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点的变化及组合运用
点画的形态,与书体有很大关联。以楷书而言,钟、王、虞、褚,欧、颜、柳、赵,各有姿态。硬笔书法来源于毛笔书法,其点画形态较毛笔书法要简单。此讲起,只略述硬笔书法点画形态一般常见之变化。
上一讲,已经讲过“永字八法”和“新八法”,对于楷书8种基本点画笔法应有一基本了解。这一讲,我们来讲一讲“新八法”中点的变化和组合运用。
上一讲学习的点,是一般常见的形态。就基本点画而言,点大概是楷书中最富于变化的笔画。有个成语叫画龙点睛,点在一个字当中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为点变化多态、灵动多姿。
一、点的变化
谈到变化,想一想,点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简单来说,一个是长短的变化,就是长点。二是方向的变化,有左点、右点,挑点、撇点。
下面分别讲解。
1、长点
也叫长顿点,写法与上一讲的点类似,只不过长一些而已。


2、右点
右点就是上一讲学过的,也叫侧点。


3、左点
与右点的写法一样,只是方向相反而已,都是落笔由轻到重,收笔停住,顿笔。

4、挑点
挑点的写法和挑类似,只是比挑要短一些,而且收笔迅疾。如果太长了就写成了挑。

5、撇点
撇点的写法和撇类似,只是比撇要短一些,而且收笔迅疾。如果太长了就写成了撇。

二、点的组合运用
1、双点
(1)横向
a.左右点:小、快


b.相向点:平、半


c.相背点:其、六

(2)竖向
a.两点水:冷、冰

b.上下点:冬、飞



2、三点
(1)横向:学、州、心

(2)竖向:江、河

3、四点
(1)横向:然、烈、点

(2)相对
a.左右:兆、率、雨


b.上下:益

汉字由不同点画构成,这些点画看起来像是孤立存在的,但仔细分析发现,其实在一字之内各个点画之间关系十分紧密。所谓笔断意连,是就笔势而论,说明字内点画的依存关系应该是左右映带、上下呼应,有其内在节奏和张力。就点而言,是否有点睛之效,全看写得灵动还是呆板,而关键在于与其它笔画之间是否是相互呼应。
*注:以上点画分析和示范,以1.0黑色中性笔,普通旧白纸书写。
(按:此讲义中带水印图则系笔者自书,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其它若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