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不寿
爱书不寿
-春日书香随记
书香匮乏,物质澎湃成长的迷惘时代。
只有延续自己的书本之旅。
三月的时候,在樱花清雅盛开的早春料峭中,去曹杨的新华书店买了波德莱尔的《美学珍玩》,和奥尔罕帕穆克的《纯真博物馆》。
喜欢轻轻闻上新书的墨香,连带着爱惜和不舍,对新书的第一次格外珍重,古人说阅读书籍,要胸怀磊落,瞻仰膜拜,更衣,静坐,焚上清香,遥看香炉袅袅,雅静的书斋。才是最好的心境。与我而言,第一次阅读书籍的心境美妙无穷,一任精彩的文字直抒胸臆,精彩绝伦,拍案叫绝。一本书写作的好坏,都在重要的“第一印象。”用最纯洁干净的心去揣测。
四月初的时候,去了安静的福州路,外文书店对面的文化商厦。在卖文具的二楼,开了一家很有折扣优势的大型书店,正应了那句唐诗:有心插花花不成,无心栽柳柳成荫。时光荏苒,已经很少踏足这里,记得学生时代,这里曾经是贝塔斯曼的书友会,看着精美的书友会目录,积攒下自己一月的零花钱,选择这一季度自己最想要得到的新书,曾经纯真而望穿秋水地翘首数着时间,去福州路买了《跟着徐志摩去流浪—英伦文学扩张版图》,新颖的图文书,都是作者直接去英国作家故居实地取景,画面唯美考究,格调典雅,富有英伦贵族气质和田园风情。而且文章栩栩如生,文学性和游记特点巧妙兼容,是疲倦之时,百读不厌,释放心灵的挚爱魔法书。
从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开始,寻梦剑桥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叹息桥,赋予诗人创作的灵感,和永恒的缪斯女神;到福斯特的名著小说《莫里斯》,诗人罗伯特布鲁克的诗歌《老宅院》。伟大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家乡斯特拉福,从古朴浪漫,温馨诗意的花园开始,娓娓诉说《仲夏夜之梦》的仙境神奇,隽永风趣,朵朵花语,启迪了莎翁伟大文学人生的心路历程,华美深情的十四行诗。俊秀演员拉尔夫费因斯联袂格温妮斯派特洛的文艺电影《莎翁情史》,通过才华横溢,追求爱情和自由,热爱戏剧,和莎士比亚心曲相通的精神恋人-贵族千金维奥拉,咫尺相隔的殊途结局,倒不出人意外。对莎翁卓绝的台词功底,具有魅力的语言深度和合感染力,叹为观止。莎翁的世界,如浩瀚大海,微不足道的自己,不过区区沧海一栗,只有仰望,一点一点,如海绵吸水般慢慢理解。
看到昔年欣欣向荣的连锁书肆,今日已然倒闭。喧嚣世界,早已迫不及待换上了时尚商业的新装,花团锦簇,展开了全新而光明的路程。光阴就是如此循序流逝,偶然邂逅的书铺,一堆尘埃中,难能可贵的找出的好书,唤醒尘封的记忆,怀旧的自己,沉浸在无端而纷繁的记忆长廊。分不清,眷恋的是昔日流逝的岁月,还是等待的万千情愫,还是对昔日书铺的留恋,青春无价。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说:“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对旧书的钟爱,因为文字和情怀都是自己熟悉且珍惜的,于物,也有若干难舍的情愫吧!
