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书和未来的读法

豆瓣用户/手拿破仑:
这是我买过的最奇怪的诗集,一共八首诗,同时还寄给八包种子,诗也不长,当我再次从抽屉里拿出来阅读的时候,小南瓜和金盏菊的种子居然比刚来我家的时候鼓了不少呢。忘记说了,八首诗对应着八包种子对应着八种植物,有:加利福尼亚原生花、夏斯塔雏菊、金盏花、香雪球皇家毯、欧香芹、小南瓜、胡萝卜、生菜。到这里我才醒悟过来,还有一首是写成诗歌的种植方案,那一共是九首诗。
本来本诗集是免费赠阅的,要符合诗人最初的理念,而我却是花钱在某宝上买的。
我还买了他的另一本超级有设计感的胶囊诗集《避孕药与春山矿难》,每一首诗放在一个胶囊里,一共40个胶囊,分别放在4个颜色不同的药瓶子里。
先分享一首,感受一下风格吧。
[香雪球皇家毯]
我已决定活在一个世界
书会幻化成千千万万的
花园,孩子们会在花园
玩耍,并学习那些绿色
的植物如何静默生长。
诗歌 + 呈现的载体 = 诗歌的艺术。
现在实体的书籍和诗集很少在买,书籍的电子化,对实体书的装帧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是书籍未来演变的一个方向,纸质、字体、装帧、封面设计、插画设计......联合在一起共同构成文学的艺术,如果到达这个层面,电子书是怎么也无可比拟的啦。人们购买纸书的欲望才不会消失。

火羊猫叔:
这个好玩,相信再彻底的ai和虚拟社会,终归还是有无法被替代的东西,或是以前的东西以另一种形式开始存在,比如这本附带了八包种子的诗集。
我现在各种路上和放空时间都在听书,最近听宸冰读《万历十五年》。将来所有文字和经典绘画都会被录入数码格式,在各种介质上完成"读"这种行为——科技让大家重新定义「读」这个概念,比如,也许有个芯片可以贴在太阳穴上,里面存储了十万本书,我们闭起眼睛就会“看到”一座书店,靠声音指令甚至意识驱动就能选出一本,然后书里的文字和声音同步出现在你闭起眼睛的黑暗中。我觉得这个肯定会实现的。
另外,这个带种子的诗集也告诉我们做产品和品牌,不要一上来就想讨好应对所有人。“小众即是大众”,在特定领域内一群人对你创造的东西有深深认同感,即产生了宗教效应,有限慢慢会转化为无限。这个也是可以笃定的。
好的商业模式肯定得是个美好产业,所谓“美好”,就是能带给人安慰、勇气和犒劳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