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平静的面对死亡,但是先告诉我唐僧到哪了

人类平均寿命的提高不仅是文明的进步,也让一部分畜生暗度了陈仓。
如果要评选人类的终极梦想,我猜“长生不老”多半会高票当选,尽管正常人都清楚这只是个妄念,但古今中外多少风流人物都没能识破这道陷阱题,文有太白求仙,理有牛顿炼金,永生的欲望照耀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无贵贱,不分科。
为了能多活几年,人类可着实没少瞎折腾,没条件的普通百姓还好说,头一低,眼一闭,一辈子稀里糊涂也就过去了,坏就坏在那些不差钱的人身上。

《世说新语》记载,寻阳公主的老公荀羡有一次到江苏镇江视察,那个时候此地名为京口,是晋朝南渡之后的军事重镇。
且说荀羡这一日登上了北固山,其主峰三面临江,凌空而立,形势颇为险峻,荀羡一上去就有种会当凌绝顶的豪情,不禁望着东海说道:“我虽然没见过海上的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但是站在此处就已经有种要上天的感觉了。如果把秦皇汉武弄到这来,我估计他俩早就脱裤衩下海去寻仙了。”
等等,裤衩说完正事再脱,先说为什么荀羡会忽然祭出这两位大帝来。当然与今天的主题有关,秦始皇曾派徐福带三千童子入海求仙;汉武帝则东巡海上,令方士数千求蓬莱仙人,可见这二位都是为了长寿不惜成本的主顾,据说人以群分,荀羡的本意只是要赞美北固山之奇绝,但是一张嘴就想到了这二位,可见是把自己那点追求进步的隐私也暴露出来了。

长寿的秘密
在追求永生的帝王当中,秦皇汉武算是名头最大的,但还不是规格最高的。早在上古时代,中国人的老祖宗黄帝就曾向自己的医学院院长岐伯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早年间的人活到一百多岁身体还那么硬朗呢?”
比黄帝还早的人,大概指的是盘古、女娲、有巢氏、燧人氏之流。
“为什么现代人才刚过半百就已经老态龙钟了呢?”
岐伯答道:“过去的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吃的也都是纯天然的东西,身体自然好;现代人自甘堕落,违背天道,所以身体大不如前。”
这话现在看来没什么实际价值,但好就好在无论哪朝哪代拿出来都说得通。仅就寿命这一项指标来看,无论中外的确是越往后数越可怜,为什么呢?
因为离的太近,不好瞎编了呗。

印度人相信老祖宗都能活一万年,古希腊人则把标准寿限定在三百岁,而事实上,根据人类学家肯迪克·哈顿的统计,上古时代(新石器)的人类平均寿命只有36岁,青铜器时代是38岁,希腊罗马时代还是38岁,等到了黑暗的中世纪,甚至还曾一度下降到32岁。人类寿命曲线真正开始走高,那得推近到17世纪以后了。
然而,残酷的平均数并不能耽误某些人的上进心,有志之士从来不关心平均值,人家玩的是求极限。于是东方人干起了炼丹和辟谷,西方人搞出了吸血鬼和不洗澡,就连被称为“理性科学之父”的培根同志,也曾一度呼吁大家到埃塞俄比亚去猎龙,其热情就跟巡山抓唐僧的小妖精们一模一样。

你还别笑,只要人类还没能把自己的意识上传到网络,这种荒唐事就永远也不会停止。木心先生有一次谈起中国的公园,说许多人在那里弄气功,抱住树晃头,那就是怕死,没别的意思。穷凶极恶的怕死,他们心里在想:一个呢,这样可以不死,一个呢,这样不花本钱。
木心说到了气功,但是还没说到吃,中国有更多人把一切幻想中的力量都注入到食物之中,一旦触及到健康问题,第一反应就是吃点什么好?呜呼呀,如果有人能说服他们相信吃恐怖分子可以养生,世界和平问题早就解决了。
完
【世说新语·言语】七四
荀中郎在京口,登北固望海云:“虽未睹三山,便自使人有凌云意。若秦、汉之君,必当褰裳濡足。”
-
牯岭街发呆少年 赞赏了这篇日记 2019-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