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所带来的影响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本文只涉及理论探讨,没有任何具体的指向性)
先直接说下结论,现代审查制度带来的最终结果是创作者的集体“自我审查”,“自我审查”带来的是人的自我改造。
对于作品的自我审查,笼统点说就是创作者为了逃避审查制度,自己预先在自己的作品中检查是否有会触及敏感区的地方。
这种自我审查所带来的影响究竟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一些作者对自我审查的看法。
南斯拉夫作家丹尼洛·契斯写道:
“自我审查意味着用别人的眼睛来阅读你的书,这种情况使你成为自己的审判者。你变得比任何人都要严厉和多疑,因为你身为作者,了解任何审查者都无法发现的东西——那些最秘密、最隐晦的思想,你觉得依然可以从字眼行间将它们辨认出来。你追捕自己的思想到了荒谬的地步,觉得一切都是颠覆性的,就连近似都是危险的、该死的。”
四年前看过作者羽戈写的一篇《我为什么自称不自由撰稿人》,可以说对当时的我影响很大,我也推荐大家去看。其中提到有人认为自我审查是在反抗审查制度,但这种观点明显已经是“被自我审查过的观点”。
原文是:“我见识过一种为自我审查辩护的观点:写作者与审查者斗智斗勇,寸土必争,这分明在规避,甚至反抗、解构审查制度,不仅无过,反而有功。然而,写作者为了逃避审查者的剪刀手,不得不先行扮演审查者的角色,这本身便是一个巨大的悖论,在悖论的漩涡之中,抗争的意义终将被绞杀、消解殆尽。就此而言,自我审查貌似在拆墙,实则在砌墙,自我审查的技术越高明,越成功,审查制度的高墙就越坚固,凭借自我审查而获得的自由和道德感,只是一重脆弱的幻象。”
这两段话可以提炼出自我审查的几个过程:
1 审查制度有明确的标准但没有具体的指代,也就是说你知道有哪些领域是敏感的,但是具体哪些会触及敏感点你是不知道的,任何地方都可能成为雷区。
2 创作者恐惧自己会有东西被审查人员审查出来。
3 创作者有意识的躲闪,在审查来临前自己“反抗”这种制度,自己检查后把可能涉及敏感的东西从作品中剔除,以越过高墙。自以为是在反抗,其实是道德幻觉。
4 创作者客观上帮助审查者完成了审查任务,成为了新的审查人员。创作者自行消除了自己所想要表达的东西,并在下次创作中潜意识里规避掉这些内容。
5 创作者逐渐失去了自主性,慢慢的不再去探索那些“被自己审查掉的东西”,创作者的自由从源头上被杀死了。
带来的两个后果是:
A 创作者在持续的自我检查中,潜意识里逃避雷区,逐渐失去了想要自由的想法,结局很可能是创作能力被同化。
B 创作者喜欢通过一些“梗”或者是“读者/观众们都心领神会的东西”在作品中偷偷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但是当严格的审查者也是“观众”的一部分时,审查者能够察觉到这种默契。创作者越是逃避这种察觉,越是减少与观众间默契的交流,最后的结果可能是观众不能得到作品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作品与观众的沟通被绞杀。
如果把“审查者—创作者”的对立联想到更大的对立,也就是其他各种形式的自我审查,它很明显就成为了一种意识形态的控制。
也就是,人们不知道雷区在哪里,在躲闪和自我检查中,个体本身在不断被规则所改变,最终会失去自主性。
在这里要类比一下,推荐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所用到的最震撼的例子之一——全景式监狱。
最严密的监狱是怎么样的?是派遣无数个看守者对犯人进行监视吗?
不是,最严密的监狱反而是没有看守者。这是为什么?
这是俄国的大臣边沁的一个监狱设计,通过独特的墙壁构造,让看守者能够看清犯人,而犯人无法看到看守者。这时候犯人由于无法观察到看守者对自己的监视,时时刻刻都会觉得自己正在被监视,即使不设置看守者,犯人也不敢轻举妄动。
原文是这样的:“每个人都被牢靠地关在一间囚室里,监督者可以从前面看到他。而两面的墙壁则使他不能与其他人接触。他能被观看,但他不能观看。他是被探查的对象,而绝不是一个进行交流的主体。他的房间被安排成正对着中心降望塔,这就使他有一种向心的可见性。但是环形建筑被分割的囚室,则意味着一种横向的不可见性。正是这种不可见性成为一种秩序的保证。”
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审查者,但由于“严密审查”这种事物的存在,人们潜意识中都会觉得自己正在“被看着”,无孔不入,人们失去了本来的面目,自己审查自己,被困在自己设置的监狱里。
审查到最后,就根本不需要审查者了。
最终后果是,并非施加的外力(审查)使人逃避,而是人自己失去了想要自由的想法,人自己改变了自己,自己选择了失去自主性。结局就是人的自我改造。
(当然,《规训与惩罚》这一段讲的是权力结构,不想多说什么,很推荐大家去看。
这篇也是自我审查过的:) )
-
Fyitsgsjsu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11-22 11:11:50
-
景上胜别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1-08 22:23:40
-
停云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9-11 14:53:06
-
骑虎难下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6-17 20:58:36
-
私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3-14 20:55:02
-
已注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2-29 17:05:12
-
世鸣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2-08 19:12:32
-
赖中医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2-07 02:25:45
-
茜儿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8-12 17:27:48
-
Elaybath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6-24 22:06:59
-
十万嬉皮韩小铁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6-21 18:10:59
-
Untitled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3-15 14:02:30
-
网友小西 转发了这篇日记
上学前突然想写的,最近看到豆瓣上的一些奇怪的审查,觉得有必要分享一些之前有想写过的东西。对审查制度感兴趣,或者喜欢创作和喜欢福柯的可以看看
2019-02-24 21: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