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阶段总结-20190225
一、发音规律总结
- 发音规律--音节。我觉英语与中文的区别,发音上会有区别(比如下面说的r)但不是本质区别,外国也是各种方言(比如据说东伦敦就完全不是标准英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音节,一个单词里,一定是有一个音节是重读是饱满发音的(比如元音的字母音,a,o,i等),如果是单音节,那本身就是重读加饱满发音,而中文没有饱满发音这个概念(英语没有四声的概念)。比如外国人说,你好。他是说 ni hao,听起来拖音带调的,对他来讲是两个单词。如果是是一个单词nihao, 就发成ni'hao,重读都在好,前面弱化。再比如,好,中文简单干脆,而英文的how,是一个很长很饱满的音,长的原因是嘴型也经过了变化,从张口的饱满到闭口的弱化。总结:1、要把重读音节发饱满,但不是整个多音节单词都要发饱满;2、不饱满的也要发,有时候甚至只是个嘴型,声音都不出来,但要有这个过程,英文就是靠这种过程来辨识单词,否则就听不懂了,或者听成另外一个单词了。
- 发音规律-元音的饱满与不饱满,一个单词相连两个音节,一般不会同时元音饱满的情况,例外是组合词或者特别强调的,比如robot,前后两个O,都很饱满。比如E,饱满的时候发red,弱化的时候发i音,elevator, 第一个e饱满,第二e弱化,第一个a饱满,后面的or弱化为er,而不是饱满的accord. 比如warrant,第一个a,饱满,第二个一定是弱化的额音,否则发音很怪。
- 发音规律-重点音节的选择,-一级规则:倒一倒二倒三,①单音节词几乎都按重读音节对待。②双音节名词60%以上是第一个音节重读;双音节动词有90%以上是第二个音节重读(倒二)(这个规律在动词名词是同一个词的情况下非常适用:record, conflict);③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的单词中有比较大的一部分是倒数第三个音节重读(倒三);④能辨清词头、词干和词尾的,一般都是词干重读;二级规则,以ic,tion,sion,ssion音结尾的单词,重读音节倒二(也就是:字母组合前紧挨着那个的音节重读)
- 发音规律a:a,正常就两种发音apple,late,但在w(包括wh,h不发音的情况)后面,经常就发water, watch, wash, what,want, warrant。(wage,wager, wave,whale除外这些都符合 结尾:元音+辅音+e的结构,元音要发字母音)
- 发音规律r:这个特别容易跟中文的日混淆,区别就在于嘴型(只要嘴型对了,总是大差不差,嘴型不对,就模仿不出来,一定要注意),日是舌头平的,r发音是舌头抵在上颚,气流从舌头两侧通过,really
二、句子结构(语法)总结
- 句子结构1---句子主体---一个句子只有一个动词谓语(如果有两个动词,第二个必须做调整)。英语里一个句子,不管多么复杂,一定不能缺的的,就是两部分,主语+谓语。这个谓语干了什么是最重要的,所有的都围绕这个谓语展开。中国没有这个习惯,经常一句话会没有谓语或和动词也是可以的。比如,我在家。英语必须是I'm at home. 本来如同中国话,I at home也能说明意思,但英语不同意,但又没有实际的动作可以加,那怎么办,必须加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动词,be(is, am, are, was, were, been),中文翻译成系动词, I'm at home.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有了I am这个骨架,就可以在一个句子无限的增加内容而不会混淆关系。 中文:我在家看电视,这句话从英语来看是不严谨的,到底是说在家,还是说看电视,如果是在家,那应该是:I'm home wathing TV,如果是说在看电视,I'm watching TV (at) home. 如何增加句子复杂性,1、逐个信息强调,强调主语I,Only I am at home. 强调am, I'm really at home. 强调home, I'm at home that is very warm. 2、增加信息,I'm at home with my Dad. I'm at home today. 3、增加目的 I'm at home to have a rest(to watch NBA/to do my homework).