四月下旬文化商厦,沙砾里淘金,居然有不少闪光点,让我欢欣雀跃。捧书的时候,还有不可思议的做梦之感。一本是《塞纳河•莱蒙湖》,三联书店郭宏安先生的旅行法国,追溯法国文学,名著,历史,现代人文,和巴黎风光,城堡记事的游记散文。 《托尔斯泰夫人日记》,分量很足的上下两卷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夫人的日记。不过托尔斯泰夫人多才多艺,一生记录日记,擅长绘画,钢琴,自己尝试文艺创作,她和托尔斯泰先生的爱情,人生,心路历程,在庄园中的生活,阅读的书目,详细殷实,描写引人入胜,而且对同时代的俄国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的作品和本人,都有良好而客观的评论。比如我喜欢的屠格涅夫,四十年婚姻的日记,海纳百川,除了记事体的日记,还有每日的简单记事,和回忆录散文。文学价值很高,而且女性的视角和情怀,意犹未尽。
五月去了三联书店,反复思量,选择了画家蒋彝先生的新书《爱丁堡画记》和《伦敦画记》,苏格兰的爱丁堡:高低,风笛声,还有最爱的苏格兰格子,当然,爱丁堡是个弥漫着书香的城市,书展闻名遐迩。又是散文,又是游记,又是文化思考,艺术视野。新书,等待期,保鲜中。
《藏书之爱》—美国藏书家爱德华纽顿先生的藏书手札。笔记也好,厚厚的精装本,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由著名翻译家陈建铭先生翻译,很熟悉的名字,原来就是翻译了我喜欢的《查理十字街84号》的译作者。对于喜欢书的而言,有位知识渊博的绅士,用风趣诙谐,妙趣横生的语言来,述说几百年英美文学佳作,才气纵横,而且让我格外称心的是,对于罗列的不胜枚举的书名,解释得非常详细殷实,有助课外辅助,视野阅读。
五月中旬的网购书籍,是《柯莱特精选集》和《阿尔罕伯拉》和《英伦见闻录》。前者是法国现当代女作家柯莱特,奥黛丽赫本的戏剧处女作《姬姬》的编剧和原作者,巴黎人的思考,想象和左岸气质,书店已经难觅芳踪。后者是十九世纪美国传记作家华盛顿欧文的欧陆旅行,随笔,分别是:西班牙和英国。《英伦见闻录》,不日前曾在季风书园里看到,另一本应该还没有上市,西班牙的英雄幻想主义,堂吉珂德般不切实际的骑士幻想,曾经被土耳其帝国统治,所以这个悠久古老的国度,具有欧亚两段兼收并蓄的建筑,宫殿,文化遗产,引发了我的浓郁兴趣。
最后,以英国电影《Bridget Jones's Diary》的结尾告终:科林费尔斯饰演的律师达西先生,在白雪皑皑的雪夜里,看到了Bridget的日记,心心相映的两人,引发了一场小小的爱情危机,绅士MR.达西愤然拂袖而去,Bridget匆匆去解释。冰天雪地的伦敦街头,Mr.达西走进了一家HERMES高级文具店,为Bridget选购了一本牛皮橙色的新日记本,作为爱情的信物。绅士气质,果然与终不同。冰释前嫌。
-春日书香随记
书香匮乏,物质澎湃成长的迷惘时代。
只有延续自己的书本之旅。
三月的时候,在樱花清雅盛开的早春料峭中,去曹杨的新华书店买了波德莱尔的《美学珍玩》,和奥尔罕帕穆克的《纯真博物馆》。
喜欢轻轻闻上新书的墨香,连带着爱惜和不舍,对新书的第一次格外珍重,古人说阅读书籍,要胸怀磊落,瞻仰膜拜,更衣,静坐,焚上清香,遥看香炉袅袅,雅静的书斋。才是最好的心境。与我而言,第一次阅读书籍的心境美妙无穷,一任精彩的文字直抒胸臆,精彩绝伦,拍案叫绝。一本书写作的好坏,都在重要的“第一印象。”用最纯洁干净的心去揣测。
四月初的时候,去了安静的福州路,外文书店对面的文化商厦。在卖文具的二楼,开了一家很有折扣优势的大型书店,正应了那句唐诗:有心插花花不成,无心栽柳柳成荫。时光荏苒,已经很少踏足这里,记得学生时代,这里曾经是贝塔斯曼的书友会,看着精美的书友会目录,积攒下自己一月的零花钱,选择这一季度自己最想要得到的新书,曾经纯真而望穿秋水地翘首数着时间,去福州路买了《跟着徐志摩去流浪—英伦文学扩张版图》,新颖的图文书,都是作者直接去英国作家故居实地取景,画面唯美考究,格调典雅,富有英伦贵族气质和田园风情。而且文章栩栩如生,文学性和游记特点巧妙兼容,是疲倦之时,百读不厌,释放心灵的挚爱魔法书。
从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开始,寻梦剑桥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叹息桥,赋予诗人创作的灵感,和永恒的缪斯女神;到福斯特的名著小说《莫里斯》,诗人罗伯特布鲁克的诗歌《老宅院》。伟大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家乡斯特拉福,从古朴浪漫,温馨诗意的花园开始,娓娓诉说《仲夏夜之梦》的仙境神奇,隽永风趣,朵朵花语,启迪了莎翁伟大文学人生的心路历程,华美深情的十四行诗。俊秀演员拉尔夫费因斯联袂格温妮斯派特洛的文艺电影《莎翁情史》,通过才华横溢,追求爱情和自由,热爱戏剧,和莎士比亚心曲相通的精神恋人-贵族千金维奥拉,咫尺相隔的殊途结局,倒不出人意外。对莎翁卓绝的台词功底,具有魅力的语言深度和合感染力,叹为观止。莎翁的世界,如浩瀚大海,微不足道的自己,不过区区沧海一栗,只有仰望,一点一点,如海绵吸水般慢慢理解。
看到昔年欣欣向荣的连锁书肆,今日已然倒闭。喧嚣世界,早已迫不及待换上了时尚商业的新装,花团锦簇,展开了全新而光明的路程。光阴就是如此循序流逝,偶然邂逅的书铺,一堆尘埃中,难能可贵的找出的好书,唤醒尘封的记忆,怀旧的自己,沉浸在无端而纷繁的记忆长廊。分不清,眷恋的是昔日流逝的岁月,还是等待的万千情愫,还是对昔日书铺的留恋,青春无价。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说:“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对旧书的钟爱,因为文字和情怀都是自己熟悉且珍惜的,于物,也有若干难舍的情愫吧!
