怼怼心语-沟通中的“投其所好”
题记:对某些人来说,你对他们有多少用处,他们才会对你有多少兴趣。
——《孤儿列车》
在知乎上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不禁一颤,想起过去一年发生的一些事情,感觉这句话简直是诠释的淋漓尽致。
曾遇到这样一个人:表面是温暖易亲近的人,实质内心很寒冷的一个人,ta会在有人注意的时候,对你表现的各种嘘寒问暖,而当你真正需要帮助和支援的时候,ta会视若无睹。时间久了,你就会知道,这种关系的存在,真的就是你对ta的利用价值几何,你对ta们有多少的好处,ta们会对你有多少的亲切感。
这个时候,你心里会产生很多忿忿不平,你会怨恨这种凡事都想利用你的人,你会觉得人与人之间,很难有真心和坦诚,对这种充满利用价值观的人群,你恨不得敬而远之。
但是,我们却很少想到这句话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你与人沟通的时候,你的表达,能吸引别人多少兴趣,以及如何实现你沟通的目标。如果你在与别人交流的时候,表达的内容,均出自于你自己的角度,而不去考虑对方的感受和立场,那这种沟通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那么在我们表达的时候,是不是也需要考虑一下:我说的这个内容,对对方而言,能有多少好处?是能让对方实现精神上的共鸣,还是能为对方的一些实际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还是单纯就无所谓的寒暄以及没有营养的车轱辘话?
再扩散一下思维:“”投其所好“”算不算工作上以结果为导向的方法论呢?所以,有时候,对方的表达,以及对方的“势利心”对我们而言,不一定完全都是负能量与索取,让自己的思维在大多数的事情上积极正面,也许就是慢慢提升自我的一种方法。
心在沼泽,身在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