了。中国就不行。无论你自己活得多么高兴,周围人都觉得你的人生是失败的,那滋味还是不好受。所以,家庭价值在中国相当于西方宗教信仰的价值,家庭的繁衍实际上也承载了人生意义和生存价值的宗教功能。所以在中国社会看来,这位老人就不仅仅是一个人生的失败者,而且是一个异教徒、离经叛道者。他承受的压力得有多么大啊。
9.在我看来,好的文字就是有自己风格的文字,不管它是华丽的,还是简洁的。底线是没有语病,其他都是风格问题,不是文字好与坏的问题。
10.人生在世,不得不平庸,不得不琐碎,不得不常态,因为所有的人都是这样活着的,你凭什么不这样活着?但是有些人不安于平庸琐碎,不安于常态
11.人生短促,时光如白驹过隙。世人全都想不明白或者不愿意想的一件事是:你作为一个人所拥有的一切仅仅是这几十年的时光,其他的一切都没有用——也许对别人有用,但是对你自己没有用。在你出生之前和你死去之后,你是基本上不存在的。说“基本上”是因为有些人会被后世的人记住一段时间,比如说那些帝王将相、大诗人、大思想家,但是在地球热寂之后,他们也不存在了。一切的一切都会在人死时戛然而止。
12.爱情从来都是超凡脱俗的,根本不管什么阶级阶层、贫富贵贱,也不管美丑年龄,甚至性别都变得无足轻重。一桩爱情只要是发生了,就绝对是美的,所有感人至深的细节都会随之涌现。
13.我深深感到,不可以将自己的心情系在别人的评价上,因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是绝对孤独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兴奋点。如果太介意别人的评价,必定不会有轻松快乐的生活。我既然选择了写作,就应当自己享受自己的劳作,而不是战战兢兢等待别人的评价。如果别人能够喜欢,当然更好;如果没有一个人喜欢,自我欣赏就行了。重要的是自己心情的纯净和快乐。
14.终生写作。写作终生。这将是我对余生生活方式的不二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