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渡杀人记
1.
雪夜是杀人的好时机,且今晚有月。
鼓声响过,坊门已闭。李渡伸手把柜顶的短柄朴刀拿了下来。他惯常用剑,但今夜杀人必用刀,月下可血溅三尺。
绑腿,勒腰,蒙面,出门。沿着鸡儿巷向西走了五步,李渡突然掉转头跑回家。
今夜太冷。
师父叮嘱过:莫要着凉。

2.
二十二岁,不成家,在洛阳城叫人瞧不起。
李渡长得细眉,窄眼,无须,并非美男。有几位仰慕魏晋遗风的风流才子,曾来追求过他。刘方平写了两首情诗,李渡,不答应。
师父走前把他的生辰八字压在了米桂坊王妈妈家。五年,有两户来问过。一家女哑,一家女盲,没成。王妈妈保媒的名声,坏在了李渡手里。
今日由当崖山回城,西郊有酒席,新人丰腴柔美。李渡装旧友入座,不饮酒,只吃菜。
明晚就去杀人!他又在心里念了一遍。
3.
腊月初三,雪雨。李渡畏寒,睁眼卧床。
门响,有酒香。
是陆衍之。
李渡只此一友,五岁时两人拜了同一个开蒙的拳脚师父。他住草房立大志夜半杀人,陆衍之居贵安坊,三入武举而不中。
衍之原叫士明,前年英王李显继位时,户部派人通知他改名,避武后和其父武士彟的讳。士不可用,明也要避曌。是李渡挥笔,给挚友起了新名。
陆衍之白且胖,冒雪行至,额间有微汗。照例带了新炭,给李渡取暖。一壶陈酒,自饮。
——你杀了人了吗!
——你入了举了吗!
4.
第六次翻墙。
除夕夜,菜冷屋寒,李渡受凉。鸡打初鸣,他已经翻进刘方平家的净所。
至天光,三进三出。
李渡居处,只两间草房相连。是修业坊中最小、最破的房子,本为刘家大宅后街每早卸菜的所在。师父去后半年,李渡三餐难继,以每月半吊钱的价格租了下来。
如此,若逢泻大事,必翻墙到刘方平家如厕。
彼之茅房,大如正室。
5.
永昌茶肆的碎玉,一个板儿两壶。
李渡喝了一壶半,朱三才落座。 ——我二十二了。
——嚯,两年没见,有夫人了吗?
——每日翻墙练腿,当崖山练剑,功夫不曾放下。
——如今搬哪住了?
——侯门深府,贩夫走卒,你给单子,我去了。 呸!
朱三吐了嘴里的茶末。 ——这行不纳状子不能进。徐元庆杀官被捕,正往洛阳押解,你去了他。
——他为父报仇,该活。
——罢了,有志无心,何苦伤你师父江湖一十八的名声。 李渡摸出一个板儿搁在桌上。
——最迟入夏前,一定给你状子。
6.
洛阳不比长安,是早前的事。
一年前,武则天把洛阳由东都升为神都,城里喧闹了数日。
李渡享国姓,不中意武曌。去年敬业军勤王,败毁润州,他叹过两声。
既在洛阳,就杀武则天吧。 是夜,
三更一刻,
皇城墙下,
李渡左肩流血。
城墙三丈四,九龙爪绳不够长,没能勾住檐角,半空中碰一下墙壁便开始往下掉。天黑,李渡眼睛不好,耳闻身影动,没躲开。五斤重的精铁爪“嘶”的一声从他肩头划过,扯开了夜行衣还有一点血肉。
李渡休息了半个月,怕牵动伤口,不敢翻墙如厕,终于添了马桶。
7.
四月,春残。
刘方平派小厮送来了第三封信。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墨,是点漆堂最好的墨
纸,是青檀斋最好的纸。
这两样,李渡都认不出,只觉诗好。
躺在床上,以信覆面,往复念叨: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他想起今早去刘府如厕,白色的梨花撒了满地,煞是好看,踮着脚走,还是把几片梨花沾了鞋底,怪可惜。
(大约2018年未入冬时写的,写不下去了,放这搁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