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cp粉
突然想说说cpf
其实我从小就不是个追星的人,更别提混什么饭圈,以前我对这些是一概不知的,直到前两年,因为看综艺,对这方面没什么防备的我很自然就掉入了一个坑。然后就开始去各种平台看关于他们的消息,越看越觉得真。没有任何经验的我看到别人说的很轻易就信了,什么脑补也好、脑洞也好、过分解读也好,我统统信了,并一直嗑着深信不疑的糖。现在看起来,那时候的确很傻很天真,也可以理解为什么cp粉如此不受待见,只是身在其中的时候是不会知道的。
那段时间,我深信,他们一定会在一起。直到三个月后男方公布恋情。我最终没逃过三个月魔咒(喜欢一个明星不超过三个月)。刚开始的时候,我是很难接受的,因为无法相信,事情怎么会反转地这样猝不及防。那时候我不知道原来自己曾以为很美好的,不过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自己理解的,不过是自己希望理解的。那时候很难受,因为那是第一次(或许也是最后一次吧)真情实感地去追过一样东西。在此之前,我是不理解所谓粉丝的感情的。
这对cp凉了之后,我慢慢走了出来,再回过头看看,嗑cp时候的自己真的极其可笑,不是认为这对cp可笑,是自己可笑。因为那时候是完全不理智的,只愿意相信自己想相信的,对于任何跟自己意见不一致的是完全听不进去的。也是那时候,才发现“粉丝滤镜”这种东西的强大。它让我在那段时间竟然疯狂喜欢一个小鲜肉。再后来,我对两人渐渐都没了特别的感觉,理智彻底回来了。
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我不再相信所谓的cp粉,对于任何cp任何相关解读我都保持高度警惕,因为没有人能通过一块屏幕去了解一个活生生的人,除了看到的东西太过局限,其中可操作性太强了。当我们只能看到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还把它当成绝对真实的时候,其实我们离真相就越来越远了。同样的,当我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并对任何另一种声音视为无稽之谈的时候,我们离理智也越来越远了。
其实我觉得这些道理,不仅仅适用cp粉,对于所有的“粉”都是一样的。因为“粉丝滤镜”这种东西,真的很强大。这也是我一直认为fq乌烟瘴气的原因,当我们对谁有偏好的时候,要发出绝对客观的声音太奢求了。哪怕真的客观了,在戴有有色眼镜的看客眼里,那也是一种狡辩。
其实今天距我“脱坑”已经很久很久了,为什么现在才在这里写下这么一段话呢?这几天,突然我又关注起了另一对cp。跟之前不太一样,这是一对注定不会有结果的cp,甚至也不能算cp吧,这个词用在那两人身上的确不合适,也是一种亵渎。他们只是一对默契十足的搭档,一对感情深厚的好友。他们的感情的确让我羡慕,让人向往。所以我突然发现,他们竟也有一部分cpf,所以我浏览了一些他们cp粉的消息。这回大家都比较低调吧,相对而言也比较理智,当然这与他们的关系也有关。有人说他们是爱情,我觉得不是,我突然觉得,不是所有的感情都可以归到“友情、爱情、亲情”中的一类的。人类是个那么复杂的动物,只将他们的情感简单的分为三类并且一定要分门别类太片面了。所以有人提到“三观”问题,这是这几年来出现最多的词了。好像无论什么故事、什么人、什么行为、什么情感都要被放在“三观”这个模具里加以评判,你必须得符合它,稍微有一点点不合适,便会被扣以“三观不正”的帽子。可是从来没有人为“三观”这个模具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大家都是按照自己心中的那个模具来评判的。或许有人说,自然社会有一套符合大众心理的道德标准体系,每个人都不可以脱离这个标准,否则便是道德败坏。乍一听起来好像没有错,毕竟每个人生下来注定是要在一堆条条框框里生活的,它是千百年来维护社会正常运转的法则,是每个人心中悬着那把道德尺子。可是,当我们试图用“三观”去衡量一切的时候,这个本该发挥它约束作用的东西就开始不那么有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