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妈的一次近距离长时间相处
办公室里写着手写论文,思绪乱飞,不知如何切入。看一眼日期,突然想起前几天与老妈一起度过的元宵节,有些思念她。
一直在外读书,基本上很少与母亲一起旅行,有时间的化更喜欢和同龄人一起外出。因为感觉母亲年龄已大,体力不行;另一方面,消费观、审美、口味等也相差较大。但是这次和母亲长时间的亲密相处,让我对这个自以为很熟悉的人有了新的了解,也有些惭愧。
1/ 新奇与炫耀
当带领老妈在学校里溜达时,会故意把脚步放慢,让她有更多的时间来拍照。这样也要边走边停,老妈拍照的对象很广泛,盛开的梅花、水泵的抽水、我学院的名字、神鼋雕像、学校的大门……标准的游客打卡照。除了拍照片,也会录像,拍小视频等,商业街排长龙的网红店,灯光装饰的牌宇,湖里的游艇……这些都被拍到手机里。
拍完照会赶紧发朋友圈,可能平时总是两点一线的生活,让老妈的生活变得很平淡,这次与我的外出打破了她平时的单调,所以很想通过朋友圈告诉别人,我也出来玩了,我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
在我眼里的日常,是老妈眼里的新奇,可能是应该多抽点时间陪老妈外出,让她的生活更加丰富些。


2/ 不安与坚忍
从在候车室候车开始,整个第一天旅途老妈都要频繁的上厕所,半小时不到就要去厕所,期间也没有喝水。最后我就很纳闷的问她,你平时也不这样,也没喝水,为什么老是要去厕所?老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我也不知道,平时忙的时候可以一个下午都不去厕所,今天午饭可能喝了点汤,也可能是因为紧张。当时听完后自己有些不好意思了,一次平淡无奇的旅行,会让老妈感到紧张和不安,可能是离开她生活太久的城市,离开工作的场所,看着街面上的高楼林立,地铁站的人潮拥挤,这些在别人眼里的普通是她眼里的新鲜,但却要和别人一样装作习以为常。好在第二天,老妈就适应了新环境,如厕的间隔也正常了。
走了很长的一段路,我的鞋不是很舒服,所以感觉到有点脚疼。看到老妈挎着一个五六斤的包,期间问了很多次,累不累,要不要我来帮她背包。老妈都说,还好,不用。一直记得老妈的腿关节不是很好,然后走了这么远,有点心疼的问她,你不是膝盖一直不好的吗?现在怎样了?老妈有点自豪的说,擦了那个药酒,现在好很多了。记得之前去恐龙园玩,腿疼死了,后来还以为要坐轮椅了。听后心里一紧,去恐龙园玩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当时老妈丝毫没有提腿不舒服的事,更没想到严重到老妈会怀疑以后自己需要坐轮椅,这些她从未向我谈及。
在外面会隐藏自己的消极感受,这点我继承了老妈。即使对家人也不会轻易说,严重到要说的话也是轻描淡写,并会立即给出自己的方案。因为在外出时不想影响别人的性质,也不想给别人造成负担。
可能还是和老妈相处的时间不是很长,虽是母女,但还是有些隔阂感。好在近些年我也是开始改正,学会向老妈撒撒娇,也多问及她的感受。


3/ 养生与节约
老妈对饮食很挑剔,可能是动过一次手术加上平时老看一些养生的文章,所以对养生这块还是比较注重的。在外面的餐馆吃饭,也是一种考验,要兼顾价格和养生。吃小笼包时,我吃了四个,老妈只吃了一个,觉得不好吃就打算不吃了。我是吃撑的吃不下了,剩下的三个就打算扔了,但是老妈见状后还是把剩下的吃完了,说都是钱买的,吃完晚上多走走消化下就好了。另一顿饭,吃了披萨,老妈只吃了一块尝尝味道,觉得不好吃就停下了。我是很饿,把剩下的都吃完了,期间让老妈再吃点,她说中午吃多了,不饿。我知道她是觉得不好吃,打算回家吃。并且也相信我能吃完,不会造成浪费。
换了新环境与老妈相处,她脱离了家和工作,也会和我沟通更多,向我介绍我的各个小姨,舅舅家的家长里短。我也会很耐心的听,并问些问题。在家相处大家都是各自忙各自的,沟通较少。


零零碎碎的写了这么多,算是对这次相处的一种记录,想着老妈也五十了,挺不容易的。以后尽可能的多带老爸老妈出来旅游,更加包容和耐心吧。相处期间也会教她如何拍照,公共场所的一些标识,手机扫码、支付等,像小时候她教我九九乘法表一样耐心和温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