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学初探(上)
说到“琴棋书画”,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而这排在第一的琴,就是单指的古琴。中国的语言文字里,一个字代表一样东西,比如:桃、杏、李,那么如果是用两个字去表达一样东西的,比如:二胡、琵琶、吉他,这些都是从西域或是其它地方传过来的物品。
所以自古以来人们说的琴,包括《诗经》里面写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还有唐诗里出现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还有“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这所有的诗词典故里提到的琴,都单只的是古琴。
古琴自古就叫琴,又称为瑶琴,后来因为近百年来,西方有钢琴、小提琴等一众西洋乐器传到了我们国家,为了方便区分,在五四期间,人们就在琴前面加了个古字,成了我们今天叫的“古琴”。
实际上古琴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从我们这个民族文化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伴随着我们。最早记载古琴的一本典籍,是先秦时期的《世本》,上面记载了神农作琴,也有说伏羲作琴,但无论是伏羲或神农,都是年代非常久远,而且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鼻祖。上面还记载了:“昔伏羲作琴,削桐为琴,绳丝为弦。”这里提到了两个,一个是梧桐,古琴是用梧桐木所作,梧桐相传是上古神木,凤凰会专门选梧桐来栖息,良禽择木而栖这里的良禽就是指凤凰,良木就是指梧桐。所以古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家门前种梧桐树。另外一个就是丝,丝是上古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相当于现在的高科技产品,汉代丝绸之路直接推动了我们民族成为当时世界领先。所以从琴的构造看,它是把一个民族文化科技的集大成都浓缩在这把琴里了。
古琴最早的用途是祭祀,《尚书》有记载:“昔者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那个时候的琴还只有五根弦,并且只有地位非常崇高的人才能弹,这句话字面上说舜弹着弹着琴就把天下治理好了。实际上是说这琴有“通神明之德,合天下之和的意义。 ”先王圣贤们都用弹琴来修身养性,以正人心。从这里开始我们大概能看到礼乐制度的根源。
我们民族上千年来都被称为“礼乐之邦”,跟这种制度脱不开关系。礼就是上下尊卑,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就是教我们要知礼,乐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和谐社会,尊卑有了,接下来就是和谐共处,放在一个家庭里,首先夫妻要和睦,父子要和睦,兄弟要和睦,然后放在整个社会里,人跟大自然的关系要和谐共处。从而学会敬天爱人。这是是音乐达到了教化人心的作用。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一个家庭里如果有了音乐,那么整个家庭的氛围就会变好。()。一个社会有了音乐,那么人心就受得到感化。()。所以古人说:“是故君子不可须臾离礼,须臾离礼则暴漫之行穷外,不可须臾离乐,须臾离乐则奸邪之行穷内。” 我们今天,房子盖了一栋又一栋,银行账户上的数字一天比一天多,但是我们离大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们每天住的都是水泥钢筋建的房子,吃的人造转基因食物,看得最多的是手机、电脑,看上去生活越来越好了,但是为什么社会上患了焦虑症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到底为什么我们内心会觉得越来越空虚?我们真应该学习古人对待天地自然的态度。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万圣先师孔子非常喜欢弹琴,也是从孔子这里开始,古琴才开始在文人圈子里普及开来。后世越来越多的文人喜欢弹琴。
孔子学琴有个典故,说他跟师襄子学琴,十日不进,(进意思是前进)师襄子曰:“今子于琴已习,可以益矣。”(益意思是可以接着往下学了)这个师襄子是宫廷乐师,老师都说可以接着往下学了,但是孔子说:“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矣。黯然而黑,颀然而长,望眼如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避席再拜曰:“盖师云《文王操》也。” 每次有学生跟我学琴,我都会跟他讲这个故事。这也是古琴音乐与其他乐器与众不同的一点,其他乐器最多就要求你把一段音乐旋律完整的弹奏出来,你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这阶段的学习就算结束了。但是古琴呢,同一首曲子,你不断弹不断弹,你会觉得越弹越有意思,越听越有味道。你越往深处去专研,它里头蕴藏的奥妙是源源不尽的。这个故事原文后面还有一句总结:夫以琴为圣人师,其工妙矣。然师襄之学,徒知其音;圣人之学,必得其意,其过襄远矣。这里的提到的意恰恰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弦外之音”。
孔子非常注重音乐教育,就他个人来说,古琴在他的个人生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他说:“士无故不彻琴瑟”,就是每天没有重要事情发生的时候,每天都要有琴声,每天都会弹琴。他自己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把音乐作为人格养成的最后一关。孔子还教学生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而乐就是第二位。并且,他还编纂了《诗经》,他说:“《诗》三百,皆可弦而歌之。”《诗经》实际上是我们今天的歌词,在那个年代,诗经是可以被唱出来的。怎么唱呢?就是一边用古琴伴奏,一边唱,跟我们今天的吉他弹唱其实很类似。他把古琴当成了教化人生,培养独立人格的工具。
