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过不“正确”的生活
查看话题 >一个毫无逻辑的想过不正确生活的碎碎念女孩
所谓的“正确”与“不正确”
最近在看乔布斯传记。刚刚开始看,发现乔布斯个性鲜明。这种特别从小就显现。可能与个人的人生遭遇经历有关,当然也是先天赋予的。
所有时代的伟人从来不属于过“正确”生活的行列。都是拥有极强个人色彩,个人特色,个人风格的独特性。离经叛道,与众不同。
而我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经历也是按部就班。从小到大,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积极生活。生活无波澜也无新意。但是希望自己虽然平凡普通,但是可以做自己。不受世俗约束。
回忆一下自己的过往人生,也在这样进行,虽然有点小插曲。
1-小时候,在深圳定居的亲戚过年到我家,开玩笑问我要不要做他们的女儿。我的心里满满的愿意与期待。亲戚家很成功很有钱,如果真的做他们的女儿,我的人生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会接触到完全不同的人,会从小就接受好的英语教育,会从小培养各种才艺,会有出国深造的可能。
当然这都是一句玩笑话引来的我的无限遐想啦。生活从来没有重来的机会,哈哈!白日梦做下就还是要回归现实的。这只是为了说明:我可能对血亲这种东西没有太强大点感情。有点冷血。比较现实。骨子里的慕强。喜欢成功,喜欢优秀。当然这也与原生家庭关系重大。从爷爷那辈起,我们家就是最失败的。爷爷的兄弟姐妹都是成功人士,顺带着他们的第二代也是成功的,都是公职或者教师或者企业家,顺带着到第三代,我们家与其他家依然存在着不可逾越的差距鸿沟。我们接受的教育,我们成长的环境,虽然后来我考上大学,虽然我毕业后在深圳工作,但是很多东西是骨子里的吧!
2-上高中的时候,经历了初中三年众星捧月的优秀,成绩从入学开始就奠定了基调,在重点班倒数。特别是在高二的时候,数学成绩严重拉后腿,导致排名一直在后列。除了从优秀到差劲的心里落差,还有对未来的无限迷惘,凭着我现在的成绩上大学有可能吗?为什么高考有数学?为什么数学不是选修?开始厌学,想退学。总觉得自己很不一样,即使高中辍学,即使没上大学,也可以活得很好。幸好,这种念头没有成功,读完了高中,也幸运考上了二本。虽然数学成绩还是后腿,在班上倒数的数学成绩让我只能上二本。本来但凡我的数学达到平均,上一本不在话下。
但是其实也是怪我自己吧,数学不好上从初三开始显现雏形的。因为初三的数学老师有点严苛(当然是对别人严苛,对我很好啦)我不知道我哪根筋搭错,就开始讨厌数学老师,顺带着讨厌数学。但是因为初中的数学比较简单,所以并没有对我的成绩有太大的影响。然而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高中一入学,因为坐后面眼睛近视没有及时配眼镜,导致入门就受挫,导致自信心受挫,加上初三的基础没打牢,几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导致我高中数学没入门,从而导致越来越不愿意学习数学,从而导致数学越来越学不进去。反正到高三的时候,数学课我是逃课去操场吹风发呆的。数学晚自习我是逃去花园看星星唱歌的。对数学的完全放弃,有一个好处就是,我比其他同学多了大把的时间干别的。所以我买了无数的杂志(读者,青年文摘,格言,海外文摘等等各种)。别人在刷题的时候我在看杂志,别人在努力攻克难题的时候我在看杂志。到后期班主任也不管我了,也知道我对数学完全放弃了。
