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届奥斯卡
查看话题 >看完《绿皮书》,好想拥抱我的朋友们啊
“关于《绿皮书》,我更想谈的是友谊。”

昨日,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揭晓,《绿皮书》拿到了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影片三项大奖。
但它的可贵,不仅仅是拿下了含金量最高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创剧本。对好莱坞电影来说,叙事是最基础的能力。《绿皮书》的剧作不仅扎实到可以按分钟来分析推动剧情的逻辑,两位主人公之间迸发出的友谊,更是最为精彩之处。
电影一开场,先把我们带回1962年的纽约风月场,一个酒吧老炮儿托尼的人物跳到了你的面前。
1962年,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呢?
我记得高中的时候看《邦尼和克莱德》,无意掉入了美国六十年代的时光圈,发现那是一个极致激烈又浪漫的十年。那个时期的美国正是“垮掉的一代”,是妇女解放运动、黑人平权运动、嬉皮士浪潮升起的年代。那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乐队“披头士”诞生的年代,是马丁·路德·金《I have a dream》向全世界高呼的年代,也是人类敢于幻想成真第一次登上月球去看月亮的曼妙岁月。
总之,它破碎、疯狂、萧条而迷人。
宏大格局一直是奥斯卡的传统审美价值传输,但《绿皮书》的可贵之处在于,讲种族平权这样容易流于俗套和说教的主题,它叙述的轻松温暖、趣味盎然。尽管有人会觉得它仍旧逃脱不了近年来奥斯卡crowd-pleasers 的趋势,但它极具普世价值。
故事讲述一个黑人音乐家唐,雇佣了一个底层白人托尼做司机,去往当时黑人尚未平权的美国南部巡演,一路上两人不断摩擦笑料不断的故事。一切都不令人意外,但你就不知不觉看着他们发笑或者心酸,不知不觉爱上了电影里森严优雅的他和粗俗生动的另一个他。于是你看完电影会生出一种渴望,谁不想和最好的朋友一边开车旅行一边吃炸鸡呢?

01.
我们不去谈电影中那些非常精准的表现阶层、差异、歧视的部分,电影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些。
我想要说的,是这个世界上除了爱情以外,同样伟大的人类情感——友情。
亲情是有根基的,它是友情、爱情、亲情这三种感情中唯一具有“爱”的条件的。它落实,具备无中生有的条件和循环繁衍的天性,我们的生命是有来处的,于是我们天生被爱和反哺。
基于这样的对比,大家会凸显爱情的伟大。因为爱情是一种突然发生,英文里的fall in love,像一枚硬币掉进玻璃杯,“咚”的一声,漂亮的坠落后打出一朵水花儿,是沉溺又奋不顾身的姿态,没有一丝一毫的思考,整个人伸开双臂游起泳来,路过的小鱼纷纷凑上来伴舞。
又因为此,我们总是自然而然忽略了友谊所催生的爱意,但其实我觉得友情才是对人类要求最高的情感。前一段时间读庆山的《夏摩山谷》,在刻画的种种关系中最让我感到深刻而高级的反而不是爱情,那种“不是一场世俗的连接,而是心灵的联盟”令我感到高远而广袤。
遇见爱情是巨大的浪漫,但人和人之间冲破了男女之间的旖旎情爱,进入到人本质的连接,从而达到庆山所写的“心心相印”之境,这绝不亚于是场神迹。
《绿皮书》的可贵也是如此,两位主角一黑一白,一个经受过良好的教育,是享誉世界的音乐家;一个是混迹于酒吧,为了五十块钱和人比赛吃汉堡的粗俗底层。只是编剧让两个人从肤色到阶层的倒置让一切故事都显出了轻松之下的深厚质地。

这一路上,黑人音乐家优雅的坐在后座,听着托尼跟他科普大众流行音乐,一个嬉皮笑脸的混混遭遇了一路心灵的再教育。他们一开始闹着因为出身和习性差异带来的矛盾,爆发各种让人会心一笑的桥段,最可爱的要数两个人路过了到了肯德基的故乡,托尼兴奋的买了全家桶,培养了一个优雅进餐的音乐家艰难接受了大口吃炸鸡的乐趣。
并在这一段里,听乐天快乐的托尼讲出哲学意味的话,我们第一次在电影中看见黑人音乐家露出没有防备的笑容。
好的电影总会时刻体现人物的多面和矛盾,因为那才更接近现实。
在吃肯德基一路欢笑以后,是我们的音乐家仍旧一脸惊诧的坚持让托尼把丢出窗外的可乐杯捡回来的反转。每个人都做着符合他们人物特性的事,但在这种影响下,托尼逐渐开始认识他眼前的这个人。
当他真正走进音乐厅,听到和看到了唐在弹钢琴的样子,他的脸上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与有荣焉”的喜悦。我常说,人在本性的好面前是没有迟疑的,美好本身就是结果本身,它们为你带来的感受是生动而直接的。托尼看到了他在舞台上的光芒,也看到了他在演出之后独自喝酒的沉默。

