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非遗 | 砚 第二十七课 古砚的制作(四):打磨与配匣

第二十七课 古砚的制作(四)
经过了选料、下料、设计、雕刻,
砚已经初具雏形。
制砚小工总算松了口气,
放下了使不好的金刚钻,
开始游刃有余地进入到最后两关
——打磨和配匣。

【打磨】

说到打磨,小编想问问大家,
知不知道近来最热的网络新梗?
喏,就是这个动作。

盘它!
不管什么东西,
只要喜欢,
先搁掌心里一通蹂躏。

盘,起源于撸手串包浆,
用身体的油脂滋养浸润宝贝,
抚摸、揉捏、按压……
直到把它盘得油光发亮。

虽然这是引申表达对某样事物的喜爱,
爱他你就盘盘他。
小编却觉得,
跟咱们对砚的打磨,
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不过,我们是用砂纸来代替手心,
进行“爱之盘”。

松花石砚精雕与磨光可以同步进行。
雕刻之前便可将砚底和砚侧进行两遍粗磨,这样既能清晰准确地观察到作品的形与色的关系,又能增加光洁度,给下一步用笔勾画出图形带来了方便。

每一件砚雕作品中,在点、线、面和形体的构成中,都存在着刚柔之分:有的地方圆滑柔润,有的地方棱角分明,因此在打磨过程中,一定要区别对待。

经过反复多次由粗到细的打磨工序,平坦、圆润的部位光亮如镜,而棱角分明的地方不需要打磨的,一定要保留砚雕艺术特有的自然粗犷风格。
这里,小本本记下来哈。

打磨的磨石一般分为80目、100目、200目三种,砂纸则分为240目、600目和800目至1000目几种。

砂纸示例
磨石和砂纸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让石材表面光滑细腻,除了刻意保留的粗糙原始的图案不必打磨以外,一些边缘和砚堂部位都需要反复打磨。
磨石和纱纸一样,目数越大颗粒越细,打磨后的光洁度越好。
磨石主要用来打磨砚石的边缘和图案相对简单的石砚。

磨石示例
根据设计需要,选择目数适当的磨石,掌握好力度。
打磨过程中要随时用清水冲刷以确定是否合适,觉得可以,之后再用砂纸来精确打磨抛光即可。
砂纸主要用作精致打磨,使石砚的手感更加光滑,打磨时的力度要轻微一些,随时掌握石砚光洁度的变化。
砚石磨光的好坏,直接影响砚石的品质及使用效果。
盘与磨,相似的动作,
蕴藏着相似的、满满的爱意。


【配匣】
终于!万里长征到了最后一步!

古人云:“砚无床,不称王”。其意是说一方佳砚必须配制好匣。精美的砚都要配上匣盒,砚匣具有美的观赏价值和坚固的实用性,且起到防尘和保护砚石的作用,使匣“与砚同寿”。

砚盒一般都是木制的,而且多选用名贵木材,以紫檀、红木、花梨、鸡丝、酸枝、金丝楠木为上。
砚盒的造型依照砚石的形状而定,砚与盒必须吻合,同时要考虑到木盒的收缩,达到与砚的造型和谐统一。砚盒本身要稍比砚石四周宽些,以便于砚石取出洗涤。
砚匣内壁还涂有漆,防止墨汁水分的蒸濡,使砚匣涨裂。另外,砚匣还应该经常打蜡,以保持光泽,防止潮气侵入。
砚匣的雕刻不可繁杂,杂则喧宾夺主,砚匣的子口要吻合严密,启盖灵活,使用方便。

到这里,我们古砚的制作就介绍完了。大家合上书本,随着我们的小工回顾一下制砚六大步吧——
选料、下料、设计、雕刻、盘砚(打磨)、配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