现在回想,我有点后悔,后悔初三时候的任性,后悔高一时候的懈怠。其实我基础不差,当时如果努把力,可能一切都不一样了。但是也不后悔,毕竟我的整个高中比其他人轻松太多。高一高二和我一起疯玩的同学,到了高三都在拼命学习,屁股长在凳子上的那种拼命。然而,也只是数学比我高几十分,然后其他科目成绩一平,我们总分差不多,学校差不多。哈哈,按照性价比来说,我说赚到了。我的这种选择性价比高很多。
3-毕业之后,经历了亲情的冷漠吧。所以我现在对于家人感情淡漠。不爱回家,即使过年,我宁愿一个人在深圳或者出国玩。
我知道我从小性格就比较怪,别人对我好,我心知肚明,我也会加倍回馈。别人对我冷淡,我会加倍冷漠。例如毕业最难的时候,我对家人掏心掏肺的好,拿一点点工资,在深圳租房吃饭交通,还拼命想着家人,家里的吃穿用度全部由我采购,而且我乐此不疲。但是后来发现我的这种付出并没有得到该有的回应。我就彻底想开了,有钱还是自己花吧,就不再给家里买东西了。回家也是不愿意的,除了气候原因,当然就是不愿意去应付过年期间的各种人情往来,讨厌去别人家吃饭,也讨厌别人来我家。反正就是讨厌各种人情世故。懒得应付。
但是现在这样的生活,我超满意。我就是做自己的主。没有任何人可以说三道四。即使说,我也无所谓。爱咋咋地。做自己。虽然在别人看来我没良心。so what?
身边看过太多这样的例子。培养一个大学生,就是培养一座小金库,拼命贴补家里,自己活得惨兮兮。一个女孩子,一点存款没有,工资全给家里置办,给父母的虚荣心买单。到头来,工作几年一分钱存款没有。这种例子见到太多,而且这些人虽然不情愿,虽然知道父母家人的无节制,但是就是没办法,迫于从小接受的教育,迫于外人的说三道四,迫于自己的羞耻心,心甘情愿或者心不甘情不愿在给家里拼命奉献。
4-对于朋友。最开始和一个从小到大的朋友绝交。绝交前她还发邮件控诉我的种种不是。我还有点难过,难过就这样失去了一个朋友。后面回顾我们从小到大的交往,我的付出总是被无视,只是看到我的索取。而她的付出,被无限放大。在别人眼中,我就是一个索取无度,不懂付出的人。所以我想开了,这样的友情,我不需要。
后面毕业,又和一个高中大学都关系巨好的朋友再无交集。没有绝交,但是就是不再联系,即使我们一直都在同一座城市。原因现在已经不太记得了。可能就是社会让我们都变了吧,变得不再是一路人。
还有就是现在,我可能对朋友的要求比较高,对自己的要求太低。导致我一点点问题就不想继续友情。因为逼着自己维系太勉强自己的。一个朋友,主动约我下班一起吃东西。然后爽约,说身体不适。我答应。后来发现和别人在约。第一,不说实话。第二,我是备选。两个理由都无法接受与原谅。但是后面我想想我不能太计较了,不能太小气,所以又恢复到以前的关系。第二次,主动约我去玩。当天又告诉我不想出门。我很生气。索性冷处理。不再主动联系。她联系我,我也没法展示原来的热情。因为两次的爽约让我不愿再要这样的友情。即使这种割舍让我很纠结,纠结说我不应该这么斤斤计较,不该对朋友要求太多。但是算了算了,即使以后后悔也算了,我不愿现在憋着自己。
5-对于人生。从来信奉自己最重要。其他东西都乖乖排队在后面。所以对于年龄,对于爱情,对于婚姻,对于孩子。从来就是自己开心就好。不会因为年龄到了,所以要找个人结婚。因为年龄到了,要乖乖结婚生子。因为我是女人,所以要生孩子。不结婚生子的人生就是不完整的人生。都是扯淡。我怎么高兴怎么来就是了。
虽然在现在社会,不结婚生子有个问题,就是你与社会的关联会随着你退休而慢慢终结。等到年纪大了,没法工作了,我在社会上的关联全部消失了,即使死去都无人知晓。想想都很可怕。但是管她呢,还有几十年,慢慢活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