- 句子结构2---疑问句----英语是讲礼貌的,所以当疑问的时候,一定是先告诉别人,我是问问题了,不是像中国人全靠语调来描述,中文一个句子写下来,如果不加个问号,几乎不知道是不是问句。比如问:你是谁?英语是 Who are you? 你的名字是什么? What is your name? 这种翻译被翻译成特殊疑问句,其实翻译的不好,好像很特殊一样,其实不如翻译成,What疑问句(虽然还有how开头的),就是上来就用what/how来表明要问个东西了。另一种疑问句是一般疑问句,这个翻译也不好,怎么就一般了?翻译成:YES/no疑问句,就可以了,就是要用yes或者no回答的。这种疑问句,怎么起头呢?为了礼貌起见,把动词前面,直接把动词放前面又有强调这个动词的嫌疑,所以生造了助动词放前面,这个助动词本身也是没有意义的,主要是Do,所以这个do在这里不是动词do,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语气词,Do you like flowers?前面讲的系动词BE也可以,Are you OK? 系动词和助动词的共同处,是都没有自己的意义,区别是系动词可以自身作为谓语的动词出现,do不行,必须得有正式的谓语动词。总结一下,其实中国的古文有点类似于英语的意思,比如: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中的《愚公移山》,这里面的焉,就是哪里的意思,就是英语的where。And where do we put the stones and soil? 当然不严谨的地方也有,就是把主语省略了。
- 句子结构--系动词/助动词,这个在上面说了,但我觉得要单独再说一下,因为孩子特别容易混淆,do有干活的意思,have有“有”的意思,is 有“是”的意思。但当作为系动词/助动词出现时,是都没有自己的意义的,完全是为了辅助体现语法和时态的。(下面的时态也会讲到)
- 句子结构3--定语从句---,英语是如何从主语+谓语,变复杂的,从句是最主要的手段,其中定语从句是我们汉语最不习惯的(我们压根没有这种用法),也是英语作为逻辑性最强的语言的根本所在。I want to do something someone else will not to do, for example, writing a word a thousand times. 我想做一些其他人不太会去做的事情,比如写一个次写一千遍。对于第一句,英语直接说我想做点事情I want to do something,然后用一个从句去描述这个something事情someone else will not to do,这个句子就是单纯描述something。中文没有这种做法。如果不讲清楚,直接看成do something someone else是反应不过来的。另外一种说法:I don't like what he did. 我不喜欢他过去做的事情。英语是我不喜欢一个东西,然后那个东西使用一个从句进行描述what he did.(其他从句已经是独立句子的概念,后续再说)
- 句子结构4--重点词及内容前置---英语一个是逻辑性强(结构、从句、时态等),另一个是在此基础上,强调倒装,其实翻译成倒装是不对,应该翻译成重点词前置。倒装是客观描述,主语放到谓语后面了,其实应该理解成谓语因为强调,所以放到前面了,给孩子解释时,要说明,凡事重点的,都可以放到最前面,句子结构顺着改变。比如:There goes the bell. Come TOM here. Here you are等。另外的如 It's time to go. 强调的是time,所以把to go这件事先弱化一下,用it替代。
- there be 句型,无论如何都没讲明白(太诡异了,跟中文一定关联也没有),后来让儿子读了一个句子50遍,希望有印象。最后总结是: THERE这个单词,很少放在句首,只要放在句首,基本就是代表 “有什么”这个句型。
三、时态
- 英语要讲究时态---英语是非常强调逻辑的,逻辑之一,就是说一件事要说清楚是什么时间的,英语没有要求每句话都说什么时间的,他直接要求在动词里体现出来(我前面讲过,英语就是 主要+谓语动词),这个跟中文区别很大。He was my friend。通过过去式,说明是过去的朋友,根据前后文关系,这有两种意思,一是现在不是朋友关系了,二是这个朋友可能过世了。My teacher loved to play card.也是这个意思。
- 英语是发音语言--时态一定要通过发音的变化体现出来(当发音不够的时候,再增加助动词)(而不是通过音调表情等,就是语言涵盖所有),现在分词,是加ing,方法是拖长发音; 过去式和过去分词,是加ed,加个沉闷的尾缀。
- 时态1---现在进行时----be+doing 句型,be 是am is are was were 就讲不清楚,doing是泛指动词+ing也讲不清楚,总是理解do就是一个特定动词。总结:ing,是个拖长音,就是代表这个动作一直在持续,叫做“现在进行时”,一直在进行中。同时,在这种情况情况下,前面一定要加个be
- 时态2----过去式。同12,ing是拖长音,表示持续进行,过去式,代表过去发生的,所以加个 d的发音。可能在历史的发展中,很多常用动词的过去式,都变得简单而不规则了,我们要注意,英语是通过发音来区别单词和时态的,因此不管怎么变,原则就是一定要有变化,跟动词原形不一样,这样说话的时候才能听出来。比如go,过去式应该是goed,但可能跟good重合或者别的原因,改成went;过去分词改成gone;比如eat,ate,eaten,blow,blew,blown,就是发音要想法变一变,让更容易听出来,顺便更简单一点吧。
- 时态3----未来时态。主语+will+谓语动词原形。改发音不够用了,太麻烦了,增加助动词will
- 时态4----完成时态。主要+have/had +过去分词。光发音不够用,与过去式非常容易混淆,所以增加助动词have,就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
- 时态5----虚拟时态。我最欣赏虚拟时态了,我们中文说,如果怎么样,就怎么样。有时候很难区分出来,这个如果是真心的还是假意的。但英文要求必须说清楚。比如这句话:如果你有房子,我就嫁给你。IF you have a big house, I will marry you. If you had a house, I would marry. 第一个句子是商量着来,你有房子我就嫁给你(具体你有没有还不知道,你要是有,我就嫁了;可以理解为相亲刚开始的时候的的发言);第二个句子是虚拟语气,说明的是你现在没有房子,所以我不能嫁给你,说的很实在,所以为了跟第一个句子区分,把have改为had,因为你现在没有(可以理解为相亲的后期,已经了解你没有房子,只好安慰你 ,你没法子呀,嫁不了,同时那个will,也改为过去式的would以示不可能)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