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旅行
文·范思朦
南充读书会如期进行,这一期,主题与书无关,是关于春节期间的旅行。说是无关,但是又十分相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已经是千百年来读书之人的行动准则。读书之乐与山水之乐,异曲而同工也。

出走就是学习的过程。这一期,参会的人员分享了他们在春节期间挤故宫、逛云南、看洛阳、走川西的经历。他们于万千繁华的春节灯饰中,找到了皇城的繁华与落寞;他们也在泸定桥的桥头前,看一统山河的疆域之梦;他们也在白马寺的历史前,读几个朝代的兴衰交替。这些,大概是书中不能明白的。书中的东西是抽象的,是需要想象的,更是需要实践的。当我们读到“地狱即是天堂”的时候,很难明白这个矛盾而复杂的场景是怎么一种状态,但是当我们站在牛背山的山峰,看到脚下的路,看着触手可及的蓝天,以及遥远的地方,满山堆积的白雪,那些美景之下其实寸草不生,对于视觉是天堂,对于触觉却是地狱。看到天灯及万寿灯,我们也很难从书中的描述看到一个王朝的缩影,不能体会到那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骄傲与腐朽。但是存在眼前的事物却真真地告诉你,这一切都曾经存在过。

围炉而坐的人,在春节都去看了祖国的历史。上溯到蚕丛及鱼凫的古蜀文明,再到龙门满山的石窟,最后到达建国前夕的激战,让春节这个本身古老的节日又更加厚重了。加上云南白族的歌谣、大理段氏的传说,短短的几天,我们在春节经历的不仅仅是与家人的相聚与团圆,更是一次与世界拥抱的团圆。

读书也是如此,翻页之间,就是另外一个世界。读书让人沉浸的那一霎那,你的世界就与外界不同。而当你出走天涯,在繁杂的人世中徘徊,在三星堆的青铜器前驻首,不也是将你从事件拉扯到你自己的天堂之中吗?读书有时候不需要那些生涩的学术术语将你的知识进行加持,有时候甚至可以不求甚解,也不需要你能张口就背诵那一段名言,只需要我在读这一段的时候,感到身心愉悦,无比快乐。我想,读书的目的大概也达到了吧。至于读书之后能有什么变化,我觉得不尽然,但是时光总会留下痕迹,你读过的书,总会在你的脸庞留下抹不去的印记。

正如我们走过的路,劳累并且拥挤,但是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