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
人们彼此并不了解,相互截然不同,却自以为是亲密无间的挚友,一辈子也没有觉察到彼此的殊异。待等对方死去,还哭哭啼啼地念一番悼词
虽然表面是不断地制造笑脸迎人,但应该说内心是拼死命的、汗流浃背、冷汗直流地对其服务。
“讨厌的东西不敢说讨厌,而对喜欢的东西,也不敢说喜欢,仿佛行窃一样提心吊胆,只觉得痛苦难当,陷入无法言喻的恐怖感中”
“没有人在遭受别人责难与训斥时,还能愉快起来,但我却从人们生气的怒容中看到了比狮子、鳄鱼、巨龙更可怕的动物本性。平时他们都将这些本性隐藏着,可一旦找到机会,就会像那些在草原上温文尔雅的牛,忽然甩动自己的尾巴抽死肚子上的牛虻。见到这种情形,总是会让我毛骨悚然。一想到这 种本性亦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本钱,我便从内心里绝望。”
“我曾经无数次祈祷自己被人杀死,却从未动过要杀人的念头。那是因为我觉得,这样做只会给他们幸福。”
“太过畏惧人类的人,反而更期待亲眼见识下可怕的妖怪,或是越神经质越胆怯的人,越期待一场比暴风雨更强烈的风暴。”
“懦夫,连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也会让人受伤,有时也会被幸福所伤。”
“若能避开猛烈欢喜,自然不会有悲痛袭来”
“我仍然认为向人诉苦不过是徒劳,与其如此,不说默默承受。”
“家里的事不可说,身上的痛苦不可说,对明日的畏惧不可说,昨日之耻不可说。”
前前后后一周的时间,看完这本听说了好久的书,真正决定看它的时候,是源于网易云的一首歌—文学少年的忧郁。其中歌词写到:我喜欢的小说家,你也有在看吗?分明是很久之前就自杀死掉的人,一路过来尽是耻辱罢了。偶然之间,了解到这个善于将疼痛放大的作家。
大多时候我都认为迟钝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力,但自己也无可避免的变得越发敏感,因此也越发痛苦。作者在最后写到:如今的我,谈不上幸福,也谈不上不幸。 一切都会过去的。 在所谓“人世间”摸爬滚打至今, 我唯一愿意视为真理的,就只有这一句话。一切都会过去的。在他笔下的叶藏自小时候就开始以丑角的方式,去“服务”每一个人,从开始就害怕人性,然而却依然装作一个正常人,游走于其中,结交到还算朋友的朋友(我身边的人大多都是比目鱼和崛木的缩影,因此也不可避免的认为还算是个朋友),想要在这样失格的人间去寻找内心的依靠。殉情失败,开始大量饮酒,继而通过药物控制,最后被安排回老家,去安心等待上帝的降临。他生活的痛苦来源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自己,因此世人不会给予同情,反而是冷漠的观看。敏感的叶藏不断的受到生活的压迫,可能活着也是一种痛苦吧
小说的最后写到“我所认识的阿叶是非常正直,相当机灵的,若是不喝酒,不,就算喝了酒……他也是一个像神一样的好孩子”
久久不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