四月下旬文化商厦,沙砾里淘金,居然有不少闪光点,让我欢欣雀跃。捧书的时候,还有不可思议的做梦之感。一本是《塞纳河•莱蒙湖》,三联书店郭宏安先生的旅行法国,追溯法国文学,名著,历史,现代人文,和巴黎风光,城堡记事的游记散文。 《托尔斯泰夫人日记》,分量很足的上下两卷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夫人的日记。不过托尔斯泰夫人多才多艺,一生记录日记,擅长绘画,钢琴,自己尝试文艺创作,她和托尔斯泰先生的爱情,人生,心路历程,在庄园中的生活,阅读的书目,详细殷实,描写引人入胜,而且对同时代的俄国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的作品和本人,都有良好而客观的评论。比如我喜欢的屠格涅夫,四十年婚姻的日记,海纳百川,除了记事体的日记,还有每日的简单记事,和回忆录散文。文学价值很高,而且女性的视角和情怀,意犹未尽。
五月去了三联书店,反复思量,选择了画家蒋彝先生的新书《爱丁堡画记》和《伦敦画记》,苏格兰的爱丁堡:高低,风笛声,还有最爱的苏格兰格子,当然,爱丁堡是个弥漫着书香的城市,书展闻名遐迩。又是散文,又是游记,又是文化思考,艺术视野。新书,等待期,保鲜中。
《藏书之爱》—美国藏书家爱德华纽顿先生的藏书手札。笔记也好,厚厚的精装本,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由著名翻译家陈建铭先生翻译,很熟悉的名字,原来就是翻译了我喜欢的《查理十字街84号》的译作者。对于喜欢书的而言,有位知识渊博的绅士,用风趣诙谐,妙趣横生的语言来,述说几百年英美文学佳作,才气纵横,而且让我格外称心的是,对于罗列的不胜枚举的书名,解释得非常详细殷实,有助课外辅助,视野阅读。
五月中旬的网购书籍,是《柯莱特精选集》和《阿尔罕伯拉》和《英伦见闻录》。前者是法国现当代女作家柯莱特,奥黛丽赫本的戏剧处女作《姬姬》的编剧和原作者,巴黎人的思考,想象和左岸气质,书店已经难觅芳踪。后者是十九世纪美国传记作家华盛顿欧文的欧陆旅行,随笔,分别是:西班牙和英国。《英伦见闻录》,不日前曾在季风书园里看到,另一本应该还没有上市,西班牙的英雄幻想主义,堂吉珂德般不切实际的骑士幻想,曾经被土耳其帝国统治,所以这个悠久古老的国度,具有欧亚两段兼收并蓄的建筑,宫殿,文化遗产,引发了我的浓郁兴趣。
最后,以英国电影《Bridget Jones's Diary》的结尾告终:科林费尔斯饰演的律师达西先生,在白雪皑皑的雪夜里,看到了Bridget的日记,心心相映的两人,引发了一场小小的爱情危机,绅士MR.达西愤然拂袖而去,Bridget匆匆去解释。冰天雪地的伦敦街头,Mr.达西走进了一家HERMES高级文具店,为Bridget选购了一本牛皮橙色的新日记本,作为爱情的信物。绅士气质,果然与终不同。冰释前嫌。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