春秋战国时期还有另外一个人,就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伯牙。他弹琴弹得特别好,好到什么程度呢?历史上有记载说:伯牙鼓琴,六马仰秣。(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出自 《荀子.劝学》 )上学的时候我们都背过,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说他弹了一段,钟子期听了之后说:“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他又弹了一段,钟子期说:“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后来钟子期去世之后,伯牙就把琴摔了,说今生不复鼓琴。今天用这个故事来比喻知音难求。我当时不懂这个举动的含义,你说不弹就不弹了呗,能有多严重啊?直到后来我学琴之后才懂得,对很多弹琴的人来说,琴是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东西。他活了几千岁了,经历了战乱经历了朝代更迭饱经风霜来到你面前,他身上承载的历史和记忆比你要多得多,他像一个知识渊博的老者,又是终身陪伴你的好友。以前的人家里有琴的话,发生火灾地震第一件事就是背着琴跑。这么贵重的一件宝物,因为知音不在,终身不弹了。我就有一点点理解这个知音对伯牙来说有多么重要了。
这两首《高山》和《流水》后来也就成了传世的名曲。1977年美国有一艘“航天者”号太空飞船发射升空,去探索地球以外浩瀚太空里的智慧生命,在这艘飞船携带了一张镀金唱片,刻录了有全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其中就有管平湖老先生弹奏的《流水》。
伯牙学琴也有一个很出名的故事。说他跟成连先生学琴,三年而成,神妙寂寞之情未能得也。成连曰:“吾虽传曲,未能移人之情,吾师方子春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与子共事之乎。”乃共至东海,上蓬莱山(今山东,古神仙居住的地方),留伯牙曰:“子居习之,吾将迎师。”刺船而去,旬日不返。牙心悲,延颈四望,寂寞无人,徒闻海水汹涌,群鸟悲鸣,仰天叹曰:“先生亦以无师矣,盖将移我情乎?”乃援琴作《水仙》之操。
文人弹琴还有很多风流雅事,西汉有个文人司马相如,不仅写得一手好文章,还弹得一手好琴。有一次,当地富人卓王孙在家中设宴,邀请了临邛令(qiong,今四川)参加,司马相如当时是临邛令的门客,于是一起赴宴。宴会上,临邛令请司马相如奏琴一曲。也不知司马相如是有心还是无意,他就弦歌弹唱了一曲《凤求凰》。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是当时西汉的大才女,她躲在门帘后面听完了整首曲子,历史上记载说她“心说而好之。夜亡奔相如。相如纳之。”于是卓文君就跟司马相如私奔了。
《凤求凰》弦歌: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司马相如跟琴还有另外一段渊源。西汉武帝有个皇后叫陈阿娇,这个陈娇是馆陶长公主的女儿,也就是汉武帝的堂姐。他们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汉武帝四岁的时候,长公主抱着他问:“儿欲得妇不?”汉武帝说:“欲得妇!”然后长公主问:“阿娇好不?”汉武帝说:“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以金屋贮之也。”金屋藏娇的典故就是这么来的。其实一个四岁小孩子,他哪里懂得要娶谁做老婆这种事情,金屋一听就是小孩子说的话,但是她姑妈就当真了,后来也就把陈娇许配给了他。但是这个陈娇当上皇后之后,太骄横了。于是没过多久汉武帝就把他废了,并且把她打入冷宫,再也不见她了。这个宫就是长门宫。但是陈娇不甘心啊,她花了千金请司马相如帮她写一篇作文,希望能够打动汉武帝。为此,司马相如写下了《长门赋》,并且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琴曲《长门怨》。我们今天看历史只看到冷冰冰的文字记载,我们不知道汉武帝看完这篇赋到底是什么心情?他究竟回心转意了没有?阿娇她把她想说的写给了汉武帝之后,她自己又释怀了没有?我们不知道。但是有了音乐,这琴声就好像带我们穿越回了几千年以前,我们能够从音乐之中感受到古人或悲伤、或不舍、或难过、或释怀等种种情绪。孔子说:“唯乐不可以伪。”你不开心,你依然可以假装谈笑风生骗过所有人,但是你一弹琴,你所有的情绪都会暴露出来了。因为音乐是语言的精华,它是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那部分。所以我们学了古琴,我们再去看历史,历史上的人物一个个都变得丰富饱满起来了。
说到唯乐不可以伪,东汉蔡邕就曾经出过这么件乌龙。邕在陈留,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比往。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以告,主人遂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抚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向鸣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唯恐螳螂之失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由此观之,人之善恶,存于思虑,则见于音声,惟知音者能知之。故曰:“唯乐不可以伪”。人之思虑且知之,则世之治乱,举不能隐矣。
蔡邕也是大文人,很有文化,也很喜欢弹琴。他有一次路过听到门人烧柴火做饭,他听到那根木头烧起来的声音很好听,于是马上把那根木头抢过来做了一把琴,声音果然特别的好。但是因为尾巴那部分已经被烧焦了,于是就叫它焦尾琴。
蔡邕有个女儿在历史上也很出名,叫蔡琰,也叫文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