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记忆
小时候盼望着过年,从一放寒假开始意识里就没有了星期几,每天数着今天是腊月二十几。
爸爸毛笔字写的好,家里的春联理所当然每年都被他承包,他会很高兴地承担左邻右舍的春联。爸爸写春联的时候喜欢让我帮他压着纸,自己则沉浸在潇洒自如挥笔写下的作品里。每每写好一联春联,爸爸总是笑眯眯的细细端详,像在看自己心爱的孩子。我的任务是把写好的春联小心翼翼的端到开阔的地方,让墨迹自然晾干。那墨汁特有的香味弥漫在整个家里,大家知道,年要来了。爸爸每次让我帮忙,其实也许在熏陶我,让我爱上毛笔书法。那时年龄小不明事理,也总不能静下来去练字,至今写的毛笔字也不怎么好,可是那浓浓的墨香总也在记忆里挥之不去……
妈妈负责全家人的后勤保障。妈妈娇小的身躯总是忙碌着,妈妈在家,家里就会充满欢声笑语。厨房里飘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勾引着我们的味蕾,我和哥哥“两只馋猫”通常会不睡觉,熬着等美味出锅尝上两口来满足一下味蕾,姐姐总说我俩“馋涎已滴”。妈妈会用她的巧手为我们每人做上一身新衣服,新衣服过年以前是不能穿的。所以年三十晚上,每个家庭成员都会把自己从头到脚的一身“行头”整理好,只等大年初一早上吃完饺子换上新衣服,大家兴致勃勃的各自去找自己的玩伴。而只有妈妈一个人在家里,她还要给大家准备午饭。小时候总是喜欢问:妈妈,你咋不妈妈穿新衣服呢?是不是你就没有好朋友?妈妈总是笑着说:一边玩去!
奶奶是最有意思的,她老人家慈眉善目,也是最迷信的一位。奶奶总说自己运气最好,里面包着硬币的饺子每年都被自己吃到。(她老人家却不知道,这都是妈妈一手安排的,包硬币的饺子提前做了记号。)奶奶会叮嘱家人初一要吃最好的饭,穿崭新的衣服,预示着这一年生活会越过越好。
鞭炮是过年必不可少的,年三十开始就噼噼啪啪响个不停,我们小孩子舍不得花压岁钱,就三五成群的在那个鞭炮屑里找寻,一旦发现有个未点燃的鞭就会欢欣鼓舞,像是捡了个宝,大声向同伴炫耀着,哥哥说我这是“昭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