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自带文人焦虑的“性感主义者”
导语:吴晓波,被誉为“中国第一财经作家”。从1996年到2017年,吴晓波以几乎每年一本书的频率,出版了21本书。2001年出版的《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成为企业家必读书目。但谁能想到,1999年时,吴晓波还正陷在30岁的焦虑中,对未来毫无方向。

1.30岁的焦虑
1999年,刚过30岁的吴晓波,已经在新华社浙江分社工作了九年。作为财经记者,凭借对房地产市场的判断,已经贷款买下多套房产作为资产投资。本应是成家立业有为青年的优质典范,吴晓波却并不享受其中,反而莫大的焦虑一直困扰着他。
这一年,同在杭州的马云,召集十八罗汉开始创业阿里;马化腾创办腾讯,影响下一个时代的两位企业家已经打开了自己的世界。而靠写字立业的吴晓波,已经出版了三本书,却没有引起任何反响。

///章艳专访///
章 艳:我记得你在三十几岁的时候说过,这段时间你很焦虑,每天都神经紧绷,我想知道你这种状态是性格决定的,还是社会心态决定的?
吴晓波:就是30岁的焦虑,人到30岁的时候可能有一些大的不确定性。那个时候最焦虑,晚上睡不着觉就会想,胡适26岁当教授了,有些人30岁已经挂掉了,钱玄同说人过30岁就该杀头,五四运动的那些话,那些前辈的东西都在脑子里面乱转。
章 艳:对你影响太深了。
吴晓波:对。就觉得自己30岁了还在干嘛呢?就有这样的想法。
吴晓波:然后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可能有一个方向,但没有路径。鲁迅说人走得多了就是路。但这个路没人走过他就不知道。
吴晓波说他们这些人就像金庸小说里的侠客一样,小时候开始练武,无论是练少林、武当还是峨眉,练完武以后就要去杀人,但杀谁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武侠小说里那些大侠总是有很多人来挑战?因为只有把这个大侠杀了以后,才能证明自己很厉害,兵器榜上才能有排名。
后来吴晓波开始给别人写专栏、广告词、广告文案、给企业家写演讲稿,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字,像是一个不停去挑战的侠客。尽管有着30岁的焦虑,但在吴晓波的世界里,写作是一辈子的事情,他要一直写下去。

2.《泰坦尼克号》成就《大败局》
屠龙之技无以施展,自己的文字怎样才能够存留在这个时代,甚至更久,这是吴晓波一直无解的问题。直到1998年,电影《泰坦尼克》上映,不沉之轮“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让吴晓波嗅到了新的气息。
///章艳专访///
章 艳:你当时写《大败局》的契机是什么?
吴晓波:1998年的时候东亚金融危机,那个时候保健品行业很火,爱多VCD还有那三株口服液,还有沈阳飞龙,这些企业之前我都采访过。后来发现一年的时间里面突然倒掉了,当时就非常吃惊。1998年的时候还有一部电影叫《泰坦尼克号》,我就写了一篇文章叫《中国企业就是泰坦尼克现象》。我说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第一次出现了民营企业大规模倒闭的浪潮,我还写了几个案例。后来出版社就问能不能把这篇文章写成一本书,然后我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做了一些调研,写了《大败局》。
章 艳:《大败局》应该说是你的成名作吧?它让你从记者真正地转型到财经作家。
吴晓波:其实那时候根本也不知道会火,第一版印了一万本,然后到北京竟然被抢完了。后来加印了很多次,我们就知道这本书火了。
吴晓波:我觉得是写完《大败局》的时候,我大概找到了路。
《大败局》成功了,吴晓波抓住了一把书写时代的利器。《大败局》销量达100万册,成为企业家的必读书目。之后,吴晓波八年之内陆续完成《激荡30年》《浩荡2000年》等财经著作,梳理了中国两千年来的经济发展史和商业案例,奠定了他中国第一财经作家的地位,而吴晓波自己,也找到了一种独特的财经写作方式。
3.坚持“性感”写作
非财经专业出身的吴晓波对经济的所有热情都来自于对人的热情,长期在一线的新闻工作经历让吴晓波更喜欢从人的命运去讲经济问题。而一个人对时代有没有价值,有没有贡献,在吴晓波看来,与赚钱多少并不成正比例关系。
马化腾1998年创立腾讯,2004年上市,到2008年也已经10年了,这么能赚钱的一家公司,在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里却只是一笔带过。
当被问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什么最重要时,吴晓波的回答只有两个字,“性感”。
///章艳专访///
章 艳:那你研究了那么多企业,尤其是中国最顶级的企业,你认为做企业最重要的是什么?
吴晓波:性感。企业分两种企业,一种是性感的企业,一种是不性感的企业。不性感的就是它赚钱,但是它跟进步无关,它是个生意,大部分的企业都是不性感的企业。但是所谓的性感的企业是它跟改变有关系,跟激情有关系,它在不断地高速成长,这样的企业就很性感。
企业是否“性感”,是吴晓波选择书写哪家企业的最重要原则。2005年,吴晓波从作家转身为出版人,创立蓝狮子财经出版社,策划出腾讯、阿里、华为、万科等上百家在他看来“性感”的、值得被书写的企业案例,在传统写作领域做的风生水起。
十年间,互联网的发展,使写作和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变。数字阅读、标题写作,各种良莠不齐的自媒体层出不穷,靠标题、噱头吸引点击,却不生产扎实的内容。蓝狮子出版走入寒冬,成为仅存的民营出版社。
从作家到出版人,吴晓波始终坚持“性感”,事实证明这种坚持是被市场认可的。2014年5月8日,吴晓波突然关掉之前所有的传统媒体专栏,带着3名年轻同事开始重新跨界创业,成立个人品牌的自媒体——“吴晓波频道”。
此时的互联网自媒体江湖,厮杀惨烈。我们好奇也期待着吴晓波如何带着“性感”的基因接受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