他看到了唐在演出时候备受尊重爱戴的荣光,也更见识下台之后他仍旧无法走进不接待黑人的餐厅,甚至不能使用卫生间,两个人还曾在“落日镇”被捕(当时美国南部有些地区规定落日后不可出现黑人)。托尼在这一路上逐渐被唐高尚的人格影响,对着歧视他的警察出手就是一拳,为此换来了牢狱之灾,最后的解决方式颇有几分黑色幽默的意思,肯尼迪的弟弟专程来为他们解围。
但这“特权”带来的结果让音乐家感到难堪,因为他占用了这些本该为国家效力的人的时间和资源。这是一种高贵自知的自觉,两个人爆发出一些争吵,被这个世界层层拒绝过的唐对着托尼说“你只需要忍受这一晚都不行吗?”这背后的坚硬是:我就这样生活了几十年啊。
其实翻译一下,就是在说请你理解一下我好吗?
后来托尼写给妻子的信中说“大概天才都不容易快乐”,经过了这些摩擦,同仇敌忾,两个人开始越来越紧密。信件在整个后半程起到了非常好的线索作用,有力的推动了两个人之间灵魂的接近。因为唐开始参与到托尼的真实生活,他帮助他写词句美丽的情书给托尼的妻子。

02.
电影的后半程,托尼开始越来越理解音乐家的处境。那场暴雨中的争吵让教养包裹的音乐家走进瓢泼大雨,喊出“我既不够黑,也不够白,我甚至不够男人,托尼,你告诉我我是谁。”
在六十年代的美国南部公路上,包裹严严的音乐家最终暴露了他全部的脆弱。但这电影的确令人感到温暖,因为这个在酒吧混迹前半生的混子托尼后来告诉他:我一生都在纽约的酒吧,我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
几十年后的今天,“同性恋”依旧是尚在进行中的课题,六十年代的托尼却全盘接收他的朋友唐。这个唐,是外人眼中在白宫备受尊重的音乐家或者那些虚伪富人的豪华装饰品,或者仍旧是人们根深蒂固的“黑鬼”,他眼里的朋友是没有标签傍身的活生生的人。
他优雅、真挚、坦诚、孤独,和他有许许多多的不同,但他们拥有穿越外部形式鉴别真心的能力。对音乐家来说,他也全盘接受这个胃口好的惊人的意大利白人,接受他的粗俗、某些时候的恶趣味、他的意大利口音、不够精致高级等等,他们不粉饰残缺,更不会被自己的经验和出身绑架自己的心灵。
他们能够本能的明白,作为独立个体的人格才是衡量一个人真正的价值。

这是一部好的作品能带来的启示,好像安哲罗普洛斯所说:
电影唯一能做的就是使时间的流逝变得甜美。它给人做伴,让我们的生活稍微好一点,那就是好电影、好诗的作用。
这同样也是电影中音乐家对托尼所做的事,是音乐和艺术对人类蒙尘心灵的种种唤醒。“这些作品的意义,就是让你忍耐,让你等待,让你幻想,让你做梦,让你期待……还有战斗。”
这部电影让我想要拥抱我的朋友们,因为我意识到,朋友才是我们今生选择的“亲人”。我们曾经毫无瓜葛,是巨大的磁场和愿力让我们遇见,介于人本性人格的投契、认可才能成为朋友。
朋友的作用是什么呢?是托尼可能会为了音乐家教训不让他用餐的餐厅领事,是为了钢琴品牌的竭力争执,争执的不是虚荣的品牌包装,是这背后对音乐和艺术的敬重,这种敬重来自音乐家的信仰。也是唐坚持让他捡起来垃圾、为一块儿掉在地上的石头买单的相互滋养。

友谊是真正的理解、尊重,是到了最后不需要向你解释你也明白我的心意。现代社会里,我们觉得钟子期俞伯牙那样的友谊是传奇,也觉得唐和托尼有非凡的经历。
而普通生活里的普通人们,我们却也和他们一样,时时刻刻需要朋友。甚至在人生许多重要的时刻、关卡都是朋友的陪伴和需求。这两年我遭遇了许多命运的难题,我常说如果没有朋友们的鼎力支撑,我可能无法平顺的度过。
而当我问起来该怎么回报这些友情的时候,他们会告诉我“请你和人间遇到的任何人类快乐下去就可以”、“请你也做我生活里的守护神”、“请不要一丝一毫的怀疑我们之间的感情,所有你以为的付出都出于你值得被爱。”
我把这一切当作是我生命里最珍贵的馈赠,我也同样建议大家张开双臂去拥抱你的朋友,向ta们表达你的爱意,抓住ta、拥抱ta、不错过ta。
爱情可能有过转瞬即逝的瞬间,但友谊一定是上天送给我们最长久的礼物。
*文中配图均来源于网络,《绿皮书》剧照,版权归属原作者
本文作者:走走小姐。影评人,写作者,普通江湖儿女。“我们经过的日子都在你的震怒之下,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

-
惊鸿一面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18 08:56:50
-
Summ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02 19:27:25
-
鲤鱼多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02 18:18:34
-
Ameiwu_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27 07:29:47
-
Wonderland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26 20:3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