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兹兰加 印度的草地王国
卡兹兰加国家公园是老虎、野牛和犀牛的避难所。在印度大部分地区因捕猎而近乎灭绝的老虎在卡兹兰加幸存了下来。

卡兹兰加国家公园中生活着1300只大象,每只大象平均每天要消耗130公斤的草料和200升的水——这种需求量偶尔会超出公园所能承受的极限。对大象和其他物种来说,这片山地森林保护区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关键,但人类村落的不断扩展会切断它们通往水源的道路。

为什么这只犀牛会流血呢?也许是和雄性竞争对手的冲突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向图中那只离群的异性求爱时被弄伤的。卡兹兰加国家公园为世界上四分之三的印度独角犀牛提供了庇护,在这里,平均每平方英里的土地上就生活着11只独角犀。因为拥挤,犀牛间因冲突而受伤则是家常便饭的事情。

犀牛发怒了。与《国家地理》摄制组同乘一辆车的公园守卫本想鸣枪警告,但他的步枪却意外卡住了。犀牛的奔跑速度将近每小时40公里,汽车都能被撞翻。司机不敢大意,赶紧加速溜之大吉。
村民大喊大叫着将大象从公园边界的私人土地上驱赶出去,它们本来打算从园外的林区前往卡兹兰加国家公园牧草丰沛的天然草场。象群将幼崽围在中间进行保护,它们白天尽量避开愤怒的村民,天黑以后就躲进了保护区。

村民们恭敬的向一头倒地的大象进香和祈祷,因为在印度教中象是一种神圣的动物。这头大象是在公园附近的稻田搞破坏时被人打了一枪,这种伤害大象的行为是违法的。几天以后,倒地的大象死于枪伤。

在卡兹兰加国家公园南部边界的科赫拉(Kohora)附近,布拉·博拉正在平整土地,准备种植稻子。和这个地区很多的村民一样,博拉也曾与老虎狭路相逢过——当时一只老虎在攻击他的表兄,他则在自家的茅草屋顶上用矛去刺老虎。

在位于卡兹兰加边界处的一块茶叶种植园中,女工们将刚采摘的新鲜茶叶运去加工。在公园附近种植园活动的野生动物们偶尔也会遇到危险,老虎会被偷偷毒死,因为它们会捕食村民家养的牛;而在雅鲁藏布江北边阿萨姆邦(Assam)的部分地区,大象经常会陷入陡峭的排水沟中。

对公园守卫来说,大象是一种不错的交通工具,但他们也会步行巡视,而在雨季洪水泛滥的时候,他们又改乘小船。

大象背上的观光客们不会受到犀牛的伤害,他们就这样端坐着在卡兹兰加作着艰苦的跋涉。这块沼泽曾被公园的职员们放火烧过,鹿群正在啃食新长出来的嫩草。

在高大的草丛中间行走的老虎几乎完全隐形了,这种出色的伪装增加了猎杀成功的几率。在这里,老虎没有竞争者,它们可以猎杀数以百万计的鹿、水牛和野猪。

肥沃起来,而且还能防止木本植物侵入草原。

一只难产的雌犀牛被两只老虎所捕杀,为了防止偷猎者将犀牛角拿去贩卖,公园的工作人员已经将死去犀牛的角锯了下来。

在巴古里(Baguri)公园管理处,几个涉嫌偷猎犀牛的嫌疑人被蒙上了双眼进行审问;但随后他们就被释放了。

清晨,卡兹兰加国家公园的一个守卫正在用冰冷的井水和碱性很强的肥皂洗澡。在这样偏远的前哨站一驻扎就是几个星期,有时候甚至是几个月,守卫们也很少会抱怨条件差;他们表示最大的困难就是没办法和家人待在一起。

为了防止偷猎分子趁着夜色的掩护偷偷溜进保护区,巡逻队在日落之后还要继续巡视很久,而且第二天还要赶在拂晓前进行巡逻。

巴古里位于公园的西部地区,守卫莫尼拉姆·陶比需要在这里整夜放哨。自1985年以来,这里的非法偷猎者们已经杀害了数名守卫和500头左右的犀牛;但同时,也有将近一百名的偷猎者们被击毙,被逮捕的有600人。这样的偷猎活动可能永远也没有尽头,因为在黑市上一只犀牛角的售价就高达3万美元,而且在卡兹兰加国家公园,这些体积庞大的独角兽们还在一天天的繁盛起来,数量只会越来越多。
